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课前复习外力作用的四种方式?
其中能形成地貌的方式?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1.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P77)
2.河流在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也是不同的: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 溯源侵蚀
(向源头方向的侵蚀)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侵蚀作用类型及其影响河流侵蚀地貌侵蚀地貌溯源侵蚀下蚀河流-纵深发展沟谷“V”形谷河流-源头发展侧蚀 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谷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流速度快。P78活动: 河谷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 由此可见:2.河流的堆积地貌
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P78)
二、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1、洪积—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P79)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的重要条件
1、河流输沙量大
2、入海口潮差小
3、潮流搬运能力弱?
作用力侵蚀堆积搬 运上游中游下游(下蚀、溯源侵蚀)(侧蚀)(侧蚀)V形谷河床展宽U形谷冲击扇
(山前)河漫滩、河漫滩平原冲击平原、三角洲(入海口)小结:河流侵蚀与堆积地貌作业
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