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两则》教学设计
本课因为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到新闻内容,所以参照温儒敏老师的教学设计先设置一个导入的“走进新闻”版块,让同学们对什么是新闻、不同主体立场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以及新闻的社会作用有个大概的认知;第二部分再正式走进文本教学
走进新闻
参照温儒敏老师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先要建立同学们对新闻的认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大概了解新闻是什么,怎么样的内容可以被称为新闻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新闻会怎样,体会新闻的社会作用
3、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新闻主体视角下,对同一新闻时间的报道也是不同的,让同学们体会不同的视角、主体立场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一、引介新闻,建立认识
1.关于新闻的定义(摘自教参):
(1)教师出示八种中外新闻学界对新闻的定义,请学生结合自己剪选的新闻谈一谈个人对新闻定义的理解。
(1)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情。(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故院长弗兰克·莫特)
(2)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中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
(3)对一个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观念或事情,在不违背正确原则下所做的最新报道,皆为新闻。(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卡迪斯·D.麦道高)
(4)新闻是对事实或意见的及时报道,此等报道对于相当多的人而言,具有兴趣或重要性,或兼而有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米切尔·查莱)
(5)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地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德国柏林大学教授道比法特)
(6)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评,是用最短的时距有规律地、连续地来进行广泛传播的东西。(日本新闻学者小野秀雄)。
(7)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甘惜分)
(8)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著名报人查尔斯·丹纳)【明确】
明确: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问题引导
怎样的人或事件会被新闻报道?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新闻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如果我们的社会没有新闻会怎样?
明确:新鲜、真实、公正是新闻的主要特征
记录时代、传播信息引起关注引导舆论是新闻的主要功能
新闻价值主要指新闻能引发民众的利害感、好奇心、兴趣或正义感
新闻的现实意义在于直接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产生社会效益、作用。
二、阅读新闻,关注视角
1.教师出示两篇新闻作品,学生阅读后进行评析。
文章一:《人民日报》2020年2月23日微信《各位,疫情还没结束啊!!!》
文章二:“红餐网”2020年2月27日新闻《风口浪尖上的陶陶居:不开堂食,我一个月都支撑不了》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以上两篇新闻,对广州商家“陶陶居”在2020年2月21日恢复堂食营业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请问你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这两篇文章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一新闻事件的 这与他们所属的媒体有关吗
回忆一下,以前阅读、收听新闻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举例。
为什么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媒体的关注点及立场会不同呢
【明确】
《人民日报》是从2020年全国抗疫的大局出发,呼吁民众在疫情还未结束时不要放松警惕、过多聚集。
“红餐网”是从餐饮业经营现状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这一角度出发,支持“陶陶居”的复业。
2.小结: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往往有不同的关注点,所以会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和挖掘事件的意义,或因记者立场观点不同,往往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阅读新闻,成功的读者往往懂得进行理性分析:一看报道的媒体,二看报道的视角(或亮点),三是想想该媒体为何选择这样的视角(或亮点)进行报道,四是会对比不同媒体的报道视角(或亮点)。
作业:阅读教材第2页新闻阅读策略、《消息二则》的旁批、第9页的知识补白、第17页的技巧点拨等资料,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等工具自主梳理消息的有关知识,了解阅读消息的基本方法。
消息两则 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六要素,了解消息的结构组成(标题、导语、主题等)以及特点(倒金字塔)
2、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能快速抓住新闻重点
3、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评论)
4、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新闻的六要素,了解消息的结构组成(标题、导语、主题等)以及特点、
2、利用读新闻的方式阅读文本,快速获取新闻内容
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第2页新闻阅读策略、《消息二则》的旁批、第9页的知识补白、第17页的技巧点拨等资料,用思维导图或表格等工具自主梳理消息的有关知识,了解阅读消息的基本方法。
课前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让同学们对于新闻的知识内容有基本的认知
一、预习检测
课前五分钟提问以下内容
新闻的六要素:何人、何时、何事、何地、为何、如何
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
消息的基本结构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消息的结构的特点:倒金字塔
二、概括六要素
(一)阅读课文第三页《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画出消息六要素,完成表格
要求:
1、用笔在原文中画出关键语句
2、概括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人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21日夜
何地 长江(在芜湖、安庆之间)
何事 大约30万人渡江。
何故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如何 大约30万人已渡过长江(30万人民解放军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二)教师讲评,总结六要素的概括方法:
1、画出文中对应的关键语句
2、辨析整合信息(例如“何时”中有20日午夜开始……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要整合为“20日夜-21日夜”)
3.概括核心要素
(三)当堂检测,让同学们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完成表格,请一位同学上台完成,请另一位学生上台批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六要素 具体内容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
何地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何事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何故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或分别概括中、西、东路军的情况)。
说一则班级近期发生的消息(篇幅较短),让同学们快速说出六要素
选取班级发生的事,让同学们觉得新闻消息就在我们身边,吸引其兴趣。仅口述,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快速捕捉重点信息,增加自信心。
三、梳理结构层次
阅读两则消息,参考《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旁批,梳理两则消息的结构,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不一定都有)
结语(不一定都有)
小结发现
1. 消息必有标题、导语和主体。导语出现在标题后,主体前,或电头后,主体前。
2. 背景和结语可能会暗含在主体里,也可能没有。
【深化认识】
(1)如果要把这两则消息迅速告知他人,你会怎样说? (标题)
(2)如果要概要性地告知他人,你会怎么说?(导语)
(3)如果要具体地告知他人,你又会如何说呢?(主体)
四、作业
1、选择近期当地报纸中的一则消息,梳理新闻六要素和结构
2、把近期班级发生的事情写成一则消息
要求:(1)要有完整的六要素
(2)结构至少要有标题、导语、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