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能源。 你能列举出说明我们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源的例子吗?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我国能源的需求也在增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1980年的6.0275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1996年13.1557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的消费量从1980年的6.1亿吨,增加到1996年的13.88亿吨,增加了近1.27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我们的地球上能源多吗? 能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埋藏在地底下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通常被称为矿物质能源(有时也称为化石能源)一、能源的种类 无论是做饭、取暖、照明,还是出行,我们都要消耗大量能源。
那么,这些能源来自哪里?我们已经利用了哪些种类的能源呢? 结合生产和生活上能源使用情况,说说能源大致分为哪几类? 能源的种类有很多。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涉及的能源有: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1、根据能源获取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和潮汐能等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我们利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而是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称为二次能源。2、根据能源能否再生,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3、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常规能源。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总有一天将被开采殆尽。因此,各国都很重视开发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等。化石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千百万年前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通常称为化石能源。1、煤 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木本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它是由地球上古代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经长期演变而成的。大约在距今几千万年至几亿年之间,地球上曾有过气候非常温暖湿润、植物非常茂盛的时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批生长繁茂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在缺氧的条件下,经过复杂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煤。 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原油是一种粘稠状的液体 石油是由古代动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液体2、石油2、石油 石油是埋藏在地下的一种可燃性液体能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我们平时使用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石油的形成过程和煤相似,千百万年以前,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随着沉积层的不断增加,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慢慢变成了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释放出天然气。天然气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石油和天然气渗流到坚硬的岩石层,并在岩层下面集聚起来。世界上石油的贮量比煤少得多,分布也更不均衡。 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消耗量很大。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在自然界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消耗一点就少去一点。科学家估计,以人类目前对能源的消费量计算,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能满足人类今后几十年的需要。由于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因此,节约能源,积极寻找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根据三大能源的形成过程,请推测组成它们的元素?C、 H 、 S 、N 等C、H 、 S 、N等C、H 等 那它们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有哪些?你认为平时作为燃料用哪种能源较好?为什么? 直接将以上能源燃烧获得能量有何缺点?贮量有限不可再生,终有一天会枯竭
能量利用率低;
产物会污染环境. 作为未来的主人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呢?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便生成焦碳、煤焦油和焦炉气,这个过程称为煤的干馏石油的综合利用:石油的分馏 根据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先后蒸馏出来.▲1、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耗材料一:说明了什么?1、你能从图中看出从1990~2050 年期间,世界对各类能源的需求有哪些变化吗?2、从1990 年到2050 年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有何变化?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三:这意味着什么? 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煤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1)开发新能源
沼气、原子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乙醇
(2)改进现有能源的使用方式
(3)公众层面的能源节约
从我们个体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能源危机?
多走路或骑自修车;尽量使用公交车;搭车上学及时关灯;不要让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调节空调的温度;回收废品如玻璃瓶、铝罐等面对能源问题,人类该怎么办?新能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当今世界正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常规能源时期,向着以核能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时期过渡。 太阳几乎是我们所使用的各种能量的源泉。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其中又只有不到一半被地球接收。即使这样,地球上每年获得的太阳能仍然是十分巨大的。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600 万吨标准煤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太阳能 地球自形成以来就受到太阳的照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所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源的源泉。今天,我们开采化石能源来获取能量,实际上就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很早以前就知道利用太阳能取暖、晒衣物、发展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找到了更多利用太阳能的方法和途径。例如,人们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利用太阳能灶做饭,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建造太阳能电厂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纬度较低,太阳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开发利用太阳能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大有可为。 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个途径:光能转化成热能、光能转化成电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我国哪些地区具有太阳能资源的优势?
3.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尽管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但由于太阳能存在明显的分散性、间断性等特征,这对人们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提出了挑战。怎样安全高效利用好太阳能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核能 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类型。目前运行的核电站都是利用裂变能来发电的。 由于核动力的燃料是核燃料,相比于 煤或石油的优点是无空气污染,无漏油等问题。它的唯一缺点是存在放射性污染。由于原子核裂变时会产生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和公众对核能安全性的担心等因素的存在,限制了这类核电站的进一步发展。 聚变能是指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放出能量,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聚合成氦核会释放出巨大能量。氘在海水中有极其丰富的蕴藏量,1 升海水所含的氘产生的聚变能相当于300 升汽油燃烧所释放出的能量。海水中氘的储藏量可供人类使用几十亿年。由于聚变的废料是氦,聚变能就变得更清洁、安全。这就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研究聚变能的原因。阅读聚变能 核聚变释放出的聚变能是宇宙间所有恒星(包括太阳)释放的光和热的源泉。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些能量再从太阳核心向外扩展到太阳表面,然后,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
人类早在上世纪50 年代就实现了核聚变——氢弹,但这样的核聚变过程是不可控制的。人类要和平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就需要对核聚变过程进行控制,即实现受控核聚变。受控核聚变能够为人类提供几乎取之不尽的理想洁净能源。这一直是人类半个多世纪以来追求的梦想,它承载了人类未来新能源的希望。
目前,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其目标是建造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的聚变实验堆,验证和平利用聚变能的科学和技术可行性,并将在21 世纪中叶实现利用聚变能发电,造福人类。该计划的七个成员是欧盟、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的一半。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坝,形成
水库,大量蓄积海水,并利
用安装在大坝中的水轮发电
机进行发电。潮汐能潮汐电站潮汐的形成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发电站,是世界第三大潮汐发电站。钱江潮浙江温岭潮汐能发电站 风具有能量,是一种天然能源。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能就越大。风力发电就是利用风力推动叶轮转动,然后叶轮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在风力发电场上安装多台大型风力发电机,并根据地形和主风向排列,共同向电网供电。风力发电无污染,再加之建造风力
发电厂比较方便,很少占用
土地资源。因此,风力发电
是最廉价的发电方式之一。风能新疆达坂城的风力发电站生物质能 由生物体产生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生物体中的太阳能,它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消耗的能量,占太阳照射到地球总辐射能量的0.2%。生物质能主要来自于柴薪、人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绿色植物等。目前,生物质能
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
成为热门课题。如通
过生物质能热分解技
术,可以制取人造石
油、生物炭和可燃气
体,使生物质能得到
充分利用。氢能 氢燃烧后的产物只是水,不产生有害气体,也不会产生烟、雾或酸雨,是无污染的燃料。氢的热值高。将氢气冷却到-252.7℃以下,再加以压力,可变成液态氢。液态氢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几乎是同体积汽油的3 倍。它与天然气相似,能够通过管道运输。
制取氢的原料极为丰富。氢在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存在于大气中,但是比例极小且难于收集。不过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人们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氢气。
氢具有其他能源物质无法比拟的优势。人们首先将它使用在汽车上,以氢为燃料,汽车在低温下也能发动。液态氢是导弹、火箭和宇宙飞船的最佳燃料。曾经多次飞往月球的“阿波罗”宇宙飞船,就是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的。未来的理想燃料——氢 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而且制氢原料主要也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氢能是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氢动3号氢能CH4沼气能 研究表明,地热能的蕴藏量相当于地球煤炭储量热能的1.7亿倍,可供人类消耗几百亿年,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后将优先利用开发。地热能资源丰富的南海可燃冰11月2日,新华社发布的一项消息说,一项针对南海北部的勘测显示,那里的可燃冰储量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些可燃冰有望在2015年进行试开采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这种物质在低温和40多个大气压下才是稳定的。
可燃冰到达水面可以立即融化,同时成分中的甲烷开始燃烧。
每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可燃冰分布广,资源丰富,据计算这种未来的能源可供人类使用上千年。
可燃冰杂质少,无污染。
可燃冰虽好,但开采不易。可燃冰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能源利用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说出图中使用了哪几种能源?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储藏量有限,但目前世界各国仍然以持续增长的速度消耗着这些有限的能源。以人类现阶段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目前合理利用能源的最好途径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与增加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专家提出了一些方案:如循环利用家电和交通工具;购买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新产品;在房屋上安装绝热材料、太阳能电池板或安装新型窗户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电厂使用可就近获取的替代型能源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 人们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还需要开发新技术以拓展能源来源,且要逐步转向以利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
能源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对常规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保障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需要改变现有能源利用的不合理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探究能源利用的新途径,开发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能源,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思考与讨论1.我国的能耗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率?
2.列举家庭节电省能的几种方法。练习1.下图是2008 年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耗结构图。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耗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世界能源消耗结构相比较,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2.沼气( 主要成分是CH4) 是近年来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的一种新能源,它是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等生物垃圾在缺氧环境下转化而来的。其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CH4 + 2O2=CO2 + 2H2O
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这种新能源在我国南方农村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3、小明家在国庆节期间搬进了漂亮的新居,他爸想安装一台燃气热水器,小明学习了太阳能以后,力劝爸爸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请你帮助小明,比较太阳能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的优缺点,来说服小明的爸爸 。每年使用300天,每天洗浴人数:冬季4人,夏季9人。
液化气价格50元/15公斤,居民电价0.6元/度 。太阳能热水器与其它热水器使用效益比较表第2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能源的分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说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
2、了解煤、石油的主要特点,能借助图说明煤和石油的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
能源的分类和主要能源的分布、消费情况。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问:当前人类发展面临三类问题。一是人口问题,二是环境问题,那第三类问题有同学知道吗?(是能源问题)
引入: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的教学
人类离不开能源
能源: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
如:煤、石油、流水、太阳能、汽油、柴油、氢能、电能 、地热能、潮汐、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矿物质能源等
思考:你能举出我们生活和生产中离不开能源的例子吗?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如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若学生基础更好,会举例电荒、石油危机等现象。)然后通过讨论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
(二)能源的分类
①按是否自然界直接提供的分:
一次能源 :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如:石油、煤、流水、风能等
二次能源: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制取生产的能源。如:汽油、柴油、煤油、酒精、氢能、电能、激光等
②按能否再生: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潮汐能、草木燃料、海洋能、地热能
非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注:二次能源一般为不可再生能源。
③按能源的利用情况:
常规能源:已广泛利用的能源。如草木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
非常规能源:有待开发才能广泛利用的的能源。如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
④按来源: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如:太阳辐射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来自地球自身的能源:地热能和原子核能。
来自地球和其它天体相互作用的能源:潮汐能。
(三)世界能源消费变化的特点:
读P105图思考:
1、你能从图中看出从1990年至2050年世界对各类能源的需求有哪些变化吗?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有何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参考答案:(1)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说明能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类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煤、石油由于污染和不可再生,在消费总量中逐渐减少,而太阳能、核能由于能量大、污染少,在消费总量中逐渐增多。(3)人们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渴求干净的能源。
2、导致世界能源消费变化的原因:
(1)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社会发展,能源需求越多。
(2)环保意识增强,污染多的能源逐渐被污染少的能源代替。
(3)一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由于大力开采和使用,已面临枯竭。
(四)煤和石油
1、煤
(1)煤的成分:煤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
(2)形成:是由地球上古代的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经长期演变而成的。
煤炭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
(3)分布
世界煤田分布:
①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
②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③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世界公认煤炭资源量和储存量主要由苏联、美国和中国所构成。
我国煤炭资源特点:
①分布广泛、②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北煤南运, 西煤东调)③相对集中。
我国煤炭分布: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分布较丰富。
2、石油
(1)成分:石油是可燃性液体能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汽油、煤油和柴油都是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2)形成:石油是由中生代和新生代时,由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在湖泊和浅海中转变而成的一种粘稠状液态矿产。
(3)分布:世界上石油比煤的贮量少得多,分布也更不均衡。中东地区占68%,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
直接将以上能源燃烧获得能量有何缺点?
贮量有限不可再生,终有一天会枯竭;能量利用率低;产物会污染环境.
煤的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便生成焦碳、煤焦油和焦炉气,这个过程称为煤的干馏
石油的综合利用:根据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先后蒸馏出来.
三、谈谈收获
四、作业布置:见作业本(1)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能和太阳能的主要特点,能简要说明当今世界对原子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情况
2、了解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能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能源危机的影响
3、渗透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2、培养节能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变化。
(1)古代 生物质能和水能
(2)第一次工业革命 煤炭
(3)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能、石油大量使用
(4) 21世纪 核能的大量使用
面对能源问题,人类(我们)该怎么办?
二、新课教学
(五)如何解决当前的能源问题?
1、开发新能源:
A、核能:
优点: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
缺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结合课本P108介绍目前原子能的利用情况
2000年部分国家核电发展情况
讨论:
1、核电站和以煤为燃料的火力电站相比,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能量密集、便于运输、地区适宜性强)
2、为什么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投入巨大)
自学课本108-109页,了解我国核能发电的建设发展情况。思考:为什么我国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建设核电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而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相对短缺。)
原子能利用的潜在威胁:核电站泄漏事故和核武器扩散。
B、太阳能:
学生自学:
①人类利用太阳能有哪些优势?
②举例说明,人类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有哪些途径?
③要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还存在哪些困难?人类要克服这些困难,必须依靠什么?
地球上的许多能源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
(1)太阳能的特点:
优点:能量巨大、分布广乏、污污染、安全、经济
缺点:能量分散、间断、不稳定。
(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三个途径:
①光能转化成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
②光能转化成电能(如太阳能电池)
③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如用光催化分解水,获取氢能)
读课本110页图,回答:
(1)从图4-12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我国非季风区一般太阳辐射值都较高,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
(2)我国哪些地区具有太阳资源的优势?(藏南谷地、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等地。)
(3)江山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太阳能利用的弊端是什么?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
C、氢能:
阅读110页阅读材料了解氢能的利用
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而且制氢原料主要也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氢能是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
D、沼气能:
E、地热能:研究表明,地热能的蕴藏量相当于地球煤炭储量热能的1.7亿倍,可供人类消耗几百亿年,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后将优先利用开发。
浙江温岭潮汐能发电站
1913年德国在北海海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站。我国大陆海岸线长,潮汐能资源很丰富。1957年我国在山东建成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千瓦时,其中可供开发的约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40多个新安江水电站。
2、改进现有能源的使用方式
(如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煤碳开采、运输和利用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使得煤炭又作为石油的重要能源,重居世界能源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提出“摆脱石油、转向煤炭”
3、公众层面的能源节约
从我们个体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能源危机?多走路或骑自修车;尽量使用公交车;搭车上学及时关灯;不要让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调节空调的温度;回收废品如玻璃瓶、铝罐等
讨论:我国的能耗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率?
阅读P113“德国节能面面观”想一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三、谈谈收获
四、巩固练习:P113练习
五、作业布置:见作业本(2)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7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源。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次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是二次能源。如___________。
3.新能源中最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它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会给环境 带来污染。
4.科学家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在改变的过程中有可能____, 这种能量叫做____________能。通常也叫做________能。获得核 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同时 放出2~3个中子,又可以____________使它们也发生_______。 这样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6.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出____________,这种现象 叫做____________。氢弹就是利用轻核的__________制成的,它 是比__________威力更大的__________武器。
7.利用__________的电站叫做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 ______________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8.太阳能具有以下优越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能源利用率。
10.充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核能和太阳能,将取代化石 燃料并满足人类对能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判断题:(10分)
1.煤、石油和天然气统称为化石燃料。 [ ]
2.当今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终有耗尽之时,人类面临一场“能源危机”。[ ]
3.铀核裂变时只有二分裂一种情况。 [ ]
4.核电站先进的保护措施保证电站安全运行。 [ ]
5.太阳能只能以间接方法向人类提供能量。 [ ]
三、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
1.当今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 ],新能源是[ ]。 A.化石燃料 B.太阳能 C.核能 D.电能
2.属于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的是[ ],属于轻核聚变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核电站发电 D.太阳能辐射
3.太阳能可以直接利用,下列装置中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的是 [ ]。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 A.硅光电池 B.太阳灶 C.太阳集热器 D.太阳能热电站
参考答案:
一、(每题2分,共72分)
1.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煤、石油、水流、地热
2.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电
3.太阳,安全,清洁,开发,利用
4.获得巨大的能量,核,原子,原子核的裂变,原子核的聚变
5.裂变,能量,轰击其它铀核,裂变,链式反应。
6.能量,聚变,聚变,原子弹,核
7.核能发电,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8.1)太阳能十分巨大,2)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3)太阳能分布广 阔,获取方便,4)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污染环境
9.有效利用的能量,消耗的能源所含能量的比例
10.利用,开发
二、(10分)
1.√ 2.× 3.× 4.√ 5.×
三、(18分)
1.A,BC 2.AC,BD 3.B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