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课时)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7 20: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一、课程标准
说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讨论、绘画,说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3.通过演示、自主阅读、观察图片、看视频,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三、即时性评价
1.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讨论、绘画,达成学习目标1。
2.通过图片对比观察、总结,达成学习目标2。
3.通过演示、自主阅读、观察图片、看视频,达成目标3。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说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教学难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科学发现史
从古代哲学家推测生物体是由看不见的东西构成的。1到7世纪,胡克通过观察软木切片,将类似蜂窝的结构命名为细胞。再到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细胞学说。科学的一路发展,终于揭开了细胞的神秘面纱,那么细胞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见证。
(二)新课讲授:
1.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1)铺垫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回顾显微镜使用中对光的过程。
(2)智囊团探索方案: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你如何取到薄而透明的洋葱皮?洋葱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你如何才能看到它?如何保持实验材料的活性?如果通过机械性地演示、模仿来做这个实验,会让这个实验挺琐碎,而且这是初中以来的第一个实操型的实验,难度不小。但是如果从实验原理来引导,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更能去理解“擦、滴、撕、展、盖、染”这些简化的实验步骤。
(3)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去复述这两个实验过程,再凝练总结这两个实验过程。总结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一些关键性步骤进行演示。
(4)观看制作视频,再次简化总结实验过程,并开始实验。
评价一:1.教师观察并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程度。
2.课堂练习:
2. 说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1)绘出你眼中的美妙世界
让学生选择视野中最满意的一个细胞,把它真实地绘制出来,并标注各结构的名称。并注意提醒学生用点的疏密表示明暗。
说出你眼中的美妙世界
小组合作讨论所画的细胞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并派代表上讲台结合课件做发言和讲解。
(3)对比总结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课堂小结:
概念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作业布置:
1.完成学案中本节课时练。
制作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五)板书设计
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