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6 散文二篇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6 散文二篇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0 08: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6 散文二篇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除哲学、数学、文学外,他的著述还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因而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哲学原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等。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永久的生命》揭示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却是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抒发了要感谢生命,以热情回报生命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永恒的赞叹。
《我为什么而活着》运用“总分总”的结构,阐述了支配“我”一生的三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世间苦难的同情,显示了作者博大而崇高的胸怀。
字音字形
臼齿( jiù ) 炫耀( xuàn ) 茸毛( rónɡ )
màn( 蔓 )延 洗涤( dí ) 遏制( è )
飓风( jù ) bīn( 濒 )临 俯瞰( kàn )
星辰( chén ) 云xiāo( 霄 ) 呼号( háo )
自主学习
词语释义
1. 无能为力 :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2.肆意: 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3. 深不可测 :深得无法测量。比喻某事物或人使其他人捉摸不透。
课内精读
一、《永久的生命》
1.(考点:文意理解)《永久的生命》中作者用“地面上的小草”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2.(考点:写作手法)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具体思路是怎样的?
欲扬先抑。作者先谈生命的易逝,这是抑,为后面的扬蓄势;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3.(考点:内容理解)第3段中“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是指生命存在于个体之中,这个生命是有限的,也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指整体的生命。整体的生命生生不息,在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是永久的。
4.(考点:文意理解)作者说“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矛盾。“凋谢”指的是生命结束、消亡,但结合语句“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可以看出,生命虽然消亡了,但是生命里留下了许多可贵的精神、思想,这些精神、思想将跟随着生命永远流传下去。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
1.(考点:内容理解)《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这几种追求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三种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追求爱情,能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追求知识,能让精神充实,眼界更加开阔。作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人类的痛苦,体现了作者的大我意识与博爱思想。
2.(考点:主旨情感)文章最后,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既然活着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
罗素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因此付出辛苦是值得的;罗素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乐,因此痛苦的生活是值得的;苦中伴随着乐,例如爱情会带来欢愉,同时征服了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虽然罗素最终没能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他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朽(xiǔ) 臼齿(jiù) 繁殖(zhí) 濒临(pín)
B.洗涤(dí) 卑微(bēi) 土壤(rǎnɡ) 印记(yìn)
C.茸毛(rónɡ) 蔓延(màn) 星辰(chén) 飓风(jù)
D.震颤(chàn) 牛犊(dú) 深渊(yuān) 兴味(xìng)
A
【解析】A.濒(b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遗流 炫耀 孤寂 一去不返
B.缩影 消逝 繁殖 永不休止
C.遏制 凋谢 嘲讽 深不可侧
D.舒畅 倦怠 卑微 推心志腹
B
【解析】A.遗留;C.深不可测;D.推心置腹。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限的岁月只能______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______。智者对此也______!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______,把它再补好。
A.一次 返回 爱莫能助 荡涤
B.一度 返还 爱莫能助 洗涤
C.一度 返回 无能为力 洗涤
D.一次 返还 无能为力 荡涤
C
4.(2022仙桃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重不重视、落不落实,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
B.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C.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地领土面积的18%左右。
D.神舟十四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赴苍穹。
D
【解析】A.两面对一面,应在“道德与法治课”后加上“是否”或“能否”;B.成分残缺,应在“工作”后加上“的效率”;C.语义重复,应删去“约”或“左右”。
5.(2022广安中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②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
③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④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性灵。
⑤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A.③⑤②①④ B.③①④⑤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①④
A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与不朽。
B.罗素,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有《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等。
C.“冠冕”是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称为“卫冕”。
D.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B
【解析】B.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综合运用
7.【核心素养·语言运用】某校八年级(5)班围绕下面这首诗开展了诗歌诵读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请你根据这首诗第一节的内容和句式,发挥想象,再仿写一节诗。
示例:假如朋友欺骗了你,不要哭泣,不要生气!伤心的日子里须要理智:相信吧,真正的友谊将会到来!
(2)朗诵会上,向来胆小的小梅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作为她最好的朋友,请你写几句话,鼓励她勇敢地把这首诗朗诵出来。
示例:小梅,我相信你是最棒的,你的声音很动听,我会为你加油的,克服恐惧,勇敢面对!
阅读迁移(2022湘潭中考)【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下雨天出门远行
沈婧懿
①多年以后,每当他站在火车站的大门口,总会想起他拖着行李箱独自去远方的阴雨绵绵的那个下午。
②那天下午,他收拾完上路必需的行装,背上吉他,拖着行李箱出门了。
③天在下雨,让原本就显得有些悲壮的远行更添了一份凄凉。雨不大,缠绵如丝,像是故土对他恳切的挽留,轻轻柔柔飘落在他的头发上,于发梢积出细小的雨珠连成网,将他的薄外套淋得到处是深浅不一的痕迹。透过这迷离的雨雾,他恍惚看到路上的行人向他迎面走来,汇成浩荡的人潮,或者说,是他感到自己正孤独地在人潮中逆流而行。
④“我要去哪里?”他脑海里忽然冒出这个问题,但他马上清醒过来,他要去赶公交,去火车站,去寻找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多么诱人的字眼,那里春风十里,鲜花遍地,阳光从枝叶间斑驳落下,湖面静若碧玉。
⑤彼时正是十一月,冬寒料峭。他站在公交车站台上,缩着脖子,手插口袋,望着坑坑洼洼的马路,内心茫然。雨越下越大,雨珠一串串沿着站台的棚檐滴落下来,形成一片雨帘,将他包围在里面。
⑥破旧的公交车终于摇摇晃晃地来了。门打开的那一刻,他真想扭头回去。车上乌泱泱地挤满了人,污浊的空气冲出车门,巨浪一般朝他扑面而来,天地间雨的清新与惆怅顿时消失全无。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在司机不耐烦的催促声中上了车。
⑦车上真挤。他背着吉他,拖着行李箱硬着头皮使劲往里面挤去,车上的人勉强闪开身,为他攒出一条缝。他艰难地裹挟在乘客当中,动弹不得。在这密不透风的小匣子一般的空间里,各种人身上散出的气味和发动机的汽油味混合在一起闷得他喘不过气来,胃里翻江倒海。顿时,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⑧诗和远方连影子都未瞧见,生活已给了他当头棒喝。
⑨车外,雨还在下。车窗上的雨越积越多,由细细密密的小颗聚集成大颗,从玻璃窗上艰涩地滚落,像一个人哀怨的泪水。他看得出了神,
觉得这场雨应该下在马孔多①。
⑩我要去哪里啊?哦,要去远方,要去寻找向往已久的诗意生活。可车上这些人呢?他们也是去追求诗和远方吗?
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年迈的老人背着蛇皮袋,颤颤巍巍地佝偻着身躯。魁梧的大叔倚在座位旁玩手机,几个中年妇女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时髦女郎的电话响了又响……他从狭窄的缝隙里望过去,一时间分不清是自己上错了车还是他们搞错了目的地。
车一站一停,离终点站越近,人就越少,车里的空间有了松动。年轻妈妈在一个空出来的座位上坐下,把孩子放在自己膝上。有青年人给年迈的老者让了座,老人坐下后把巨大的蛇皮袋紧紧地抱在怀里。中年妇女要下车了,彼此道别,约定“下次再聚”,这使得车里一下子安静了不少。那个魁梧的大叔呢?他没留意,依然一心扑在手机上。 就这样,公交拖着一车截然不同的人,到达了它的终点站。
火车站的大楼巍然矗立在眼前,尽管是下雨天,人群依然如翻涌的浪潮持续不断地奔向它。他愣愣地看着,火车站的胃口可真大,似乎
能吞下全世界的旅行者,而来来往往的列车,就像这巨兽缓缓蠕动的肠道。他忍不住扭头回望身后的公交车,犹如一个被遗弃的玩具,刚刚吐出那个背着蛇皮袋的老人,然后缓缓关上车门,一瘸一拐地驶出他的视线。他似乎看见,多年以后回到故乡的自己,大约也是这个模样,背着把旧吉他,步履蹒跚,眼光浑浊。
雨仍是下个不停。
视线愈渐模糊。他打了个寒战,忽地听见心里有个声音在说话:“别傻了,十一月的马孔多下雨很正常。”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比公交车更拥挤的人群,更错综复杂的世界。他顿时醒悟,所谓的诗和远方,从来就是这样。
他整了整行李,迎着风雨向火车站走去。多年以后,当他想起那个独自出门远行的阴雨绵绵的下午,总会像回想起一句箴言那样在心里念叨,十一月的马孔多本来就会下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①马孔多:《百年孤独》中一个虚构的城市。马孔多在下雨,反映一种孤独忧愁的心境。
8.(考点:梳理行文思路)通读全文,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收拾出门→ → →到达火车站
孤独而行
观察乘客
9.(考点:句子赏析)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雨越下越大,雨珠一串串沿着站台的棚檐滴落下来,形成一片雨帘,将他包围在里面。(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运用环境描写,写出当时雨下得很大,烘托出主人公孤独一人的样子,同时也表现出压抑的气氛。
(2)他背着吉他,拖着行李箱硬着头皮使劲往里面挤去,车上的人勉强闪开身,为他攒出一条缝。(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攒出”是一点一点积攒的意思,在公交车上人们为年轻人积攒出一条通道,形象地写出了车上的拥挤。
主人公领悟到人生要追求的美好梦想从来都是这样,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经历挫折才会实现。可能未来,他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10.(考点:文意理解)第 段中写道:“他顿时醒悟,所谓的诗和远方,从来就是这样。”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他领悟到了什么。
11.(考点:拓展延伸)若干年之后,你也会背起行囊走向远方。请结合本文内容和链接材料,写一段话给未来的自己。
【链接材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示例:未来的自己,你应该已经到了背起行囊走向远方的年纪,请相信你心中的诗和远方,请相信自己可以战胜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人生就是这样,当你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会有另一条路时刻牵动你的心,但是请坚定内心,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路途,都会有荆棘和鲜花。只有勇往直前,才可能看到那个美丽的未来。
技法点拨
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方法技巧】(1)找准品析角度。把握语句特点,判断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
(2)分析所写内容。结合语境和相关词语,分析该方法突出了语句的什么内容或所写内容的什么特点。
(3)体会思想感情或主旨。体会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与内容主旨之间的联系。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述内容(特点)+思想感情(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