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①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②通过搜集与分析资料,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二、重点:
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明显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___________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理好人口增长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更为重要。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_____________,2001年,我国颁布了《 》,从而把计划生育的________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4.我国人口的现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_______。人口众多对于我国的_________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2.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_____________有直接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_______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_______和_____。
为此,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______________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__________;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________保护和____________建设,以及推进_________农业等。
五、作业
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B.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
C.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②对水资源的压力 ③对资源的压力 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⑤对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 )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⑤推进生态农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得到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2032年前后,我国将出现人口高峰,将达到14.7亿人左右
5.如图为我国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示曲线为“J”型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
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C.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急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
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急增影响不大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描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搜集各种生态环境破坏的资料和数据,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通过课堂合作式学习,使学生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通过对我国以及世界人口了解和描述,对学生渗透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对自己收集整理的材料的分析以及一些环境恶化的图片展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将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3) 通过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阐述,使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和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辩证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策略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生物新课标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是人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影响。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尤其是在我们国家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大背景下,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科学尤为显得重要,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本节知识点清晰,主要包含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在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历年来的增长情况,尤其是近200年来人口的状况,以及我们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来的显著成绩。但又进一步深入地说明未来我们国家人口发展趋势。在后一部分,着重分析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正在逐年增加,并以此为铺垫,深入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更近一步分析人口对水、森林、草原、矿物以及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沉重压力。
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节教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节内容分成若干小主题,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主题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概括和总结。也可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在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去建构人口增长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绝非易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地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不断深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导入设计一
展示《学校放学前门口拥挤的人群》图片
讨论问题
1.你见过左图所示的情景吗?你有过身处这样情景(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的切身感受吗?请你谈谈你的当时的感觉和想法?
2.有人说,整个地球也已经“人满为患”,也有人说人口膨胀已经使地球超载,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说你同意或者反对的理由。?
学生回答:
1.城市人口过多导致城市拥挤。
2.同意,地球上人口数量太多了,已经超出实际负载。
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图片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这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又一声警钟。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指导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材料汇报调查结果。
农村组:自己村近5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
城镇组:汇报蓟县近50年的人口变化情况。
网络爱
好组:汇报我国国口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分小组讨论问题:
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长的态势?
2.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在人口与发展方面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年均净增1000万人左右,预计本世纪中叶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接近16亿)。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一严重问题?
3.对于人口的增长是否遵循种群增长?
导入设计二
教师讲述:同学们朝前看,讲台上只有老师一人,地方显得比较宽敞,我在讲台上可以自由自在的走动。现在我邀请四个大组前面两排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同学们发现老师的活动受到了限制,我不能随心所欲的活动了,我遇到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人太多了。
教师讲述:如果我们把讲台看成是地球,地球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人口问题。
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 人口问题 。同学们从上节课的人口增长示意图上可以得知,从 1830 年到 1999 年,地球上每增加 10 亿人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下面我们看小黑板,看人口增长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出示小黑板) 按每年全球增长 8000 万人口计算,那么
每天 增加 ( )人 每小时增加( )人
每分钟增加( )人 每秒钟增加( )人
学生活动 、教师评讲。
教师讲述 :下面再请同学们看两道题目
(出示小黑板)
1 、一节课 45 分钟,我们上完这节课,全球又将增加多少人?
2 、按每年全球增加 8000 万人口计算,再过多少年,人口又要增加 10 亿?
学生演算、回答 : 我们上完这节课,全球增加 6840 人。再过 12.5 年,全球人口又增加 10 亿。
教师讲述 :我们江南中学分部、总部、实验分校三个地方的学生加在一起是 4000 多人,一节课的时间,全球出生 6840 人,它比江南中学学生的总数还多出近 3000 人。
同学们已经知道, 1999 年 10 月 12 日 是地球上 60 亿人口日 ,根据刚才同学们计算的结果,以目前人口增长速度,再过 12.5 年,全球人口又要增加 10 亿,即到 2012 年,人口将达到 70 亿。据人口专家预测,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到 2025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80 亿,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100 亿。地球上真是人满为患了。
教师提问 :全球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会带来那些问题,首先请同学们从书中寻找答案,看那位同学第一个发现。
学生回答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教师提问:全球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除了课本上提到以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认为还会带来什么问题?同学们赶快分小组讨论,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各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A.②④ B.⑥⑦ C.⑤⑦ D.②⑤⑦
2. 大力推广无磷洗涤剂,是因为含磷、氮物质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湖泊( )
A.鱼虾全部死亡 B.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现象
C.金属污染 D.氮氧化物污染
3.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4. 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A.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B.环境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5.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 )
①污染水体②破坏臭氧层 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 ④破坏植被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6. 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危机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
7. 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毁林造田、大面积砍伐森林直接造成的严重后果( )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沙漠化 C.降雨量减少 D.空气污染严重
8. 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依次是(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9. 城市绿地有多种生态效应,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吸收CO2,放出O2 B.增加大气湿度
C.降低空气尘埃含量 D.减少人类对臭氧层的破坏
10. 保护环境的两大重要措施是( )
A.治理“三废”和植树造林 B.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
C.封山育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D.减少城市规模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11. 下列哪项不是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原因( )
A.砍伐热带雨林 B.燃烧大量的石油产品
C.世界范围内初级生产量的增加 D.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扩展
12.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 )
A.石油型污染 B.煤炭型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噪声污染
13. 大气污染是指( )
A.大气中含有有毒物质时
B.大气中含有废气和烟尘时
C.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D.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达到造成生物死亡时
14. 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养鱼的池塘后,发现有的鱼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食物缺乏 B.氧消耗低于氧生产
C.氧消耗大于氧生产 D.温度急剧增长
15.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标志是( )
A.生物种类减少 B.食物网简化
C.生产者遭到严重破坏 D.分解者增多
16. 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少用烟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的能源 ⑥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17.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①温室效应 ②二氧化硫的排放 ③白色污染 ④烟尘 ⑤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8. 图6-1中所示为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地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近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图6-1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1989年秋,河北黄骅县至天津塘沽区百余里的沿海出现了大规模的赤潮。黄红色的潮水滚滚涌入河道,潮水又涌入大片虾池,池水先由红色变为褐色,又变为酱油色,水面像罩了一层油膜,对虾因严重缺氧而窜出水面,然后死虾成片,养虾专业户跪在地上抱头痛哭……此外,杭州的西湖、无锡的太湖、南京的玄武湖等也出现过“水华”。大量的藻类漂浮在水面,发出腥臭的气味,严重时局部水面内见藻类不见水。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水体中氮、磷及其化合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农业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其中含氮化肥的大量施用是水体中氮的重要来源。我国是化肥施用特别多的国家之一。化肥施入农田以后,相当多的部分未被利用,并随水流入江河湖海。生活废水中因含有洗衣粉中的三聚磷酸钠而使水体中磷的含量急剧上升,而氮、磷含量急剧上升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赤潮”或“水华”的直接原因是 。
(2)“赤潮”发生后鱼虾死亡的原因是 。
(3)化肥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危害是 ;洗衣粉对于人类文明也有贡献,但其危害也极其严重,例如 。
(4)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应该是 。
(5)如果让你治理一个已经富营养化的小池塘,你准备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5.BBADD
6-10.CDADB
11-15.CBCCC
16-17.CC
18. ①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地蓄水能力降低。②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尘随风而起。③森林面积减少,防风沙能力下降。
①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保护。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③退耕还林还草。
19.
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
藻类大量繁殖后,水体中严重缺氧使水体中的氮的含量大大增加
洗衣粉含三聚磷酸钠,使水体中磷的含量大大增加
通过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和限制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来控制营养物质,特别是氮和磷进入水体
清除淤泥,除去水草和藻类,引入低营养水稀释,撒入石灰等碱性物质中和三聚磷酸钠等
课件25张PPT。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效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增长13.6亿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容纳量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