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6 吸烟、酗酒的危害急救常识(第2课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6 吸烟、酗酒的危害急救常识(第2课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2 16:30:27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6 吸烟、酗酒的危害急救常识(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
B.酒精能让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
C.过量饮酒会导致生殖质量下降
D.长期过量饮用不会出现对酒精的依赖性
2.对触电者的急救方法是(  )
A.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断电源开关
B.直接去拉扯触电者
C.用铁棍挑开电线或推开电器
D.维持现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3.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急救措施应遵循的顺序是(  )
①使溺水者仰卧平躺 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③清除口鼻内污物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4.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以下系统危害最大的是(  )
A.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5.某学校发生特大火灾,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据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窗户
B.在山林中遇火,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C.所处地方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6.“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每一个香烟盒上都有的警示标志,但在全世界还是拥有相当多的烟民。请根据下表及有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美国由于吸烟导致的疾病 每年死亡人数
肺癌 10万人
心血管疾病 20万人
肺气肿 8万人
胃癌及其他癌症 3万人
母亲有吸烟史的婴幼儿死亡数 2
500人
(1)吸烟有害健康,人体内受危害的主要系统有   。
(2)烟头点燃处温度可达到850 ℃,可产生约4 000种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主要是   ,其中   极易跟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3)在2013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   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   移动。
二、中档题
7.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地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加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8.中共中央已经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下列与该通知精神不相符的是(  )
A.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B.最近国际烟草价格猛涨
C.使“禁烟令”真正得到落实
D.烟草燃烧污染公共环境、损害公众健康
9.醉驾会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原因是酒精会使人(  )
A.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B.血管舒张,血压升高
C.呼吸加快,记忆力下降
D.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运动乏力
10.关于口对口吹气法进行的人工呼吸,不正确的做法是(  )
A.病人仰卧,头后仰,衣领、腰带解开
B.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C.每分钟吹气次数5~10次
D.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口对口吹气
11.为预防突发事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B.掌握一些避难的常识
C.家中备用急救包,里面装有药品、食品、手电等物品
D.听信传言赶紧抢购食品和物品,如这次日本地震核辐射时抢购含碘食盐等
12.下列关于吸烟、饮酒、吸毒的相关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
A.青少年学生应该不吸烟、不酗酒,绝对禁止吸毒
B.长期吸烟会使人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明显增强
C.饮酒过多,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从而引起神经衰弱或智力减退
D.吸食毒品严重损害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还会让人成瘾
三、拓展题
13.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灾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还会发生严重的疫情。请根据急救与防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旦发现有动脉出血的伤员,首先要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应该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口的   压迫止血。
(2)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应该马上实施   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
(3)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为了防止发生疫情而接种疫苗属于   ,使用消毒液进行大面积消毒属于   。
(4)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疫苗通常是用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1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寻求紧急救助,时间就是生命。下面的图解是哪种方法?
A.   ;
B.   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酗酒的危害
【解析】【分析】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
【解答】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解析】【分析】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
【解答】解: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不能用铁棍挑开电线或推开电器 ,因为铁棍是导体,会导致自己触电;也不可以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现象是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故BCD不正确.
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是常见的两种急救方式.
【解答】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吸烟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道疾病。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会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解答】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之一,吸烟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废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女性吸烟还会增加子宫癌等疾病的可能性,孕妇吸烟或者被动吸烟会 诱发胎儿畸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发育和正常的学习.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和自救的方法分析判断,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
【解答】A、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会加剧燃烧.此措施合理;A不符合题意
B、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否则有可能脱离不了火场.此措施不合理.B符合题意
C、烟雾很大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此措施合理;C不符合题意
D、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根据掌握的有效知识处理,并拨打救援电话。此措施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1)呼吸系统
(2)烟碱和煤焦油;一氧化碳
(3)二氧化碳;右
【知识点】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 (1) 吸烟过程是通过呼吸系统使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部,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部的过程。
(2)香烟的烟雾是由4000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至少有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就是烟碱和煤焦油,一氧化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3)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会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解答】 (1) 吸烟过程是通过呼吸系统使香烟的有害气体进入肺部,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部的过程,所以吸烟使人体内受危害的主要系统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2) 香烟的烟雾是由4000多种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至少有40多种致癌物质
(3)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当活塞向右移动时,针管内的气压会减小于有香烟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试管的压强,所以二氧化碳会从气压高的地方经过澄清石灰水流向气压低的针管中,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答案】B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对溺水、煤气中毒、触电导致呼吸暂停者,应立即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止血患者应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并能正确的包扎伤口。
【解答】A、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的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时有限的,因此,就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该首先关闭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快读移动到通风处,再救治。A不符合题意。
C、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能随便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B符合题意.
D、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不符合题意。
B、根据呼吸运动原理,可以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奏的扩大或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者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部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6-18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易患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更为严重的是,吸烟造成的烟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我国内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完全禁止吸烟.
【解答】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带头禁烟,原因是香烟会产生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目的是:使“禁烟令”得到落实,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酗酒的危害
【解析】【分析】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楚现场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饮酒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解答】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使指脑和骨髓、脑有大脑、小脑、延脑、桥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和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因意外事故,导致人呼吸停止,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要注意呼吸的频率.
【解答】A、口对口吹气法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A不符合题意;
B、清除病人呼吸道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不符合题意;
C、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内吹气次数为15-20次,C符合题意;
D、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遇到任何突发事件都不要随意听信传言。
【解答】为预防突发事件,平时应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例如: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掌握一些避难的常识;家中备用急救包,里面装有药品、食品、手电等物品.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酗酒的危害;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香烟中含有14 0 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会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3、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解答】A、由分析可知,青少年学生应该不吸烟、不酗酒,绝对禁止吸毒,A不符合题意;
B、长期吸烟会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会使人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B符合题意;C、饮酒过多,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从而引起神经衰弱或智力减退,C不符合题意
D、吸食毒品严重损害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还会让人成瘾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1)近心端
(2)人工呼吸
(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4)抗体;杀死或减毒的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1)动脉出血:血流速度快、血色鲜红;静脉出血:血流速度慢,血色暗红.(2)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抢救.(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4)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者类型.
【解答】(1)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很危险,应拨打120急救,同时,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2)人工呼吸是指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U持肺的通气功能;胸外心脏挤压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循环,最后使病人恢复心跳的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心脏停止的病人也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的肺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使用消毒液进行大面积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是由低毒的、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某种病原体起到免疫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14.【答案】拨打“120”;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拨打120急救电话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拨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解答】(1)图中Α是拨打“120”.“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在遇到意外时,我们可以打此电话寻求救助.
(2)图中B是进行人工呼吸对病人进行急救.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故答案为: 拨打“120” ;人工呼吸 ; 心肺复苏
1 / 1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6 吸烟、酗酒的危害急救常识(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
B.酒精能让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
C.过量饮酒会导致生殖质量下降
D.长期过量饮用不会出现对酒精的依赖性
【答案】D
【知识点】酗酒的危害
【解析】【分析】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
【解答】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对触电者的急救方法是(  )
A.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断电源开关
B.直接去拉扯触电者
C.用铁棍挑开电线或推开电器
D.维持现状,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答案】A
【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解析】【分析】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
【解答】解: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不能用铁棍挑开电线或推开电器 ,因为铁棍是导体,会导致自己触电;也不可以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现象是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故BCD不正确.
故选:A.
3.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急救措施应遵循的顺序是(  )
①使溺水者仰卧平躺 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③清除口鼻内污物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是常见的两种急救方式.
【解答】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故选:C
4.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以下系统危害最大的是(  )
A.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答案】D
【知识点】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吸烟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道疾病。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会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解答】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之一,吸烟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废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女性吸烟还会增加子宫癌等疾病的可能性,孕妇吸烟或者被动吸烟会 诱发胎儿畸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发育和正常的学习.
故选:D。
5.某学校发生特大火灾,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据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窗户
B.在山林中遇火,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C.所处地方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和自救的方法分析判断,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
【解答】A、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会加剧燃烧.此措施合理;A不符合题意
B、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否则有可能脱离不了火场.此措施不合理.B符合题意
C、烟雾很大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此措施合理;C不符合题意
D、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根据掌握的有效知识处理,并拨打救援电话。此措施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每一个香烟盒上都有的警示标志,但在全世界还是拥有相当多的烟民。请根据下表及有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美国由于吸烟导致的疾病 每年死亡人数
肺癌 10万人
心血管疾病 20万人
肺气肿 8万人
胃癌及其他癌症 3万人
母亲有吸烟史的婴幼儿死亡数 2
500人
(1)吸烟有害健康,人体内受危害的主要系统有   。
(2)烟头点燃处温度可达到850 ℃,可产生约4 000种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主要是   ,其中   极易跟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3)在2013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   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   移动。
【答案】(1)呼吸系统
(2)烟碱和煤焦油;一氧化碳
(3)二氧化碳;右
【知识点】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 (1) 吸烟过程是通过呼吸系统使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部,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部的过程。
(2)香烟的烟雾是由4000多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至少有40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就是烟碱和煤焦油,一氧化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3)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会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解答】 (1) 吸烟过程是通过呼吸系统使香烟的有害气体进入肺部,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部的过程,所以吸烟使人体内受危害的主要系统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2) 香烟的烟雾是由4000多种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至少有40多种致癌物质
(3)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当活塞向右移动时,针管内的气压会减小于有香烟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试管的压强,所以二氧化碳会从气压高的地方经过澄清石灰水流向气压低的针管中,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中档题
7.当遇到别人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地予以救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加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答案】B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对溺水、煤气中毒、触电导致呼吸暂停者,应立即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止血患者应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并能正确的包扎伤口。
【解答】A、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的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时有限的,因此,就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该首先关闭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快读移动到通风处,再救治。A不符合题意。
C、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能随便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B符合题意.
D、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C不符合题意。
B、根据呼吸运动原理,可以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奏的扩大或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者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部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6-18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中共中央已经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下列与该通知精神不相符的是(  )
A.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B.最近国际烟草价格猛涨
C.使“禁烟令”真正得到落实
D.烟草燃烧污染公共环境、损害公众健康
【答案】B
【知识点】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易患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更为严重的是,吸烟造成的烟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我国内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完全禁止吸烟.
【解答】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带头禁烟,原因是香烟会产生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目的是:使“禁烟令”得到落实,维护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故答案为:B
9.醉驾会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原因是酒精会使人(  )
A.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B.血管舒张,血压升高
C.呼吸加快,记忆力下降
D.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运动乏力
【答案】A
【知识点】酗酒的危害
【解析】【分析】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楚现场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饮酒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解答】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使指脑和骨髓、脑有大脑、小脑、延脑、桥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和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故选A
10.关于口对口吹气法进行的人工呼吸,不正确的做法是(  )
A.病人仰卧,头后仰,衣领、腰带解开
B.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C.每分钟吹气次数5~10次
D.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口对口吹气
【答案】C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因意外事故,导致人呼吸停止,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要注意呼吸的频率.
【解答】A、口对口吹气法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A不符合题意;
B、清除病人呼吸道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不符合题意;
C、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内吹气次数为15-20次,C符合题意;
D、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为预防突发事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B.掌握一些避难的常识
C.家中备用急救包,里面装有药品、食品、手电等物品
D.听信传言赶紧抢购食品和物品,如这次日本地震核辐射时抢购含碘食盐等
【答案】D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遇到任何突发事件都不要随意听信传言。
【解答】为预防突发事件,平时应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例如: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掌握一些避难的常识;家中备用急救包,里面装有药品、食品、手电等物品.
故选D
12.下列关于吸烟、饮酒、吸毒的相关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
A.青少年学生应该不吸烟、不酗酒,绝对禁止吸毒
B.长期吸烟会使人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明显增强
C.饮酒过多,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从而引起神经衰弱或智力减退
D.吸食毒品严重损害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还会让人成瘾
【答案】B
【知识点】酗酒的危害;吸烟危害健康
【解析】【分析】香烟中含有14 0 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会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3、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解答】A、由分析可知,青少年学生应该不吸烟、不酗酒,绝对禁止吸毒,A不符合题意;
B、长期吸烟会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不会使人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B符合题意;C、饮酒过多,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从而引起神经衰弱或智力减退,C不符合题意
D、吸食毒品严重损害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还会让人成瘾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三、拓展题
13.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灾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还会发生严重的疫情。请根据急救与防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旦发现有动脉出血的伤员,首先要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应该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口的   压迫止血。
(2)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应该马上实施   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
(3)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为了防止发生疫情而接种疫苗属于   ,使用消毒液进行大面积消毒属于   。
(4)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疫苗通常是用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答案】(1)近心端
(2)人工呼吸
(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4)抗体;杀死或减毒的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1)动脉出血:血流速度快、血色鲜红;静脉出血:血流速度慢,血色暗红.(2)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抢救.(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4)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者类型.
【解答】(1)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很危险,应拨打120急救,同时,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
(2)人工呼吸是指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U持肺的通气功能;胸外心脏挤压是采用人工方法帮助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循环,最后使病人恢复心跳的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心脏停止的病人也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的肺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使用消毒液进行大面积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是由低毒的、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某种病原体起到免疫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14.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寻求紧急救助,时间就是生命。下面的图解是哪种方法?
A.   ;
B.   和   。
【答案】拨打“120”;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分析】拨打120急救电话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拨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解答】(1)图中Α是拨打“120”.“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在遇到意外时,我们可以打此电话寻求救助.
(2)图中B是进行人工呼吸对病人进行急救.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故答案为: 拨打“120” ;人工呼吸 ; 心肺复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