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阶段性测试(八) [范围:空气与生命(3.3~3.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剧烈,下列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结合分液漏斗的作用分析。
【解答】 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需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剧烈, 所以需采用带分液漏斗的装置控制液体流速,以控制反应速率;
故选B。
2.下列关于 CO2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分析。
【解答】 A、 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符合题意;
B、CO2密度比空气大,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不符合题意;
C、 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符合题意;
D、 CO2的固体(干冰)升华时吸热,可作制冷剂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克冰受热熔化成10克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析。
【解答】A、 10克冰受热熔化成10克水,属于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质量守恒定律是体现“质量”的关系,而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
C、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D.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A、根据烧杯加热需垫石棉网分析;
B、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要求分析;
C、根据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分析;
D、根据制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解答】A、 烧杯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符合题意;
B、 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应放入指定容器统一处理,不符合题意;
C、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
D、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再装药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B、根据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 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A、 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26):(5×32)=13:40 ,符合题意;
B、 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前氧元素存在氧气单质中,化合价为0,反应后氧元素存在二氧化碳和水中,化合价为-2价,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H2+2NiO(OH)=2Ni(OH)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是单质
B.NiO(OH)是氧化物
C.Ni(OH)2中N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分析;
B、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D、根据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比分析。
【解答】A、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 NiO(OH)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符合题意;
C、 Ni(OH)2中 氢氧根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2:(2×92)=1:92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如图是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可以表示(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高锰酸钾为反应物,质量会不断减小,最终变为0,氧气是生成物,质量增加,锰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随氧气的生成而减少分析。
【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质量会不断减少,至完全分解后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
B、氧气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锰酸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使得固体质量减小,则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加,不符合题意;
D、固体物质质量会随反应产生氧气质量而减小,至反应结束后保持至一定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P+O2 PO2 B.2P+5O2 P2O5
C.4P+5O2 P2O5 D.4P+5O2 2P2O5
【答案】D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尊重客观事实。
【解答】磷燃烧是磷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故选D。
9.已知Q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
A.16:9 B.23:9 C.32:9 D.46:9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物质间质量比先确定出生成Q,再由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计算Y。
【解答】 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后,生成4.4 g R, 已知Q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设生成Q质量为a
X+2Y=2Q+R
18 22
a 4.4g
a=3.6g
则反应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 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6.4g:3.6g=16:9;
故选A。
10.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分析;
B、根据制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确定长短导管顺序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利用燃着木条是否熄灭验满分析。
【解答】A、通过抽拉注射器活塞,改变装置内压强,使水位发生变化或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来检验装置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制取二氧化碳应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利用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会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长导管进气,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短导管排出空气,将燃着木条放短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14题前四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59分)
11.如图所示,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蜡烛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其原因是 。
【答案】B;降低蜡烛周围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条件确定蜡烛熄灭原因分析。
【解答】A、C、D蜡烛熄灭都是因不接触氧气,B中蜡烛熄灭是由于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B; 降低蜡烛周围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
12.如图所示,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CO2、H2中的一种。试回答: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 ;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倒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解答】A瓶气体倒置桌面上,说明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故A瓶为氢气;
故答案为: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13.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实验 Ⅰ Ⅱ Ⅲ Ⅳ
现象 紫色纸花变红 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分析 ①实验(Ⅲ)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 ②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 。
【答案】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比实验分别验证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纸花变红,但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能使纸花变红,由此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碳酸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分析。
【解答】 实验(Ⅲ)将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实验(Ⅳ)紫色纸花变成红色,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酸性消失;
故答案为: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14.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人吸气时应将弹簧夹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弹簧夹B 。
(2)人呼气时应将弹簧夹A ,弹簧夹B ,此时可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
。
(3)甲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乙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吸入气体时不能将液体吸进,呼出气体要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因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是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1)由A、B两处导管的长短可知,人吸气时应打开弹簧夹A,为防止石灰水进入嘴中,应关闭弹簧夹B;
(2) 人呼气时要使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应将弹簧夹A关闭,打开弹簧夹B,因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可观察到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甲瓶中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乙瓶中石灰水是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 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5.将a g KClO3和b g MnO2混合加热,使之完全反应:
(1)若得到KCl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g。
(2)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g。
(3)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 g,则制得O2质量为 g。
【答案】(1)(a-c)
(2)(a+b-c)
(3)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或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后减少质量即为产生气体质量分析。
【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若得到KCl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a-c) g;
(2) 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a+b-c) g;
(3) 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 g,则制得O2质量为cg;
故答案为:(1) (a-c) ;(2) (a+b-c) ;(3)cg。
16.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科技手段处理汽车尾气能有效减少污染,如图是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图中所有含氮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省略)。
(2)反应中两种氧化物的质量之比是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1)NO、NH3;4NH3 + 6NO=5N2 +6H2O
(2)m(NO):m(H2O)=5: 3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中分子的构成及反应情况分析,结合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解答;
(2)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及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解答】(1)图示中一氧化氮和氨气中都含氮元素,化学式为NO、NH3 ;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为氨气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方程式为NO、NH3;4NH3 + 6NO=5N2 +6H2O;
(2)反应中一氧化氮和水为氧化物,质量比为(6×30):(6×18)=5:3;
故答案为:(1)NO、NH3;4NH3 + 6NO=5N2 +6H2O;(2)5:3.
三、实验探究题(11分)
17.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科学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
(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
(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0 10 20 30 40
总质量/克 310.0 309.6 308.6 307.8 30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克。
(3)计算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认为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100
(2)2.2
(3)解:设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 H2O+CO2↑
100 44
20g×x 2.2 g
,x=25%。
答: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25%
(4)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或盐酸有挥发性)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2)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即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钙质量分数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中含水或氯化氢会使结果偏大分析。
【解答】(1) 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500g×7.3% 36.5%=100g;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310.0g-307.8g=2.2g;
(4) 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 ,且盐酸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都会使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100;(2)2.2;(3)25%;(4) 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或盐酸有挥发性)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阶段性测试(八) [范围:空气与生命(3.3~3.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剧烈,下列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 CO2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克冰受热熔化成10克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D.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H2+2NiO(OH)=2Ni(OH)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是单质
B.NiO(OH)是氧化物
C.Ni(OH)2中N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如图是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可以表示(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P+O2 PO2 B.2P+5O2 P2O5
C.4P+5O2 P2O5 D.4P+5O2 2P2O5
9.已知Q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
A.16:9 B.23:9 C.32:9 D.46:9
10.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二、填空题(14题前四空每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59分)
11.如图所示,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蜡烛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其原因是 。
12.如图所示,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CO2、H2中的一种。试回答: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 ;判断的依据是 。
13.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实验 Ⅰ Ⅱ Ⅲ Ⅳ
现象 紫色纸花变红 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分析 ①实验(Ⅲ)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 ②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 。
14.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人吸气时应将弹簧夹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弹簧夹B 。
(2)人呼气时应将弹簧夹A ,弹簧夹B ,此时可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
。
(3)甲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乙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15.将a g KClO3和b g MnO2混合加热,使之完全反应:
(1)若得到KCl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g。
(2)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g。
(3)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 g,则制得O2质量为 g。
16.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科技手段处理汽车尾气能有效减少污染,如图是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图中所有含氮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省略)。
(2)反应中两种氧化物的质量之比是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11分)
17.实验室里有一瓶氢氧化钙粉末,由于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为碳酸钙。某科学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计算。
(1)配制稀盐酸: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 克。
(2)抽样测定:将瓶中粉末搅拌均匀后称取20克样品放入烧杯并置于电子秤上,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0 10 20 30 40
总质量/克 310.0 309.6 308.6 307.8 30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 克。
(3)计算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认为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结合分液漏斗的作用分析。
【解答】 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需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剧烈, 所以需采用带分液漏斗的装置控制液体流速,以控制反应速率;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分析。
【解答】 A、 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符合题意;
B、CO2密度比空气大,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不符合题意;
C、 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符合题意;
D、 CO2的固体(干冰)升华时吸热,可作制冷剂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析。
【解答】A、 10克冰受热熔化成10克水,属于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质量守恒定律是体现“质量”的关系,而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
C、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A、根据烧杯加热需垫石棉网分析;
B、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要求分析;
C、根据酒精灯用灯帽盖灭分析;
D、根据制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解答】A、 烧杯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符合题意;
B、 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应放入指定容器统一处理,不符合题意;
C、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
D、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再装药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B、根据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前 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A、 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26):(5×32)=13:40 ,符合题意;
B、 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前氧元素存在氧气单质中,化合价为0,反应后氧元素存在二氧化碳和水中,化合价为-2价,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分析;
B、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D、根据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比分析。
【解答】A、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 NiO(OH)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符合题意;
C、 Ni(OH)2中 氢氧根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不符合题意;
D、 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2:(2×92)=1:92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高锰酸钾为反应物,质量会不断减小,最终变为0,氧气是生成物,质量增加,锰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随氧气的生成而减少分析。
【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质量会不断减少,至完全分解后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
B、氧气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锰酸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使得固体质量减小,则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加,不符合题意;
D、固体物质质量会随反应产生氧气质量而减小,至反应结束后保持至一定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尊重客观事实。
【解答】磷燃烧是磷与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物质间质量比先确定出生成Q,再由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计算Y。
【解答】 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后,生成4.4 g R, 已知Q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设生成Q质量为a
X+2Y=2Q+R
18 22
a 4.4g
a=3.6g
则反应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 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6.4g:3.6g=16:9;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分析;
B、根据制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确定长短导管顺序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利用燃着木条是否熄灭验满分析。
【解答】A、通过抽拉注射器活塞,改变装置内压强,使水位发生变化或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来检验装置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制取二氧化碳应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利用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会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长导管进气,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短导管排出空气,将燃着木条放短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B;降低蜡烛周围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条件确定蜡烛熄灭原因分析。
【解答】A、C、D蜡烛熄灭都是因不接触氧气,B中蜡烛熄灭是由于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B; 降低蜡烛周围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
12.【答案】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倒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解答】A瓶气体倒置桌面上,说明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故A瓶为氢气;
故答案为: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13.【答案】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比实验分别验证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纸花变红,但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能使纸花变红,由此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碳酸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分析。
【解答】 实验(Ⅲ)将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实验(Ⅳ)紫色纸花变成红色,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酸性消失;
故答案为: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14.【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吸入气体时不能将液体吸进,呼出气体要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因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是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1)由A、B两处导管的长短可知,人吸气时应打开弹簧夹A,为防止石灰水进入嘴中,应关闭弹簧夹B;
(2) 人呼气时要使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应将弹簧夹A关闭,打开弹簧夹B,因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可观察到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甲瓶中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乙瓶中石灰水是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 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5.【答案】(1)(a-c)
(2)(a+b-c)
(3)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或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后减少质量即为产生气体质量分析。
【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若得到KCl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a-c) g;
(2) 若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制得O2质量为 (a+b-c) g;
(3) 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c g,则制得O2质量为cg;
故答案为:(1) (a-c) ;(2) (a+b-c) ;(3)cg。
16.【答案】(1)NO、NH3;4NH3 + 6NO=5N2 +6H2O
(2)m(NO):m(H2O)=5: 3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中分子的构成及反应情况分析,结合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解答;
(2)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及物质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解答】(1)图示中一氧化氮和氨气中都含氮元素,化学式为NO、NH3 ;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为氨气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方程式为NO、NH3;4NH3 + 6NO=5N2 +6H2O;
(2)反应中一氧化氮和水为氧化物,质量比为(6×30):(6×18)=5:3;
故答案为:(1)NO、NH3;4NH3 + 6NO=5N2 +6H2O;(2)5:3.
17.【答案】(1)100
(2)2.2
(3)解:设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 H2O+CO2↑
100 44
20g×x 2.2 g
,x=25%。
答: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25%
(4)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或盐酸有挥发性)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2)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即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钙质量分数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中含水或氯化氢会使结果偏大分析。
【解答】(1) 配制500克7.3%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500g×7.3% 36.5%=100g;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310.0g-307.8g=2.2g;
(4) 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 ,且盐酸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都会使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100;(2)2.2;(3)25%;(4) 二氧化碳逸出时会带出水分(或盐酸有挥发性)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