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无机盐在细胞外液中的作用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维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平衡
细胞外液(主要:Na+等) ;
细胞内液(主要:K+)
练习:.对于钾盐和钠盐来讲,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 )
A.钠盐 B.钾盐
C.都容易缺 D.都不易缺B血液检查化验单1、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且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2、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3、(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一种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可能引起糖尿病。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非典时期"非典"发热常为持续高热(38℃以上) 2~6时体温最低,14~20时最高,变动范围±0.5℃?儿童体温高于成人,老年人偏低,均为正确范围?女性高于男性,女性经前期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月轻期较低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均可使体温暂时性升高 ? 昼夜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其他因素 我们一起讨论后,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结论: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看一看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⑴人的体温变化特点:
①不同年龄的人体温不同;
②不同性别的人体温不同;
③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不同时间体温不同,但一般不超过1℃。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⑵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强调:
①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②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定范围内。
如正常情况下,
人的体温变化范围是36.5~37.5℃;
血液的pH变化范围是7.35~7.45;
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kPa(37℃时);
血糖正常水平为0.8~1.2g/L。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机制①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坎农的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③公认的解释: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哪些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1 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
PH失调--------------酸中毒, 碱中毒
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发烧的病人高原反应淋巴水肿(橡皮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 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会使机体中毒红细胞吸水胀破正常形态的红细胞四、实验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1)缓冲物质
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
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2)举例如: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 Na2HPO4
NaH2PO4溶液呈酸性
Na2HPO4溶液呈碱性
(3)血浆pH的调节机制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
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主)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血浆H2CO3 /NaHCO3乳酸CO2 H2O进入肝脏参与代谢碳酸钠碳酸氢钠由肾脏排处 正是由于血液中含有这些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才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不会经常发生剧烈变化呢?呼吸排出呼吸中枢调节NaH2PO4 / Na 2 HPO 4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①对自来水的处理②对缓冲液的处理③对生物材料的处理 酸性食物碱性食物海带、蔬菜豆制品酸奶、水果孩子经常过食大鱼大肉,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积聚,血液就会偏酸性,人体的内环境就开始恶化,便出现了极不健康的“酸性体质”,可使孩子出现头晕、焦躁、便秘、失眠、疲劳、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由于血液的粘度增加了,还可使动脉硬化。如果摄入酸性食物过多,大大超过体内调整PH系统的限度,那就会使体内PH位失衡,进而引起酸碱平衡破坏。摄入酸性食物过多的危害1酸性食物过多影响孩子的体质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与过量食用酸性食物密切相关。这主要是由于“酸性体质”使参与正常发育和维持大脑生理功能的钾、钙、镁、锌等元素大量消耗掉,引起思维紊乱,而使孩子患上孤独症。儿童孤独症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表现为淡漠、迟钝、沉默寡言,或过于敏感、偏激易怒、不愿与人交往等。英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大脑液的酸碱性与智商有关,也就是说在体液酸碱性允许的范围内(即PH值为6.8~7.5,酸性偏高时(即PH值偏低时)智商低;碱性偏高时(即PH偏高)智商高。可见多食用碱性食物,避免体内的“酸”多“碱”少,有助于提高智力。2 酸性食物过多影响孩子的智力3 酸性食物过多影响孩子的性格结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结果。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讨论: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 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去思考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练习巩固1.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2.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CO2增加,会使呼吸加快B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B4.与维持内环境稳定无关的生理活动是( )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A5.水对人类的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人体内的水约占人体总重的____,统称为_____,除一部分存在人体细胞内液外,其余的分别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外液内。
(2)水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
(3)人体血液的pH浓度变化范围很小,显然人体的血液具有______作用。
(4)在医院里注射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_____,为什么?
(5)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体液pH有什么变化?_______。(1)65%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水是生命不可缺的物质,是生命的组成成分,也是生物体内一种良好的溶剂,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废物的排出都离不开水。生物体内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水不仅是媒介物,还是反应物。总之离开了水生物就不能生存。?
(3)使血液的pH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
(4)0.9% 因为人体体液的无机盐含量为0.9%,0.9%的盐水与体液是等渗溶液 。
(5)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