【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4节 第1课时 茎的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4节 第1课时 茎的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30 17:12:2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4节 第1课时 茎的结构
一、茎的类型
1.如图所示各种植物的茎中,属于攀缘茎的是(  )
A. B.
C. D.
2.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二、茎的结构
3.茎中储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A.树皮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4.“山芽儿”早园笋是德清县优良农产品之一,早园竹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  )
A.不再获得营养 B.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C.没有形成层 D.形成层受到破坏
5.如图所示是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代表的结构名称:
A   ;B   。
(2)图中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填字母)。
(3)图中C是   ,内含起输导作用的   。
(4)在茎中,对茎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填字母)。
6.(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不连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17年
8.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湿—干冷—温湿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茎的形状的辨识。茎的形状有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直立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 缠绕茎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它只能以缠绕的方式沿着其他物体生长。 攀缘茎是因为它们的茎过于纤细而无法直立,只好依赖其他物体作为支柱。大多有卷须和吸盘。 匍匐茎是平伏于地面生长的茎。细软,不能直立,沿地面生长,来扩大营养面积,还可营养繁殖。
【解答】A图中为直立茎,B图中为缠绕茎,C图中为攀缘茎,D图中为匍匐茎。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茎的形状有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自然界中,这些植物都以自己不同形状的茎努力向光生长,以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解答】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了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解答】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到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木质部包括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隋主要是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故答案:D。
4.【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木质茎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
【解答】木质茎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素组成,其中,维管素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
故答案为:C
5.【答案】(1)木质部;形成层
(2)B
(3)韧皮部;筛管
(4)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茎的结构以及茎的作用,尤其是对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是主要的疏导器官,其中含有疏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解答】(1)静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形成层,木质部,髓。根据图可知,A是木质部,B是形成层。
(2)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和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属于分生组织。
(3) 图中的C是韧皮部,含有疏导作用的筛管。
(4) 茎的最外层是树皮D,主要对茎起到保护作用。
6.【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中央的髓,外部的树皮和处于两者之间的木质部。
【解答】图中甲为树皮,乙为形成层,丙为髓,丁为木质部。由题意可知松材线虫寄生在木质部,所以寄生的部位应该是丁,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茎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和后一年早材间的分界线是木质部的生长,每年生成一轮,不包括木质部外的形成层韧皮部等环状结构。
【解答】经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和后一年早材的分界线是木质部的生长,每年会生长一轮。年轮不包括行程层韧皮部和表皮等,所以小刚的数法是错误的,而小明的数法则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8.【答案】(1)B
(2)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可以通过年轮的宽窄了解各年的气候状况,利用年轮上的信息,推测出几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情况,年轮宽表示光热充足,风调雨顺。年轮较窄则表示,温度低,雨量少,气候恶劣。如果某地气候优劣有过一段的周期性反映在年轮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宽窄周期性变化。
【解答】气候温暖湿润,树木生长的快,年轮较宽。即图中该树木中间与外围的年轮。热量和降水条件差,则树木生长缓慢,年轮较窄。从图示年轮可以看出,中间及外部树木生长旺盛,反映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的变化。
故答案为:B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四章 第4节 第1课时 茎的结构
一、茎的类型
1.如图所示各种植物的茎中,属于攀缘茎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茎的形状的辨识。茎的形状有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直立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 缠绕茎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它只能以缠绕的方式沿着其他物体生长。 攀缘茎是因为它们的茎过于纤细而无法直立,只好依赖其他物体作为支柱。大多有卷须和吸盘。 匍匐茎是平伏于地面生长的茎。细软,不能直立,沿地面生长,来扩大营养面积,还可营养繁殖。
【解答】A图中为直立茎,B图中为缠绕茎,C图中为攀缘茎,D图中为匍匐茎。
故答案为C.
2.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茎的形状有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自然界中,这些植物都以自己不同形状的茎努力向光生长,以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解答】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故答案为B.
二、茎的结构
3.茎中储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A.树皮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了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解答】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到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木质部包括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隋主要是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故答案:D。
4.“山芽儿”早园笋是德清县优良农产品之一,早园竹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  )
A.不再获得营养 B.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C.没有形成层 D.形成层受到破坏
【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木质茎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
【解答】木质茎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素组成,其中,维管素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
故答案为:C
5.如图所示是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代表的结构名称:
A   ;B   。
(2)图中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填字母)。
(3)图中C是   ,内含起输导作用的   。
(4)在茎中,对茎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填字母)。
【答案】(1)木质部;形成层
(2)B
(3)韧皮部;筛管
(4)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茎的结构以及茎的作用,尤其是对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是主要的疏导器官,其中含有疏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解答】(1)静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形成层,木质部,髓。根据图可知,A是木质部,B是形成层。
(2)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和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属于分生组织。
(3) 图中的C是韧皮部,含有疏导作用的筛管。
(4) 茎的最外层是树皮D,主要对茎起到保护作用。
6.(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中央的髓,外部的树皮和处于两者之间的木质部。
【解答】图中甲为树皮,乙为形成层,丙为髓,丁为木质部。由题意可知松材线虫寄生在木质部,所以寄生的部位应该是丁,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故选D
7.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不连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17年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茎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和后一年早材间的分界线是木质部的生长,每年生成一轮,不包括木质部外的形成层韧皮部等环状结构。
【解答】经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和后一年早材的分界线是木质部的生长,每年会生长一轮。年轮不包括行程层韧皮部和表皮等,所以小刚的数法是错误的,而小明的数法则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8.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湿—干冷—温湿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答案】(1)B
(2)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可以通过年轮的宽窄了解各年的气候状况,利用年轮上的信息,推测出几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情况,年轮宽表示光热充足,风调雨顺。年轮较窄则表示,温度低,雨量少,气候恶劣。如果某地气候优劣有过一段的周期性反映在年轮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宽窄周期性变化。
【解答】气候温暖湿润,树木生长的快,年轮较宽。即图中该树木中间与外围的年轮。热量和降水条件差,则树木生长缓慢,年轮较窄。从图示年轮可以看出,中间及外部树木生长旺盛,反映气候由暖到冷再到暖的变化。
故答案为: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