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备课课件 必修三:第16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北师大版,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同步备课课件 必修三:第16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北师大版,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1 08:3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6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请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
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人
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珍视,对
塑造健康、理想人格的追求。可以说,人之
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
独特的精神文化。请思考: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3.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1.我是谁?首先是肯定人,强调人的尊严2.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什么叫人文精神?核心:肯定人、人性和人的价值三大内涵第二是强调理性,开始追求真理和科学探索第三是强调超越,就是超越人生,追求生命的意义我探索我追求我是人——我是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
人文精神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精神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萌芽形成发展阅读本单元导言,了解主要内容:请分析:下述三个不同时
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什
么变化?“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神自然人第16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阅读教材,思考何为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哪些?如何理解他们的观点?自主学习为什么这时候人们愿意学习这些知识呢?1、何谓智者学派? 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一、“人是万物的尺度”:2、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以下是两个年轻人的对话,请结合
必修1思考: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是什么?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何谓智者学派?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以下是两个年轻人的对话,请结合必修1思考:
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民主政治发展,公民地位提高工商业发展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2、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何谓智者学派?1)民主政治发展,公民地位提高:2)工商业发展:3)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何谓智者学派?3、研究内容: 1)用人的眼光考察和认识社会、
政治、法律等问题;
2)关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风
俗习惯与伦理道德;
3)特别强调人的价值。2、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4、代表人物及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哥拉曾说:“一阵风刮来,对于正在挨冻的人来说觉得是冷的,而
对不挨冻的人则不是。”
——[德]帕普罗特尼《西方古典哲学简史》 1)材料一中,普罗塔哥拉认为判断事物的标准是什么?人是万物的尺度 材料二:“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
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
——普罗塔哥拉 2)材料二中,普罗塔哥拉对神有着怎
样的态度?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材料三:“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黑格尔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黑格
尔所说的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请根据“普罗塔哥拉悖论”谈
一谈“人是万物的尺度”有何
不足之处。 普罗塔哥拉在收授弟子教人打官司时订下合同,学生入学时先交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时再交付另一半学费。学生欧提勒士学成后一直不肯替人打官司,当然也就不交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决定起诉他。
普:如果你在此案中胜诉,你就应按合同约定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就必须按法院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你都要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老师您错了,这场官司无论胜负我都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胜诉,根据法庭判决我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中我第一次出庭胜诉才付学费的约定,我也不必交付学费呀!“普罗塔哥拉悖论”(半费诉讼)[结论]:这个故事说明智者学派只重视
追求名利,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伦
理道德的缺陷。“人是万物的尺度” 5、评价:积

性局

性否定“神意志决定一切”的传统
观念,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泉。 1)在自然世界里,……危及自身生存的恶果;
2)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觉 ,忽视法律、制度、公约和公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2、目的:二、“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1、背景:1)重视人的作用,忽视道德对人的
影响;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重建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3、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关心的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追求真理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苏格拉底3、代表人物:请认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
的尺度;2)“美德即知识”;3)“认识你自己”;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
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4、评价:
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有缺陷
“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的
观点,忽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
主观能动性。进





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相同:不同:探究思考三、柏拉图:柏拉图
(前427—前347)思想主张: 1)认为雅典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没有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达到认知真理的能力; 2)批判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不合理的制度。四、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 322)感悟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谬之千里。 ”
——亚里士多德四、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思想主张 1)关注自然界和人类
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国家高于个人,主
张由“中等阶级”来治理国家。
3)采取科学调查的方
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课P77链接阅读,回答问题: 贡献:鼓励人们独立理性
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影响:对欧洲近代空想社
会主义思想家产生很大的
影响。本课小结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文化,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着深奥的内涵。感悟: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试找找两幅图人物的不同之处?为什么中华女神都是民间祈福神,而西方女神多是国家保护神?为什么西方的神:塑像与人的身高一样,温和,可亲,隐含:平等的人文色彩中国的神特点:高大、凶,隐含:中央集权、专制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俗文化,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着深奥的内涵。
中国重道德,西方重科学与宗教;
中国重统一皇权,西方重个性民主.感悟:1.(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
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
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堂练习2.(2012·浙江文综·12)东西方先哲的思
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
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
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
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
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
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
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