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第一课时
一、课程标准
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认同动物的运动方式适应其生活环境。
2.通过自身体验及模拟动画模拟,总结出运动系统的组成。
3.通过观察新鲜的动物关节,辨认关节的各部分结构,认识各部分功能,认同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4.通过“我型我秀”、视频观看,认识到关节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关节炎。
三、即时性评价
1.通过学生课堂回答的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2的达成情况。
2.通过学生展示关节的观察结果和模型制作情况,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3.通过学生描述,检验学习目标4的达成情况。
4.通过课堂达标的做题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2、3、4的达成情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运动系统的组成。
2. 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生活实例
展示运动会比赛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这几幅图片。
提出疑问:运动是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那运动的方式有哪些呢?运动又借助于哪些结构来完成呢?运动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二)新课讲授:
1.动物的运动方式
播放动物的运动视频,请同学们观察思考:动物有哪些不同的运动方式?
评价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为什么动物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运动?
请同学们练一练动物的栖息环境与运动方式。进一步归纳总结: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运动方式有差异。
2.运动的结构基础
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都需要一定的结构基础,我们一伸手,一投足,都依赖于我们的运动系统,我们的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请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和动画展示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评价二:骨与骨骼有什么关系呢?骨骼与运动系统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提示想一想,说一说。
动起来: 带领学生一起动一动,感受体内的骨连结的形式: 不活动的连结
主要形式 半活动的连结
活动的连结(关节)
展示骨骼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动一动具体关节,感受关节的灵活性。
评价三:“我型我秀”活动:请一位同学站在走廊模拟一下膝关节损伤后如何走路,再模拟一下肩关节和肘关节损伤后如何走路。
通过活动识别关节同时感受关节的重要性。关节是如此重要,又有怎么样的结构决定了如此重要的功能呢?
3.关节的结构
(1)初识关节
请阅读课本92页中央一段关于关节的文字叙述,观察关节结构示意图,说出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2)实验探究
每组4人,阅读员读出实验步骤,两个操作员动手操作,所有同学共同观察,记录员记录答案。
初探——关节的结构
①观察已剖开的肘关节,用镊子辅助,你能发现关节的哪些结构?
小组同学展示本组发现。
二探 ———关节各部分的功能
①摸一摸:不带手套用手轻轻的触摸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尝试描述其感受,推测其原因。
②划一划:用解剖刀在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轻轻地划几道,观察其表面是否有划痕,推测关节软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③扯一扯:用手撕扯,感受关节囊的韧性,推测关节囊的特性。
评价四:实验汇报交流活动:请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关节的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归纳关节灵活和牢固的原因,认同关节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3)简易模型制作
评价五:利用卡片,橡皮泥,软铁丝制作关节模型。
学生代表展示模型并介绍各部分结构。
(三)课堂练习:
评价六:展示运动员脱臼,肌肉拉伤和老人运动不灵活案例,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播放小孩儿关节炎视频,引导同学们分析关节炎如何预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课堂小结:
概念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2.关节模型创意制作。
七、板书设计
动物的运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