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3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第3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在4P+5O2 2P2O5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31∶32∶142 B.4∶5∶2
C.124∶160∶284 D.4∶10∶20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个数计算分析。
【解答】 4P+5O22P2O5
314 325 1422
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314 ): ( 325): (1422)= 124∶160∶284 ;
故答案为:C。
2.镁在氧气中燃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5克镁在3克氧气中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B.3克镁与5克氧气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C.4克镁与4克氧气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D.4.8克镁与3.2克氧气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镁燃烧的方程式为2Mg+O22MgO,则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3:2:5;
A、 5克镁在3克氧气中反应,二者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生成 8克氧化镁 ,不符合题意;
B、3克镁在5克氧气中反应,二者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生成 8克氧化镁 ,不符合题意;
C、 4克镁与4克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生成8克氧化镁 ,不符合题意;
D、 4.8克镁与3.2克氧气恰好能完全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克A和5克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10克 B.13克 C.16克 D.18克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确定反应物的质量比,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生成物质量分析。
【解答】 由图示可知,A与B2反应的质量比为1:1,所以将8克A和5克B2充分反应,A只能反应5g,则生成AB2的质量 10g;
故答案为:A。
4.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当得到3克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K2MnO4和MnO2 B.KMnO4和MnO2
C.KMnO4、K2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计算确定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从而判断反应后物质中除生成物外还是否有反应物剩余分析。
【解答】设31.6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31.6g x
316:32=31.6g:x
x=3.2g
当得到3克氧气时, 高锰酸钾有剩余,所以剩余固体除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外还有高锰酸钾;
故答案为:C。
5.已知A+3B=2C+3D中,2.3克A跟4.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92 D.96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先根据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计算出A和D反应的质量比,再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计算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 2.3克A跟4.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C ,则生成D质量为2.3+4.8-4.4=2.7,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
A+3B=2C+3D
x 54
2.3g 2.7g
x:54=2.3g:2.7g
x=46
故答案为:B。
6.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
C.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
D.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
【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 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则参加反应的A和B质量比为2:3,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克C ,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8克,生成的D的质量为8+12-11=9克;
A、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符合题意;
B、 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 ,不符合题意;
C、 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克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克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答案】(1)1.6克
(2)解:设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克
x=3.4克
答: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后容器内减少质量即为产生气体质量分析;
(2)利用方程式计算的方法与步骤分析。
【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8.0g+0.1g-66.5g=1.6g;
(2)根据方程戒过氧化氢与氧气的质量比,利用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
故答案为:(1)1.6克;(2)3.4克。
二、中档题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B.分子数比为3∶1的H2和O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1∶3的C和O2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反应的质量比分析,确定生成物除生成的气体外还是否有反应的气体剩余。
【解答】A、一氧化碳与氧气恰好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的气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氧气有剩余,则 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氢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分子数比为3∶1的H2和O2反应生成水,但氢气有剩余,所以 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符合题意;
C、甲烷和氧气恰好反应的质量比为1:4,则 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反应后容器中除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氧气剩余,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 质量比为1∶3的C和O2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氧气有剩余,则容器中气体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将10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1克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A.2∶8 B.1∶9 C.8∶2 D.9∶1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再通过剩余气体的质量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
【解答】 将10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1克氧气, 因氢气和氧气恰好反应的质量比为1:8,因 剩余1克氧气, 所以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9 ;
故答案为:B。
10.某同学把3克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6克 13克 8克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8.25克 11克 11克
(1)通过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一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 克;
(3)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
(4)在三次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答案】(1)三
(2)0.75
(3)二;5
(4)没有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间质量比进行分析,结合表中所给物质质量判断物质的反应与剩余。
【解答】(1)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可知,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3:8:11,所以表中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
(2)设6克氧气参加反应的碳质量为x
C+O2CO2
12 32
x 6g
12:32=x:6g
x= 2.25g
则剩余的碳质量为3g-2.25g=0.75g;
(3)第二次氧气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为13g-8g=5g;
(4)只要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三;(2)0.75;(3)二;5;(4)没有。
1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t0~t1和t4~t5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
【答案】(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2)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3.2克.
2KMnO4 K2MnO4+MnO2+ O2↑
316 32
x 3.2克
x=31.6克
(3)31.6克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是31.6克× ×100%=11克,变化示意图如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过程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分析;
(3)根据锰元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1)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
(2)利用方程式通过氧气质量计算出高锰酸钾质量;
(3)高锰酸钾分解过程中,锰元素质量不变,始终是11克,由此画出图像。
故答案为:(1)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2)31.6克;(3)
三、拓展题
12.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
A.H2O2 B.H2O C.KClO3 D.KMnO4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通过各物质与氧气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2 H2O2 -O2 2 H2O -O2 2 KClO3 -3O2 2 KMnO4 -O2
68 32 36 32 245 96 316 32
由上述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产生氧气最多的是水;
故答案为:B。
13.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硫酸钙晶体CaSO4·xH2O中的x值,做下列实验:将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晶体放在坩埚中加热至不再含结晶水:CaSO4·xH2O CaSO4+xH2O,测得数据如下表:
物质 质量/克
坩埚+硫酸钙晶体 20.85
坩埚+硫酸钙 20.49
坩埚 19.13
根据测得的数据,得x值为( )
A.1 B.2 C.3 D.5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然后利用方程式中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计算。
【解答】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钙晶体质量为20.85-19.13=1.72g,生成的硫酸钙的质量为20.49-19.13=1.36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1.72-1.36=0.36g
CaSO4·xH2O CaSO4+xH2O
136 18x
1.36g 0.36g
136:18x=1.36g:0.36g
x=2
故答案为:B。
14.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克(已知:KHCO3+HCl=K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m1=21m2
B.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为1∶1
C.m1=m2
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的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各混合物中物质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再由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A、由方程式计算可知,A中两物质与盐酸反应都是每100份产生44份二氧化碳,B中两物质与盐酸反应,都是每84份产生44份二氧化碳,因A、B产生二氧化碳相等,所以 25m2=21m1,不符合题意;
B、 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为任意比值,不符合题意;
C、由前面分析可知m1应大于m2,不符合题意;
D、 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的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3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第3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在4P+5O2 2P2O5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31∶32∶142 B.4∶5∶2
C.124∶160∶284 D.4∶10∶20
2.镁在氧气中燃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5克镁在3克氧气中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B.3克镁与5克氧气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C.4克镁与4克氧气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D.4.8克镁与3.2克氧气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3.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克A和5克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10克 B.13克 C.16克 D.18克
4.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当得到3克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K2MnO4和MnO2 B.KMnO4和MnO2
C.KMnO4、K2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
5.已知A+3B=2C+3D中,2.3克A跟4.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92 D.96
6.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
C.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
D.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
7.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克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克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二、中档题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B.分子数比为3∶1的H2和O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1∶3的C和O2
9.将10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1克氧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A.2∶8 B.1∶9 C.8∶2 D.9∶1
10.某同学把3克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6克 13克 8克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8.25克 11克 11克
(1)通过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一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 克;
(3)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
(4)在三次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1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t0~t1和t4~t5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
三、拓展题
12.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
A.H2O2 B.H2O C.KClO3 D.KMnO4
13.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硫酸钙晶体CaSO4·xH2O中的x值,做下列实验:将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晶体放在坩埚中加热至不再含结晶水:CaSO4·xH2O CaSO4+xH2O,测得数据如下表:
物质 质量/克
坩埚+硫酸钙晶体 20.85
坩埚+硫酸钙 20.49
坩埚 19.13
根据测得的数据,得x值为( )
A.1 B.2 C.3 D.5
14.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克(已知:KHCO3+HCl=K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m1=21m2
B.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为1∶1
C.m1=m2
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的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个数计算分析。
【解答】 4P+5O22P2O5
314 325 1422
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为(314 ): ( 325): (1422)= 124∶160∶284 ;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镁燃烧的方程式为2Mg+O22MgO,则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3:2:5;
A、 5克镁在3克氧气中反应,二者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生成 8克氧化镁 ,不符合题意;
B、3克镁在5克氧气中反应,二者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生成 8克氧化镁 ,不符合题意;
C、 4克镁与4克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生成8克氧化镁 ,不符合题意;
D、 4.8克镁与3.2克氧气恰好能完全反应生成8克氧化镁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确定反应物的质量比,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生成物质量分析。
【解答】 由图示可知,A与B2反应的质量比为1:1,所以将8克A和5克B2充分反应,A只能反应5g,则生成AB2的质量 10g;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计算确定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从而判断反应后物质中除生成物外还是否有反应物剩余分析。
【解答】设31.6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31.6g x
316:32=31.6g:x
x=3.2g
当得到3克氧气时, 高锰酸钾有剩余,所以剩余固体除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外还有高锰酸钾;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先根据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计算出A和D反应的质量比,再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计算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 2.3克A跟4.8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C ,则生成D质量为2.3+4.8-4.4=2.7,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
A+3B=2C+3D
x 54
2.3g 2.7g
x:54=2.3g:2.7g
x=46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 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则参加反应的A和B质量比为2:3,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克C ,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8克,生成的D的质量为8+12-11=9克;
A、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符合题意;
B、 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 ,不符合题意;
C、 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 ,不符合题意;
D、 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1)1.6克
(2)解:设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克
x=3.4克
答: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后容器内减少质量即为产生气体质量分析;
(2)利用方程式计算的方法与步骤分析。
【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8.0g+0.1g-66.5g=1.6g;
(2)根据方程戒过氧化氢与氧气的质量比,利用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
故答案为:(1)1.6克;(2)3.4克。
8.【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反应的质量比分析,确定生成物除生成的气体外还是否有反应的气体剩余。
【解答】A、一氧化碳与氧气恰好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分子数比为1∶1的CO和O2 的气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且氧气有剩余,则 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氢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分子数比为3∶1的H2和O2反应生成水,但氢气有剩余,所以 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符合题意;
C、甲烷和氧气恰好反应的质量比为1:4,则 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反应后容器中除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氧气剩余,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 质量比为1∶3的C和O2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氧气有剩余,则容器中气体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再通过剩余气体的质量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
【解答】 将10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1克氧气, 因氢气和氧气恰好反应的质量比为1:8,因 剩余1克氧气, 所以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9 ;
故答案为:B。
10.【答案】(1)三
(2)0.75
(3)二;5
(4)没有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间质量比进行分析,结合表中所给物质质量判断物质的反应与剩余。
【解答】(1)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可知,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3:8:11,所以表中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
(2)设6克氧气参加反应的碳质量为x
C+O2CO2
12 32
x 6g
12:32=x:6g
x= 2.25g
则剩余的碳质量为3g-2.25g=0.75g;
(3)第二次氧气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为13g-8g=5g;
(4)只要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三;(2)0.75;(3)二;5;(4)没有。
11.【答案】(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2)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3.2克.
2KMnO4 K2MnO4+MnO2+ O2↑
316 32
x 3.2克
x=31.6克
(3)31.6克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是31.6克× ×100%=11克,变化示意图如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过程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分析;
(3)根据锰元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1)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
(2)利用方程式通过氧气质量计算出高锰酸钾质量;
(3)高锰酸钾分解过程中,锰元素质量不变,始终是11克,由此画出图像。
故答案为:(1)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2)31.6克;(3)
12.【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通过各物质与氧气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2 H2O2 -O2 2 H2O -O2 2 KClO3 -3O2 2 KMnO4 -O2
68 32 36 32 245 96 316 32
由上述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产生氧气最多的是水;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然后利用方程式中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计算。
【解答】由表中数据可知,硫酸钙晶体质量为20.85-19.13=1.72g,生成的硫酸钙的质量为20.49-19.13=1.36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1.72-1.36=0.36g
CaSO4·xH2O CaSO4+xH2O
136 18x
1.36g 0.36g
136:18x=1.36g:0.36g
x=2
故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各混合物中物质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分析,再由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A、由方程式计算可知,A中两物质与盐酸反应都是每100份产生44份二氧化碳,B中两物质与盐酸反应,都是每84份产生44份二氧化碳,因A、B产生二氧化碳相等,所以 25m2=21m1,不符合题意;
B、 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为任意比值,不符合题意;
C、由前面分析可知m1应大于m2,不符合题意;
D、 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的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