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课程标准
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理解水螅的外部形态及生理特点,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自主学习、图片观察,理解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蛔虫、米猪肉的案例讲解,明白勤洗手、不吃生食的重要性。
三、即时性评价
1.通过学生实验情况及完成即时评价一的情况,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通过学生即时评价二的完成情况,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检验学习目标3的达成情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腔肠动物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并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动物?
提出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除了植物外,组成自然界的动物也有很多种类,你能将他们分类吗?
(二)新课讲授:
1.腔肠动物
(1)分组实验——观察水螅
材料器具:水螅、水蚤、水螅的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吸管、清水。
①用吸管吸取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静置几分钟。
②用放大镜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
③用吸管吸取数个水蚤并注入盛有水螅的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水螅捕食水蚤的过
程。
④对照图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片。
引导学生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以水螅为例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水螅捕食水蚤的过程,学生尝试描述整个过程,加深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概念。
(3)展示图片,学生说出常见腔肠动物。
评价一:
1.水螅的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水螅应属于(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鱼类
2.腔肠动物体内的空腔被称为( )。
A.空腔 B.消化腔 C.体腔 D.内脏
2.扁形动物
(1)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74页,完成以下填空并熟练记忆。
扁形动物是一类 的多细胞动物,身体 。大多生活在 、 和潮湿的陆地,多数营 生活(解释寄生的含义)。
(2)展示图片,介绍常见的扁形动物,通过知识延申“米猪肉”的介绍,让学生明白经过检疫后的猪肉才可食用,尽量不吃生食。
3.线形动物
(1)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本74页,完成以下填空并熟练记忆。
线形动物身体呈 ,两头尖,有 。通常生活在 或 中,也有些 在人或其他生物体内。
(2)知识延申:蛔虫病的传播与预防
①传播途径:
人吃了带有虫卵的生菜或生水;用不干净的手去拿食物。
②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生的蔬菜瓜果洗净;饭前便后洗手。
(3)展示图片,了解常见的线形动物,根据图片加深线形动物身体细线状、圆筒状的认知。
评价二:
如图为三种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1.请写出三种动物所属的无脊椎动物类群:
A属于 ;B属于 ;C属于 。
2.从体形看,A与B、C不同,身体呈 对称。
3.从结构看,C的消化器官比A、B复杂,表现在 。
4.从生活方式看, 与其它两种动物不同,营 生活.
(三)课堂练习:
1. 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甲壳动物 D.昆虫
【答案】A
【解析】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暖,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
2. 线形动物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相比,高等的地方在于线形动物出现了( )
A. 肠 B. 口 C. 肛门 D. 生殖器官
【答案】C
【解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由内胚层、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有口有肛门。
所以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故选C。
3. 下列有关扁形动物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涡虫、血吸虫是扁形动物
B. 身体左右对称,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C. 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 大多数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答案】B
【解析】涡虫、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A正确;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运动器官大都退化,B错误;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C正确;除少数种类如涡虫外,多数营寄生生活,D正确。
(四)课堂小结:
概念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
1.去学校、小区尝试挖蚯蚓、捉蝗虫。
七、板书设计
有口有肛门
两头尖
有口无肛门
身体扁平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蛔虫
涡虫
水螅
线性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