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 作为生物的社会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 作为生物的社会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14 17: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 五作为生物的社会 同步练习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脊梁/汲水  妊娠/星辰  数落/数典忘祖
B.怠慢/逮捕 咯血/胳膊 巷道/大街小巷
C.吊唁/呜咽 木讷/蚊蚋 蒙哄/蒙头转向
D.信笺/歼灭 缉私/编辑 屏障/屏气凝神
解析:A项,分别读jǐ/jí,shēn/ ( http: / / www.21cnjy.com )chén,shǔ/shǔ;B项,分别读dài/dài,kǎ/gē,hàng/xiàng;C项,分别读yàn/yè,nè/ruì,méng/mēng;D项,分别读jiān/jiān,jī/jí,píng/bǐng。2·1·c·n·j·y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应该经常下到基层去,    群众的意见。
(2)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    下,我很小就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3)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2-1-c-n-j-y
A.倾听  熏染  不但/而且
B.聆听  熏染  不仅/反而
C.聆听  熏陶  不但/而且
D.倾听  熏陶  不仅/反而
解析:“倾听”多指上对下;“聆听”多指下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熏染”多指坏的;“熏陶”指好的。“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  21*cnjy*com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不清楚事情原委时,面对他们的争论,我们最好先作壁上观。
B.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C.在工作学习中,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学习造成大的损害。
D.有报道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80多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许多中小城市居然当仁不让,不遗余力打造“百万人口大城市”。【来源:21cnj*y.co*m】
解析:B项,“因人成事”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靠别人的力量做成事情。和后句矛盾。C项,“集腋成裘”的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制成珍贵的皮袍,比喻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狐白裘是名贵的皮衣,“集腋成裘”是一件难得而可贵的事,这就赋予了这条成语以鲜明的褒义色彩,不能用于消极事物。D项,“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题中用为贬义。【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A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21·cn·jy·com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版权所有:21教育】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到了”;B项,前后照应不周,将“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C项,主客颠倒,在“对我们”后加“来说”。21*cnjy*com
答案:D
二、阅读鉴赏(15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另外的道路
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我们。这条路的另一个岔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www.21-cn-jy.com
如果在经历了长期忍受之后我们终于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信我们有“知道的权利”,如果我们由于认识提高而已断定我们正被要求去从事一个愚蠢而又吓人的冒险,那么有人叫我们用有毒的化学物质填满我们的世界,我们应该永远不再听取这些人的劝告。我们应当环顾四周,并且发现还有什么道路可使我们通行。生物学家约翰·霍普金斯说:“任何一门科学都好像是一条河流。它有着朦胧的、默默无闻的开端;有时在平静地流淌,有时湍流急奔;它既有干涸的时候,也有涨水的时候。借助于许多研究者的辛勤劳动,或是当其他思想的溪流给它带来补给时,它就获得了前进的势头,它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概念和归纳不断加深加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从生物控制科学的现代情况来看,科学的发展正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翰·霍普金斯的说法相符合。在美国,生物控制学于一个世纪之前就在朦胧中开始了。那时是为了首次尝试去控制已判明成为农民烦恼的天然有害昆虫,这种努力过去有时进展缓慢,或者完全停顿下来;但它不时地在突出成就的推动之下得到加速和前进的势头。当从事应用昆虫学工作的人们被20世纪40年代的新式杀虫剂的洋洋大观搞得眼花缭乱时,他们就丢弃了一切生物学方法,并把自己的双脚放在了“化学控制的踏车”上。这时候,生物控制科学的河流就处于干涸的时期,于是,为争取使世界免受昆虫之害的目标就渐渐远去了。现在,当由于不经心和随心所欲地使用化学药物已给我们自己造成了比对昆虫更大的威胁时,生物控制科学的河流由于得到新思想源泉的接济才又重新流淌起来。
一些最使人着迷的新方法是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一些方法,它们力求将一种昆虫的力量转用来与昆虫自己作对——利用昆虫生命力的趋向去消灭它自己。这些成就中最令人赞叹的是那种“雄性绝育”技术。这种技术是由美国农业部昆虫研究所的负责人爱德华·克尼普林博士及其合作者们发明出来的。约在25年以前,克尼普林博士由于提出了一种控制昆虫的独特方法而使他的同事们大吃一惊。他提出一个理论:如果有可能使很大数量的昆虫不育,并把它们释放出去,使这些不育的雄性昆虫在特定情况下去与正常的野生雄性昆虫竞争取胜,那么,通过反复地释放不育雄虫,就可能产生无法孵出的卵,于是这个种群就绝灭了。对这个建议,官僚主义无动于衷,科学家们怀疑,但克尼普林博士坚持着这一想法。在将此想法付诸现实之前,有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需要发现一种使昆虫不育的实际可行的办法。……不过,这些都是室内实验,离实际应用还很遥当前使用毒剂这一流行做法的失败使人们考虑到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就像远古穴居人所使用的棍棒一样,化学药物的烟幕弹作为一种低级的武器已被掷出来杀害生命组织了——这种生命组织一方面看来是纤弱和易毁坏的,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惊人的坚韧性和恢复能力,另外它还具有一种以预料不到的方式进行反抗的秉性。生命的这些异常能力一直被使用化学药物的人们所轻视,他们面对着被他们瞎胡摆弄的这种巨大生命力量,却不曾把那种“高度理智的方针”和人道精神纳入到他们的任务中去。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作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应用昆虫学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被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从全文来看,“另外的道路”具体指什么 (4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概念的理解能力。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第3~4段具体阐释了“另外的道路”指代的内容。结合这一部分内容可知,作者认为药物消除害虫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正在尝试采用以昆虫对付昆虫的方法。21cnjy.com
答案:“另外的道路”是指与当前人们广泛使用的化学控制方法相对的、运用生物控制技术来杀灭有害昆虫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
6.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它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哪两个特点 (5分)
答案:画线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揭示了科学发展的两个特点:(1)任何一门科学始于朦胧的开端后都会经历一段发展或快或慢或停滞不进的迂回时期;(2)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有研究者人力精力的投入或其他思想的补给才能获得纵深发展。www-2-1-cnjy-com
7.作者认为,为了保护地球,人类必须走“另外的道路”。紧扣本文,简要分析人类走“另外的道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6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人类走“另外的道路”的“必要性”,可以从化学物质对昆虫的作用和对人类的危害两方面分析;“可能性”可以结合科学家的实验解答。
答案:(1)必要性:①昆虫对化学物质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惊人的坚韧性和恢复能力,以及反抗的秉性;②化学物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也严重威胁着整个地球。(2)可能性:①生物控制学是门原始的科学,人类曾经有生物方法控制有害昆虫的尝试和实践;②一些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化学物质的危害,并致力于相关研究,生物控制方法在实验室已获得成功。
三、表达交流(13分)
8.日前,北大教授吴必虎提出男女童“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龄入学”的个人观点引发了社会热议。“鉴于男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2年左右,同性学童之间也有智力发育差异,因此全国统一规定男女儿童7周岁入学违反教育规律。建议女童可在6~7岁入学,男童可在7~8岁入学。现在大学招生女生普遍高于男生,需反思。”吴必虎的这番言论被网友超万次评论和转发。对吴必虎教授的观点,你持何种态度 请写出两点理由,不超过60字。(6分)
答案:赞成:①错龄入学能够弥补男孩子生理及心智发育比女孩子晚的差距;②错龄入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反对:①男女童心智发育的年龄差异没有公认的标准;②男女童“错龄入学”极易引发社会矛盾。
9.根据语境,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7分)
当我们明心见性,达到内外如一、心物合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境界,我们便能从任何细微的事物中获得智慧的启示。安静地看一瓢水,可以听到它演示的清净义,请汲来柔润自己的心田;细致地看一朵花,可以听见它宣说的庄严义,请掬来美化自己的生命;       ;       。万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絮絮而语,百般譬喻,殷勤示教,告诉我们世界的真谛。
解析:根据画线语句的特点,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出:在内容上,必须选择细微事物,最好能用“看”和“听见”表述其中蕴含的哲理;在句式上,也应按照画线语句的陈述方式,用三个小分句表述。
答案:认真地看一棵草,可以听见它阐明的柔韧义,请摘来丰富自己的精神 默默地看一枚石,可以听到它叙述的朴实义,请取来充实自己的思想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