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2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7 18:0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概述鸟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家鸽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能阐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激发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统一的情感。
三、即时性评价
1.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通过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通过对鸟类主要特征的分析情况,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鸽与飞行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能阐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纸飞机小游戏
请同学们准备几张一样的纸,折成纸飞机,实验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一张纸和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的飞机,谁飞得更远?
2.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相同的纸飞机,谁飞得更远?
3.用相同的力,扔一张纸折成的飞机和多张纸折成的飞机,谁飞得更远?
得出促进飞行的因素:阻力小、动力足、体重轻。
提出疑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一个梦想:如果人也能长出翅膀,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有多好啊,试想一下,人类如果有了一双翅膀,真的能飞起来吗?为什么?鸟儿为什么能飞呢?它有哪些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鸟类,共同探究一下。
新课讲授:
首先思考一下鸟儿在飞行时有哪些困难?
人不能飞上天,即使是飞上去也会马上掉下来,为什么?
一个人跑步半小时就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感觉能量不足了,试想一下,鸟类飞行和奔跑哪个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有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动力,那鸟类的动力来自哪里?
师生共同分析鸟类飞行时遇到的困难:
1.减少阻力
2.自身体重
3.强大动力
4.充足能量
下面我们就以家鸽为例,看看它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来解决这些飞行时的困难。
探究活动一、外部形态(体形、体表)
观察家鸽:
1.观察家鸽的体形,这种体形有何意义?
2.家鸽体表有什么,北方冬天时,很多人购买羽绒服御寒,由此推想家鸽的羽毛有什么作用?
观察两种不同的羽毛:
正羽 绒羽
做羽绒服用的是哪种羽毛?它有什么作用?
正羽长在家鸽的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3.翼羽和尾羽的羽毛排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观察图片
信天翁身长1米有余,展开双翼长达3.7米,
(观察前肢变成翼,翼羽和尾羽上是哪种羽毛?排列成什么形?有什么作用?)
探究活动二、运动系统(肌肉、骨骼)
1.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和飞行生活相适应?
2.图片:
鹈鹕—体重达11公斤,骨骼却只有0.5公斤;
军舰鸟类似母鸡,骨骼却只有100克左右。
为什么鸟类的骨骼这么轻,它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呢?
观察有的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头骨)
观察长骨(如前肢骨和后肢骨)一般中空,里面有空气。
家鸽的骨有哪些特点?这对家鸽的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1.的肌肉有什么特点和飞行生活相适应?
2.龙骨突,思考龙骨突上附着的是什么肌肉?
由龙骨突突出的长度来判断这块肌肉发不发达?这对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从飞行的动力方面思考,双翼的飞行来自于什么带来的力量?)
人类若要有能够足以扇动的翼,胸骨至少要有1米高的突起。
探究结论:
家鸽的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探究活动三:呼吸系统
家鸽在飞行时不停的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大家还记得能量直接来自于什么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同学们还记得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吗?
通过反应式我们知道,要想保证足够的能量,必须有更多的有机物供分解,也需要更多的氧气来参与这个过程。普通的呼吸方式无法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求,那家鸽的呼吸有什么特殊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氧气呢?(自学课本85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回忆一下蝗虫的呼吸器官是什么?为什么不是气门?
家鸽体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什么部位?呼吸器官是什么?气囊有什么作用?
2.的呼吸方式是怎样的?
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几次经过肺,进行几次气体交换?
(播放双重呼吸的模拟动态图频,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呼吸的过程,了解肺和气囊的作用。并请同学们在活动纸上画出气体的进出途径,用箭头表示)
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2次经过肺,进行2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是鸟类特有的,叫做双重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对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3.有哪些作用?
(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还能减轻自身体重,有利于飞行生活)
探究结论:
家鸽的呼吸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探究活动四:家鸽的消化系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家鸽飞行时需要大量能量,除了需要充足的氧气外,还需要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食量很大。比如蜂鸟一天吃进去的食物是自身体重的2倍。家鸽的消化系统能一次消化得了那么多食物吗?一次消化不了的怎么办呢?家鸽的消化还有什么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呢?(播放小米粒历险记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观察图片,家鸽的消化系统结构名称及其特点和作用。
1.家鸽的口有什么特点?
(没有牙齿,用角质喙啄食食物)
2.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家鸽吃下的大量食物储存在哪里?
(嗉囊能暂时储存和软化食物)
3.家鸽在吃食时,会吃进一些沙粒,沙粒也能被消化吗?家鸽口中没有牙齿,那它靠什么把食物磨碎?
(家鸽口中没有牙齿,靠角质的喙来啄食食物,食物未经咀嚼就经咽和食管进入嗉囊,然后到肌胃,家鸽平时会吃进一些沙粒,这些沙粒进入肌胃后可以帮助磨碎食物,作用类似于牙齿)
4.为什么能随时排出粪便来减轻体重?
我们经常会发现鸟类会随时排出粪便,比如绿头鸭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后剩下的残渣,半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
(家鸽的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来减轻体重。)
找同学扮演小米粒,说一下进入家鸽体内的经历。
探究结论:
家鸽的消化系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家鸽食量大,消化功能强;
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便于减轻体重。
探究活动五:鸟类的主要特征
我们来看一下除了家鸽还有哪些其他的鸟类,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具有和家鸽一样的特征。(通过课件展示多种多样的鸟类,让学生感受鸟类世界的奇妙,唤起学生热爱鸟类和保护鸟类的情感。)
通过对这些鸟类的分析,我们得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鸟类有角质的喙,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短,能减轻体重;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
通过上面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适应飞行生活的主要特点,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能力,你还有疑惑的地方吗?
(三)课堂练习:
1.鸟的形态结构特点中,有利于减轻体重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胸肌发达
C.长骨中空 D.前肢变成
2.家鸽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器官是( )
A.腺胃 B.肌胃
C.直肠 D.小肠
3.关于鸟类的双重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
C.肺和气囊式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D.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4.下列关于气囊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散热降温
B.辅助呼吸
C.产生热量
D.减轻身体比重
5.下列鸟类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B.前肢变成了翼,有发达的胸肌
C.食量大,直肠短,可随时排便
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
6.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A.双重呼吸 B.肺与气囊同时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肺呼吸
7.图A、图B分别为家鸽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家鸽由于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
(1)在摄食和消化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4的主要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7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在呼吸上的特点是: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每呼吸一次,气体_____次进过肺,进行____次气体交换,有辅助呼吸和暂时储存气体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2.观察生活中的鸟类,看他们都有哪些形态特点。
七、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