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同步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同步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3 14:31: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同步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________的细枝。
②蚂蚁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________,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③当蚂蚁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________平地,________高墙,________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A.规格  反映  翻过  绕过  越过
B.规范  反映  越过  绕过  翻过
C.规格  反应  越过  翻过  绕过
D.规范  反应  翻过  绕过  越过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规格”指产品质量的标准,如限定的大小、轻重、精密度、性能等,也泛指规定的要求或条件。“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根据语境可知,①句应用“规格”。“反映”是动词。“反应”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根据语境可知,②句应用“反应”。后三个词语可依据逻辑关系断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是一得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②作为领军主将,战前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全心全意备战,保持狮子搏兔的心态,力争一剑封喉,克敌制胜。
③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引得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④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第六集中,梁思成去见徐志摩,谈话中说道:“昨天在宗孟先生那儿缘悭一面,今日特来拜访。”
⑤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⑥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重镇,作为备受喜爱的文化“网红”,也一定能在展览理念上顾盼自雄,让井喷的文化热情妥善安放。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D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一得之功:一点儿微小的成绩。望文生义。②狮子搏兔: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毫不轻视。使用正确。③吟风弄月:旧时有的诗人作诗爱用风花雪月做题材,因此称这类题材的写作为吟风弄月;现常指一些诗文内容空虚,脱离现实。不合语境。④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谓无缘相见。使用正确。⑤千金买骨: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使用正确。⑥顾盼自雄:形容自以为了不起。褒贬失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段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B.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C.假如我们想从昆虫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违反科学。
D.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A项,成分赘余,“诸”相当于“之于”。B项,表意不清,“其中”指代不明。D项,语序不当,应先“贮存”,再“处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群居性昆虫就是这样。
②还有些动物只是在走过时彼此点点头,连直呼其名的关系也没有。
③有些种类,其成员彼此联系在一起,互相依赖,就像一个组织内接合松散的一些细胞。
④有的种类,群居性不这么严格,其成员一起建立家庭,集合资金,结成团体成群出游,分享食物,但任何个体离群独居都能存活下来。
⑤还有一些种类,之所以也算群居性动物,只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趣味相合,时时到一起聚会,利用社交聚会来进行进食和繁殖等特别活动。
⑥并不是所有群居性动物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社会性。
⑦它们一生都在集群中行动和生存,一个蜂窠就是一个球形的动物。
A.①②③④⑤⑦⑥ B.③⑦①④⑤⑥②
C.⑥③①⑦④⑤② D.⑥②③④⑤⑦①
【答案】C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通读待排句可知,③①⑦表意连贯,具体阐释了某些种类的动物成员的相处方式,④⑤②阐释了其他几种动物的相处方式,⑥是语段的中心句。故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认为__①__将基因研究清楚了,在生命科学领域__②__可以随心所欲了。基因专家杨焕明说,了解了基因,我们__③__可以做很多事情,__④__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改良生物品质,有效治疗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等。__⑤__基因不能决定一切,环境因素__⑥__很重要。再说,人们利用基因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考虑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家不应生活在脱离社会的“象牙塔”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要 就 的确 比如 但是 也
B 如果 就 / 例如 如果 其实
C / 才 其实 可以 但 也
D 只有 才 一定 能够 其实 /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近义虚词辨析
【解析】【分析】文段中说基因研究的成果可以用来解决很多问题,但应该考虑社会影响。开头一句先摆出一些人的错误观念,①②处,选“如果”“就”或“只要”“就”较合适。排除C、D两项。④处后面的内容是对“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举例,用“比如”或“例如”均可。⑤处引起的句子“基因不能决定一切”与前句观点相左,形成转折关系,⑤处应用“但是”或“但”。排除B项。⑥处,根据前文“基因不能决定一切”可知,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连词的用法。先读懂语段内容,理解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再选择合适的词语。
6.(2018高一下·射洪开学考)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本题是对考生交际用语的考查,主要考查说话得体的能力 。所谓得体,就是说话符合特定的场合,符合人物的身份。“敝”是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而不能用于他人或相关事物。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看来对于一些常见的表谦辞与敬辞的词语还是掌握一些的。“躬临”也运用不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谦敬词的使用,如“躬临”是对别人的到来表达恭敬的说法,多形容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二、阅读理解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食肉的植物
佚 名
一只饥饿的苍蝇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松林间飞行,试图找到能够果腹的东西。忽然一阵花蜜的香气飘了过来,它顺着香气看到了一片极具诱惑力的肥厚饱满的红色叶子。它在叶子上降落,贪婪地吸吮叶子的甘甜汁液,它的身子碰到了叶子表面的一根茸毛,然后又碰到了另一根茸毛。突然,苍蝇的四周竖起了高墙,原来是叶子的两边合上了,苍蝇挣扎着想要逃脱,可是叶子边缘上的刺仿佛变成了捕兽夹的铁齿,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这时,叶子甘甜的汁液被消化酶代替了,这只苍蝇慢慢地被化成了一团黏液,成了叶子的美味点心。作为动物,苍蝇还能遇到比这更大的侮辱吗?它居然被一棵植物给吃掉了!
一般来讲,都是动物吃植物,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芸芸众生总有个别。这个吃动物的植物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就是捕蝇草。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方圆不足90英里的多沼泽和松林的草原是捕蝇草的故乡。在这里,除了捕蝇草,还有其他能食动物的植物。虽然它们的名气都没能超过捕蝇草,但是它们的怪异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如果小虫(有时还可能是大一点儿的动物)不慎落入“杯中”,就会丢掉性命;还有茅膏菜,它的触须黏黏的,专用来对付那些送上门来的美味动物;在池塘和河溪中还有一种叫狸藻的植物,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然后吃个干净。
早在17世纪,达尔文就对这些怪异的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在他的著作《食虫植物》中惊叹于捕蝇草迅捷的速度与力量。当它捕食苍蝇时它的叶子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而它闭合的力量又大得让任何被它捕住的苍蝇无法抗拒。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
他指出,当捕蝇草的叶子闭合时,就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胃”,并释放出能够将猎物溶解的酶。不过,也有逃脱的苍蝇,但是这些苍蝇只是些个头儿极小的,它们可以从捕蝇草叶子边缘的那些相互交错的刺的空隙间逃出去。达尔文认为,这些空隙也是物种进化的结果,因为让那些小个子苍蝇逃走,捕蝇草就可以避免为了不能充饥的一餐而浪费精力了。
可是,植物没有肌肉,也没有神经组织,它们是如何做到像动物一样反应迅速的呢?达尔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21世纪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和DNA,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解答。
捕蝇草其实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亚拉巴马州奥克伍德大学的植物学家亚历山大·伏尔克夫这样认为。当昆虫触碰到捕蝇草叶片上的茸毛时,茸毛弯曲,产生微小电荷,但是这样的电荷还不足以使叶片闭合,所以如果是一般的无生命的落物,叶片就不会有任何反应。可是,如果落物是昆虫,它就不会只动弹一下,就有可能触碰到第二根茸毛,致使电荷增强到足以让叶片闭合起来的程度。伏尔克夫用实验说明了捕蝇草捕蝇的整个过程:电荷沿着叶片中充满液体的导管传递,使细胞膜上的气孔打开,液体从叶片内侧的细胞涌往叶片外侧的细胞,使得叶片能够像柔软的隐形眼镜一样翻转,由原来的向外凸出翻转成向里凹陷直至闭合。
当然,这些植物是在怎样的进化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对肉食的偏好以及消化肉食的能力的,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究。但是,有一点科学家们能够确信,那就是植物食肉和动物食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动物食肉的目的是利用蛋白质中的碳和肉类中的脂肪来增强肌肉和储存能量,而植物食肉的目的是从猎物中吸取氮、磷及其他养料来制造吸收光线的酶。也就是说,这些植物的食肉之举不过是为了做所有植物都会做的分内事,即从阳光中直接获取生长所需的能量。普通人大惊小怪,不过是因为它们的行事方式特殊罢了。就好比,人中奇才,因为不循常规,所以被视为异类;因为与众不同,所以被说三道四;因为有了非议,所以被排斥在外。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捕蝇草是“带电植物”,当苍蝇第二次触碰到它叶片上的茸毛时,就会产生足够的电荷使叶片闭合,最终将被捕的苍蝇消化掉。
B.捕蝇草捕获苍蝇的目的是从猎物中吸取氮、磷及其他养料来制造吸收光线的酶。
C.达尔文惊叹于捕蝇草的速度和力量,但是没有对它如何做到像动物一样反应迅速的现象作出有效的解释。
D.科学家们确信,植物食肉和动物食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那些食肉的植物是植物中的异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题目“食肉的植物”,字面上看很悖谬,但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是文章讲述的重点。
B.本文开篇从苍蝇被捕写起,真切地再现了捕蝇草捕食的过程,让读者感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C.捕蝇草只是食肉植物的一种,其他食肉植物虽然没有捕蝇草名气大,但是捕食的能力却更强。
D.捕蝇草从被触发到闭合所需时间极短,且闭合的力量不寻常,这被达尔文认为是世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
(3)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D
(2)C
(3)①严谨准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说明捕蝇草捕食的迅捷。②有趣生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对狸藻捕食的情况进行了形象的说明。③通俗易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然后吃个干净”,通过列举猪笼草等三种食肉植物的捕食情况,凸显它们的“怪异”。
【知识点】自然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⑴“那些食肉的植物是植物中的异类”错,原文最后一段说“这些植物的食肉之举不过是为了做所有植物都会做的分内事”,也就是说科学家们认为捕蝇草的行为是正常的。
⑵“捕食的能力却更强”这一说法于文无据,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提到其他食肉植物的捕食能力,只是在第二段说“虽然它们的名气都没能超过捕蝇草,但是它们的怪异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
⑶科普文的语言追求严谨准确、有趣生动、通俗易懂,常用的说明手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作答本题,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严谨准确地说明了捕蝇草捕食的迅捷。
故答案为:⑴D
⑵C
⑶ ①严谨准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说明捕蝇草捕食的迅捷。②有趣生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对狸藻捕食的情况进行了形象的说明。③通俗易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然后吃个干净”,通过列举猪笼草等三种食肉植物的捕食情况,凸显它们的“怪异”。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平时的学习中记几个语言特色的词语,再结合文本分析本篇的语言特色,回答时需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语言运用
8.《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请拟一条以“珍爱生命和健康”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
答:   
解析 所写句子在内容上要能体现“珍爱生命和健康”的主题,表达上可使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1)用健康之水,浇灌生命之树;(示例2)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所写句子在内容上要能体现“珍爱生命和健康”的主题,表达上可使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 (示例1)用健康之水,浇灌生命之树;(示例2)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要求写公益广告词,注意主题、修辞手法和字数要求。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意引进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__①__。这些有害生物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__②__。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解除这种威胁,__③__。
①   
②   
③   
【答案】(示例)①引进优良品种时也引进了有害生物;②对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③积极的国际合作才是更有效的办法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①处,由前文“有意引进”和后文“这些有害生物”可知,此处的关键词是“引进”和“有害生物”,而从逻辑上推断,世界各国不会有意引进有害生物,因此,此处应填“引进优良品种时也引进了有害生物”之类的内容。②处,由后文“这种威胁”可知,此处应填这些有害生物泛滥成灾的后果,即“对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③处,由前文“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解除这种威胁”可知,应填“积极的国际合作才是更有效的办法”之类的内容。
故答案为:(示例)①引进优良品种时也引进了有害生物;②对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③积极的国际合作才是更有效的办法
【点评】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同步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________的细枝。
②蚂蚁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________,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③当蚂蚁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________平地,________高墙,________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A.规格  反映  翻过  绕过  越过
B.规范  反映  越过  绕过  翻过
C.规格  反应  越过  翻过  绕过
D.规范  反应  翻过  绕过  越过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是一得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②作为领军主将,战前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全心全意备战,保持狮子搏兔的心态,力争一剑封喉,克敌制胜。
③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引得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④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第六集中,梁思成去见徐志摩,谈话中说道:“昨天在宗孟先生那儿缘悭一面,今日特来拜访。”
⑤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⑥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重镇,作为备受喜爱的文化“网红”,也一定能在展览理念上顾盼自雄,让井喷的文化热情妥善安放。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段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B.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C.假如我们想从昆虫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违反科学。
D.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群居性昆虫就是这样。
②还有些动物只是在走过时彼此点点头,连直呼其名的关系也没有。
③有些种类,其成员彼此联系在一起,互相依赖,就像一个组织内接合松散的一些细胞。
④有的种类,群居性不这么严格,其成员一起建立家庭,集合资金,结成团体成群出游,分享食物,但任何个体离群独居都能存活下来。
⑤还有一些种类,之所以也算群居性动物,只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趣味相合,时时到一起聚会,利用社交聚会来进行进食和繁殖等特别活动。
⑥并不是所有群居性动物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社会性。
⑦它们一生都在集群中行动和生存,一个蜂窠就是一个球形的动物。
A.①②③④⑤⑦⑥ B.③⑦①④⑤⑥②
C.⑥③①⑦④⑤② D.⑥②③④⑤⑦①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认为__①__将基因研究清楚了,在生命科学领域__②__可以随心所欲了。基因专家杨焕明说,了解了基因,我们__③__可以做很多事情,__④__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改良生物品质,有效治疗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等。__⑤__基因不能决定一切,环境因素__⑥__很重要。再说,人们利用基因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影响,考虑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家不应生活在脱离社会的“象牙塔”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要 就 的确 比如 但是 也
B 如果 就 / 例如 如果 其实
C / 才 其实 可以 但 也
D 只有 才 一定 能够 其实 /
A.A B.B C.C D.D
6.(2018高一下·射洪开学考)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二、阅读理解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食肉的植物
佚 名
一只饥饿的苍蝇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松林间飞行,试图找到能够果腹的东西。忽然一阵花蜜的香气飘了过来,它顺着香气看到了一片极具诱惑力的肥厚饱满的红色叶子。它在叶子上降落,贪婪地吸吮叶子的甘甜汁液,它的身子碰到了叶子表面的一根茸毛,然后又碰到了另一根茸毛。突然,苍蝇的四周竖起了高墙,原来是叶子的两边合上了,苍蝇挣扎着想要逃脱,可是叶子边缘上的刺仿佛变成了捕兽夹的铁齿,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这时,叶子甘甜的汁液被消化酶代替了,这只苍蝇慢慢地被化成了一团黏液,成了叶子的美味点心。作为动物,苍蝇还能遇到比这更大的侮辱吗?它居然被一棵植物给吃掉了!
一般来讲,都是动物吃植物,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芸芸众生总有个别。这个吃动物的植物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就是捕蝇草。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方圆不足90英里的多沼泽和松林的草原是捕蝇草的故乡。在这里,除了捕蝇草,还有其他能食动物的植物。虽然它们的名气都没能超过捕蝇草,但是它们的怪异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如果小虫(有时还可能是大一点儿的动物)不慎落入“杯中”,就会丢掉性命;还有茅膏菜,它的触须黏黏的,专用来对付那些送上门来的美味动物;在池塘和河溪中还有一种叫狸藻的植物,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然后吃个干净。
早在17世纪,达尔文就对这些怪异的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在他的著作《食虫植物》中惊叹于捕蝇草迅捷的速度与力量。当它捕食苍蝇时它的叶子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而它闭合的力量又大得让任何被它捕住的苍蝇无法抗拒。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
他指出,当捕蝇草的叶子闭合时,就变成了“一个临时的胃”,并释放出能够将猎物溶解的酶。不过,也有逃脱的苍蝇,但是这些苍蝇只是些个头儿极小的,它们可以从捕蝇草叶子边缘的那些相互交错的刺的空隙间逃出去。达尔文认为,这些空隙也是物种进化的结果,因为让那些小个子苍蝇逃走,捕蝇草就可以避免为了不能充饥的一餐而浪费精力了。
可是,植物没有肌肉,也没有神经组织,它们是如何做到像动物一样反应迅速的呢?达尔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21世纪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和DNA,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解答。
捕蝇草其实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亚拉巴马州奥克伍德大学的植物学家亚历山大·伏尔克夫这样认为。当昆虫触碰到捕蝇草叶片上的茸毛时,茸毛弯曲,产生微小电荷,但是这样的电荷还不足以使叶片闭合,所以如果是一般的无生命的落物,叶片就不会有任何反应。可是,如果落物是昆虫,它就不会只动弹一下,就有可能触碰到第二根茸毛,致使电荷增强到足以让叶片闭合起来的程度。伏尔克夫用实验说明了捕蝇草捕蝇的整个过程:电荷沿着叶片中充满液体的导管传递,使细胞膜上的气孔打开,液体从叶片内侧的细胞涌往叶片外侧的细胞,使得叶片能够像柔软的隐形眼镜一样翻转,由原来的向外凸出翻转成向里凹陷直至闭合。
当然,这些植物是在怎样的进化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对肉食的偏好以及消化肉食的能力的,还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究。但是,有一点科学家们能够确信,那就是植物食肉和动物食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动物食肉的目的是利用蛋白质中的碳和肉类中的脂肪来增强肌肉和储存能量,而植物食肉的目的是从猎物中吸取氮、磷及其他养料来制造吸收光线的酶。也就是说,这些植物的食肉之举不过是为了做所有植物都会做的分内事,即从阳光中直接获取生长所需的能量。普通人大惊小怪,不过是因为它们的行事方式特殊罢了。就好比,人中奇才,因为不循常规,所以被视为异类;因为与众不同,所以被说三道四;因为有了非议,所以被排斥在外。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捕蝇草是“带电植物”,当苍蝇第二次触碰到它叶片上的茸毛时,就会产生足够的电荷使叶片闭合,最终将被捕的苍蝇消化掉。
B.捕蝇草捕获苍蝇的目的是从猎物中吸取氮、磷及其他养料来制造吸收光线的酶。
C.达尔文惊叹于捕蝇草的速度和力量,但是没有对它如何做到像动物一样反应迅速的现象作出有效的解释。
D.科学家们确信,植物食肉和动物食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那些食肉的植物是植物中的异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题目“食肉的植物”,字面上看很悖谬,但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是文章讲述的重点。
B.本文开篇从苍蝇被捕写起,真切地再现了捕蝇草捕食的过程,让读者感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C.捕蝇草只是食肉植物的一种,其他食肉植物虽然没有捕蝇草名气大,但是捕食的能力却更强。
D.捕蝇草从被触发到闭合所需时间极短,且闭合的力量不寻常,这被达尔文认为是世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
(3)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语言运用
8.《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文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请拟一条以“珍爱生命和健康”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
答:   
解析 所写句子在内容上要能体现“珍爱生命和健康”的主题,表达上可使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意引进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__①__。这些有害生物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__②__。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解除这种威胁,__③__。
①   
②   
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规格”指产品质量的标准,如限定的大小、轻重、精密度、性能等,也泛指规定的要求或条件。“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根据语境可知,①句应用“规格”。“反映”是动词。“反应”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根据语境可知,②句应用“反应”。后三个词语可依据逻辑关系断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2.【答案】D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一得之功:一点儿微小的成绩。望文生义。②狮子搏兔: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毫不轻视。使用正确。③吟风弄月:旧时有的诗人作诗爱用风花雪月做题材,因此称这类题材的写作为吟风弄月;现常指一些诗文内容空虚,脱离现实。不合语境。④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谓无缘相见。使用正确。⑤千金买骨: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使用正确。⑥顾盼自雄:形容自以为了不起。褒贬失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3.【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A项,成分赘余,“诸”相当于“之于”。B项,表意不清,“其中”指代不明。D项,语序不当,应先“贮存”,再“处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4.【答案】C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通读待排句可知,③①⑦表意连贯,具体阐释了某些种类的动物成员的相处方式,④⑤②阐释了其他几种动物的相处方式,⑥是语段的中心句。故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
5.【答案】A
【知识点】近义虚词辨析
【解析】【分析】文段中说基因研究的成果可以用来解决很多问题,但应该考虑社会影响。开头一句先摆出一些人的错误观念,①②处,选“如果”“就”或“只要”“就”较合适。排除C、D两项。④处后面的内容是对“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举例,用“比如”或“例如”均可。⑤处引起的句子“基因不能决定一切”与前句观点相左,形成转折关系,⑤处应用“但是”或“但”。排除B项。⑥处,根据前文“基因不能决定一切”可知,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连词的用法。先读懂语段内容,理解前后句之间的关系,再选择合适的词语。
6.【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本题是对考生交际用语的考查,主要考查说话得体的能力 。所谓得体,就是说话符合特定的场合,符合人物的身份。“敝”是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而不能用于他人或相关事物。从B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看来对于一些常见的表谦辞与敬辞的词语还是掌握一些的。“躬临”也运用不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谦敬词的使用,如“躬临”是对别人的到来表达恭敬的说法,多形容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7.【答案】(1)D
(2)C
(3)①严谨准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说明捕蝇草捕食的迅捷。②有趣生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对狸藻捕食的情况进行了形象的说明。③通俗易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然后吃个干净”,通过列举猪笼草等三种食肉植物的捕食情况,凸显它们的“怪异”。
【知识点】自然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⑴“那些食肉的植物是植物中的异类”错,原文最后一段说“这些植物的食肉之举不过是为了做所有植物都会做的分内事”,也就是说科学家们认为捕蝇草的行为是正常的。
⑵“捕食的能力却更强”这一说法于文无据,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提到其他食肉植物的捕食能力,只是在第二段说“虽然它们的名气都没能超过捕蝇草,但是它们的怪异程度一点儿也不逊色”。
⑶科普文的语言追求严谨准确、有趣生动、通俗易懂,常用的说明手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作答本题,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严谨准确地说明了捕蝇草捕食的迅捷。
故答案为:⑴D
⑵C
⑶ ①严谨准确,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从被触发到闭合只需十分之一秒”,说明捕蝇草捕食的迅捷。②有趣生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它就像水下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把猎物吸住”,对狸藻捕食的情况进行了形象的说明。③通俗易懂,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比如,猪笼草,长得好像细长的香槟酒杯……然后吃个干净”,通过列举猪笼草等三种食肉植物的捕食情况,凸显它们的“怪异”。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平时的学习中记几个语言特色的词语,再结合文本分析本篇的语言特色,回答时需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8.【答案】(示例1)用健康之水,浇灌生命之树;(示例2)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所写句子在内容上要能体现“珍爱生命和健康”的主题,表达上可使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 (示例1)用健康之水,浇灌生命之树;(示例2)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要求写公益广告词,注意主题、修辞手法和字数要求。
9.【答案】(示例)①引进优良品种时也引进了有害生物;②对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③积极的国际合作才是更有效的办法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①处,由前文“有意引进”和后文“这些有害生物”可知,此处的关键词是“引进”和“有害生物”,而从逻辑上推断,世界各国不会有意引进有害生物,因此,此处应填“引进优良品种时也引进了有害生物”之类的内容。②处,由后文“这种威胁”可知,此处应填这些有害生物泛滥成灾的后果,即“对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③处,由前文“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解除这种威胁”可知,应填“积极的国际合作才是更有效的办法”之类的内容。
故答案为:(示例)①引进优良品种时也引进了有害生物;②对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③积极的国际合作才是更有效的办法
【点评】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