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画中有诗 你能猜出以下画中有什么诗吗?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画中有诗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画中有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画中有诗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画中有诗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想一想
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P45 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他“一生好入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开家乡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到两年,李白便因得罪权贵,离开了朝廷,继续漫游各地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安史之乱(755—763)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李 白
(701—762)走近李白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能根据以上名句说一说李白的诗歌特点吗?P45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年轻时即以诗文出名,也先后长期漫游。科举不第,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了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尤其是安史之乱(755—763)爆发后,他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惨境,饱偿了战乱的苦楚。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战争连绵不断。他只能到处漂泊,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永远停止了歌唱。 杜 甫
(712~770)走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你能体会出杜甫的诗歌特点吗?: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而且家庭也比较富有。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不仅经历了科举的挫折,而且饱受了战乱之苦,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了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惨景。李白与杜甫的身世经历不同为什么杜甫与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有这么大的差异?二、“观者如山”的乐舞 《秦王破阵乐》是唐时著名歌舞大曲,原是唐初军歌,
主要是歌颂唐太宗的英勇战绩。唐太宗亲自为此曲设计秦
王破阵乐舞,并流传到了国外。霓裳羽衣舞千歌万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
——白居易三、“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艺术宝库莫高窟外景 1、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什么有关?
2、以前曾学过什么石窟艺术?
3、敦煌莫高窟中以什么著称于世?莫高窟(Mogao Grotto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内的佛像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你对敦煌艺术的感受?壁画的名称是什么,它是什么地方的一张名片?(飞天 敦煌)唐诗流传至今的作品大致有多少首?
近5万首
《霓裳羽衣舞》相传是唐朝哪位皇帝创作的?《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是谁?(唐玄宗、唐太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中的“李杜”是指什么?李白、杜甫历史上人们是如何赞誉李白杜甫的?“诗仙”“诗圣”“墙壁上的图书馆”和“沙漠中的美术馆”指的是什么地方?敦煌莫高窟“观者如山”是杜甫描写谁舞剑时用的词?公孙大娘列举唐朝有名的乐舞二部。《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