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6 安全用药远离毒品(第1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会引起中毒,下列各项不属于环境毒物的是( )
A.敌百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工业用盐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敌百虫属于杀虫剂,一氧化碳人体吸入有害,氮气无毒,工业用盐不适合人体食用。
【解答】 A、敌百虫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以急性中毒为主的,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导致人体窒息死亡,有毒性,B不符合题意。
C、氮气无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防止粮食发霉,C符合题意。
D、工业用盐若是人长期食用,会导致中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下列与安全用药无关的是( )
A.用法用量 B.是否到期 C.药物价格 D.药的功效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对于药品的使用应注意,药品的用法用量,检查保质期,了解药的功效。
【解答】 A、如何安全用药,首先要知道药品的用法,胡乱使用导致人体出现不良情况,用量要适当,用量多或少,不利于病情的医治,A不符合题意。
B、过期的药品是不能吃的,所以要仔细注意药品的安全期限方可食用,C不符合题意。
C、药物价格是买卖中交易的金钱价格,不属于安全用药,C符合题意。
D、常说得了什么病,对症下药,所以要了解药的功效才可以明白适不适合身体的病情,从而对症下药治好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下列全部属于毒品的一组物质是 ( )
A.鸦片、咖啡、海洛因、冰毒 B.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
C.大麻、海洛因、摇头丸、烈酒 D.香烟、吗啡、鸦片、冰毒
【答案】B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冰毒”和“摇头丸”,都是常见的毒品。
【解答】咖啡、烈酒和香烟不是毒品。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下列措施与防止食品中毒无关的是 ( )
A.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 B.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
C.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 D.脂肪不能长久存放
【答案】C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食物对人体是无毒害作用的,只有少数动植物因含有毒物质不能食用,如河豚、毒蕈、发芽的马铃薯等。
【解答】生猪、河豚和脂肪都是实物,所以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和脂肪不能长久存放都与防止食品中毒有关。而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是为了防止青霉素过敏,与药品安全有关与防止食品中毒无关。
故答案为C.
5.以下关于服药与健康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按医嘱服用
B.好药也有副作用
C.服药量越大效果越好
D.善用药不如善保养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服用药品要按医嘱服用,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服用药品要适当,不要胡乱增加剂量,懂得照顾自己的身体,好好保养。
【解答】 A、病人应当听从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管是什么药,A不符合题意。
B、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服用药品用量用法都要适当,而不是多吃就有好处,有些多吃对身体产生更大危害,C符合题意。
D、人要注重保养,休养,懂得养生,简单说就是照顾好身体,这比吃药对身体更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冬冬感冒上医院,医生让他验血后,根据报告单(如图)开了处方。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 (红细胞) 4.8×1012个/升 (4.0~5.5)×1012个/升
WBC (白细胞) 18×109个/升 (5.0~10.5)×109个/升
PLT (血小板) 210×109个/升 (150~350)×109个/升
(1)血液中能吞噬病菌和包围病菌的血细胞是 。
(2)阅读报告单,对照正常参考值,你发现冬冬不合格的验血项目是 。根据这项指标,医生诊断冬冬有炎症,所以处方中开了能杀死 的抗生素药——头孢克肟片。
【答案】(1)白细胞
(2)白细胞(增多);病菌
【知识点】血液
【解析】【分析】血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
【解答】 (1)血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后,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2) 冬冬的白细胞值为18×109个/升 ,而正常参考值为 (5.0~10.5)×109个/升 ,很明显冬冬的白细胞数量要高于正常值,所以身体很可能出现了炎症。白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病菌包围,吞噬,因此处方中开了可以杀死病菌的药品,对症下药。
故答案为:(1) 白细胞 (2)白细胞(增多);病菌
二、中档题
7.河豚又名鲀,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的鱼类。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钠强500倍以上,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 ℃以上才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食河豚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B.河豚在水中煮沸后毒性自然消失
C.腌制后的河豚可以食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D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农药、一些医用药物及工业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有时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变,这些物质称为环境毒物。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食物中毒分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解答】A.误食河豚中毒是非细菌性食物中毒。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意知河豚毒素对热稳定,需220 ℃以上才分解。水的沸点是100℃,河豚在水中煮沸后毒性不会自然消失。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意知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河豚毒素,所以腌制后的河豚不可以食用。C不符合题意。
D.A、B、C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是 ( )
A.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B.把霉变大米淘洗干净后做成米饭,继续食用
C.为增加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加入三聚氰胺
D.购买食品只关注营养成分,不用看保质期
【答案】A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食品安全:一方面是指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或感染细菌等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解答】A.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A 符合题意。
B.发霉的大米含有有毒物质,不能食用。B不符合题意。
C.三聚氰胺属于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C不符合题意。
D.购买食品除了关注营养成分,还用看保质期,因为过了保质期的会变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合理用药不仅能及时解除病痛,还能防止危害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安全用药保证人身安全,要咨询医生,听从医嘱,不可胡乱用药。
【解答】 A、家庭小药箱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准备的一些药品,比如烫伤药,小手指受伤的创可贴以备不时之需,A不符合题意。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用药,防止疾病,B不符合题意。
C、抗生素这类药品,针对病人的情况,自己不可马虎,为了安全起见服用前要严格遵从医嘱,C不符合题意。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应咨询医生,也可以说明此药品不适合某些病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关于“OT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
B.可自由在药店、超市或宾馆购买的药物
C.适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非处方药是消费者自行抉择在超市、药店等等地方购买,这是不需要医生指导就可以购买的药。
【解答】 A、“OTC”的意思是非处方药,指的是消费者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是消费者自行抉择的药品,A符合题意。
B、一些药店,超市,或宾馆的确出售一些非处方药,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B不符合题意。
C、消费者知道自己的疾病,知道如何用药,不需要医生指导,因此选用非处方药来医治自己的小病小伤,C不符合题意。
D、 “OTC”其实分为甲类OTC和乙类OTC,其中甲类(红色)的药品可以在在医院、药店销售,那么乙类(绿色)的药品可以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只用中药,不用西药 B.安全用药,重于泰山
C.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D.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针对人体疾病,合理选用西药或者中药,遵从医嘱,安全用药。
【解答】 A、西药比如像抗生素药,抗菌药,抗炎药,精神疾病药,神经类药等等,中药主要由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组成,应该针对疾病,对症下药,不管中药西药,只要是利于疾病医治的药,都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发明的,因此不要只用中药,不用西药,某些人就是适合西药的,A符合题意。
B、安全用药关于人体生命安全,这是至关重要的,B不符合题意。
C、应该合理运用科学,安全用药,保障人体健康,C不符合题意。
D、药品很珍贵,但是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听从医生的安排才可服用,若是胡乱吃药,会引发身体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吸毒食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艾滋病病毒也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传播,或者不安全性行为,不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青春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解答】 A、吸毒者会上瘾,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害人害己,毒瘾发作之时,会产生生不如死的痛苦,这是魔咒,不是一种时尚,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发育的重要时期,要树立正确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有助于人一生的发展,健康愉快的度过青春期,B符合题意。
C、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它主要通过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等传播,我们要尊重艾滋病患者,要关心他们,C不符合题意。
D、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常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
A.中药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没有副作用
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C.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服用药品之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服用药剂量要适当,不可随意增大药量,中药也会产生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是不曾预料的反应。
【解答】 A、中药主要由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组成,有些中药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服用药物要适当,不可自行增加剂量,这样对身体反而是种伤害,B不符合题意。
C、在正常药剂量下,产生不曾预料的不良药物反应,运动员也会产生药物的不良作用反应,或者说是无法预料的药物难受反应,C不符合题意。
D、不管吃什么药之前,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才可以健康安全的用药,不至于出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联合国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吸食毒品的危害有( )
①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②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 ④祸害国家,危害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毒品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同时祸害国家,危害社会,因此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解答】 A、④毒品害人害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使得国家的人们身体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远离毒品,就是远离灾祸,A不符合题意。
B、③毒品会侵入人的五脏六腑,致使人心脏肺等器官受到严重破坏,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人呼吸都会很困难,不知所云,B不符合题意。
C、①吸毒会导致人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不知所云,身体消瘦,的确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C不符合题意。
D、①吸毒会导致人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不知所云,身体消瘦,的确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②使人体抵抗力降低,各种疾病可以侵入,因为身体由于吸毒变得越来越差;③毒品会侵入人的五脏六腑,致使人心脏肺等器官受到严重破坏,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④毒品害人害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使得国家的人们身体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远离毒品,就是远离灾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 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 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答案】C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解答】味精、食盐是日常食用健康的调味品,胡萝卜汁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这些都不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塑化剂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如被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果汁中添加塑化剂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准确做题。
16.人们吃了未腌制透的咸菜(含亚硝酸盐),引起腹泻,这类中毒属于 性食物中毒。吃了久置变质的咸菜,也会引起腹泻,这类中毒应属于 性食物中毒。后面一类中毒较 (填“强”或“弱”)。
【答案】化学;细菌;弱
【知识点】细菌;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少吃腌制品,因为这类食物进入体内容易转变为致癌物质,也不要乱吃久置变质的食物,因为会导致腹泻等其他不舒服的身体疾病。
【解答】 含亚硝酸盐的物质进入人体内会转变为化学性致癌物质,吃了久置变质的咸菜人生病,久置变质的咸菜是因为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它们的繁殖与滋生,导致人体细菌侵入体内,所以导致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与致癌物质中毒相比,致癌物质毒性更强一些。
故答案为:化学;细菌;弱
17.毒品危害很严重,海洛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 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
A.吸毒危害大,坚决要抵制
B.吸毒易成瘾,一定要远离
C.明星有吸毒,仿效也可以
【答案】4;C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远离毒品,明星吸毒应该引以为戒,吸毒危害生命,使得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
【解答】 海洛因是由21个碳原子,2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组成,分别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A、海洛因危害极大,吸毒对身体危害不可想象,一定要远离,一定要抵制,A不符合题意。
B、吸毒使人体会产生强烈的依赖,不能轻易戒掉,戒烟尚且都很难,更何况是戒毒,一定要远离毒品,因为一染上可以说是毁了一生,B符合题意。
C、明星吸毒事件许多起,公众人物做的不好的事情,应该引以为戒,而不是仿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4;C
三、拓展题
18.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为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给每组家兔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表:
组别 A B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
毫克/千克 10毫克/千克
血红 蛋白 含量 初始测量 (克/升) 60 61
第一次(克/升) 53 51
第二次(克/升) 49 40
第三次(克/升) 38 28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 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将10只家兔用 ,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 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__处与氧结合。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C.肺泡 D.组织细胞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措施 。
【答案】(1)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
(2)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3)A
(4)血铅含量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5)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或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或不吃少吃含铅食品或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 若是人体内血铅含量越高,那么血红蛋白含量会越少,不要食用含铅污染类的食品,倡导环保。
【解答】 (1)每3天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并且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所以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是为了观察注射了的家兔它的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2)在一组中家兔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后它的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怎么样,另外一组可以进行对比比如若是不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的家兔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这样对照实验就可以更好地探究含铅的物质对生物的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含铅物质是否会导致血红蛋白出现变化。
(3)A、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然后随血液流动,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将氧释放,供细胞利用,而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A符合题意。
B、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而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含氧量不是最高,B不符合题意。
C、因为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故此氧气也要经过毛细血管的,所以血红蛋白是在氧气最高的地方与氧结合,自然也包括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组织细胞全身都有, 血红蛋白会在含氧量最低的地方与氧分离,D不符合题意。
(4) 由图表中可以得出每一次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后,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就下降,注射次数越多,它的血红蛋白含量就越少,血铅含量高,会导致家兔血红蛋白减少。
(5)提倡环保型交通工具,避免对人体铅污染,同时也要上级领导倡导重视铅污染,同时对有关部门落实环保措施,督促有关部门降低铅污染,尤其是在食品方面更要严厉监督。
故答案为: (1)1、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 (2)1、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3) A (4)1、血铅含量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5)1、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或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或不吃少吃含铅食品或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6 安全用药远离毒品(第1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生活中有许多物质会引起中毒,下列各项不属于环境毒物的是( )
A.敌百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工业用盐
2.下列与安全用药无关的是( )
A.用法用量 B.是否到期 C.药物价格 D.药的功效
3.下列全部属于毒品的一组物质是 ( )
A.鸦片、咖啡、海洛因、冰毒 B.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
C.大麻、海洛因、摇头丸、烈酒 D.香烟、吗啡、鸦片、冰毒
4.下列措施与防止食品中毒无关的是 ( )
A.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 B.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
C.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 D.脂肪不能长久存放
5.以下关于服药与健康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按医嘱服用
B.好药也有副作用
C.服药量越大效果越好
D.善用药不如善保养
6.冬冬感冒上医院,医生让他验血后,根据报告单(如图)开了处方。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 (红细胞) 4.8×1012个/升 (4.0~5.5)×1012个/升
WBC (白细胞) 18×109个/升 (5.0~10.5)×109个/升
PLT (血小板) 210×109个/升 (150~350)×109个/升
(1)血液中能吞噬病菌和包围病菌的血细胞是 。
(2)阅读报告单,对照正常参考值,你发现冬冬不合格的验血项目是 。根据这项指标,医生诊断冬冬有炎症,所以处方中开了能杀死 的抗生素药——头孢克肟片。
二、中档题
7.河豚又名鲀,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的鱼类。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氰化钠强500倍以上,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 ℃以上才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食河豚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B.河豚在水中煮沸后毒性自然消失
C.腌制后的河豚可以食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是 ( )
A.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B.把霉变大米淘洗干净后做成米饭,继续食用
C.为增加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加入三聚氰胺
D.购买食品只关注营养成分,不用看保质期
9.合理用药不仅能及时解除病痛,还能防止危害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
10.关于“OT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
B.可自由在药店、超市或宾馆购买的药物
C.适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
11.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只用中药,不用西药 B.安全用药,重于泰山
C.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D.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
12.下列关于禁毒、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吸毒食品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时尚
B.作为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C.艾滋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我们要与艾滋病患者隔离
D.静脉注射毒品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13.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常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
A.中药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没有副作用
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C.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14.联合国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吸食毒品的危害有( )
①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②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 ④祸害国家,危害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 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
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 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
16.人们吃了未腌制透的咸菜(含亚硝酸盐),引起腹泻,这类中毒属于 性食物中毒。吃了久置变质的咸菜,也会引起腹泻,这类中毒应属于 性食物中毒。后面一类中毒较 (填“强”或“弱”)。
17.毒品危害很严重,海洛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 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
A.吸毒危害大,坚决要抵制
B.吸毒易成瘾,一定要远离
C.明星有吸毒,仿效也可以
三、拓展题
18.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为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给每组家兔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表:
组别 A B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
毫克/千克 10毫克/千克
血红 蛋白 含量 初始测量 (克/升) 60 61
第一次(克/升) 53 51
第二次(克/升) 49 40
第三次(克/升) 38 28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 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将10只家兔用 ,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 毫克/千克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__处与氧结合。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C.肺泡 D.组织细胞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敌百虫属于杀虫剂,一氧化碳人体吸入有害,氮气无毒,工业用盐不适合人体食用。
【解答】 A、敌百虫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以急性中毒为主的,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导致人体窒息死亡,有毒性,B不符合题意。
C、氮气无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防止粮食发霉,C符合题意。
D、工业用盐若是人长期食用,会导致中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对于药品的使用应注意,药品的用法用量,检查保质期,了解药的功效。
【解答】 A、如何安全用药,首先要知道药品的用法,胡乱使用导致人体出现不良情况,用量要适当,用量多或少,不利于病情的医治,A不符合题意。
B、过期的药品是不能吃的,所以要仔细注意药品的安全期限方可食用,C不符合题意。
C、药物价格是买卖中交易的金钱价格,不属于安全用药,C符合题意。
D、常说得了什么病,对症下药,所以要了解药的功效才可以明白适不适合身体的病情,从而对症下药治好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以及“冰毒”和“摇头丸”,都是常见的毒品。
【解答】咖啡、烈酒和香烟不是毒品。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食物对人体是无毒害作用的,只有少数动植物因含有毒物质不能食用,如河豚、毒蕈、发芽的马铃薯等。
【解答】生猪、河豚和脂肪都是实物,所以生猪屠宰时必须摘除甲状腺、食用河豚时必须仔细清除内脏和脂肪不能长久存放都与防止食品中毒有关。而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是为了防止青霉素过敏,与药品安全有关与防止食品中毒无关。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服用药品要按医嘱服用,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服用药品要适当,不要胡乱增加剂量,懂得照顾自己的身体,好好保养。
【解答】 A、病人应当听从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管是什么药,A不符合题意。
B、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服用药品用量用法都要适当,而不是多吃就有好处,有些多吃对身体产生更大危害,C符合题意。
D、人要注重保养,休养,懂得养生,简单说就是照顾好身体,这比吃药对身体更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1)白细胞
(2)白细胞(增多);病菌
【知识点】血液
【解析】【分析】血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
【解答】 (1)血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后,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2) 冬冬的白细胞值为18×109个/升 ,而正常参考值为 (5.0~10.5)×109个/升 ,很明显冬冬的白细胞数量要高于正常值,所以身体很可能出现了炎症。白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病菌包围,吞噬,因此处方中开了可以杀死病菌的药品,对症下药。
故答案为:(1) 白细胞 (2)白细胞(增多);病菌
7.【答案】D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农药、一些医用药物及工业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有时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变,这些物质称为环境毒物。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食物中毒分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解答】A.误食河豚中毒是非细菌性食物中毒。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意知河豚毒素对热稳定,需220 ℃以上才分解。水的沸点是100℃,河豚在水中煮沸后毒性不会自然消失。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意知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河豚毒素,所以腌制后的河豚不可以食用。C不符合题意。
D.A、B、C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分析】食品安全:一方面是指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或感染细菌等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解答】A.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A 符合题意。
B.发霉的大米含有有毒物质,不能食用。B不符合题意。
C.三聚氰胺属于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C不符合题意。
D.购买食品除了关注营养成分,还用看保质期,因为过了保质期的会变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安全用药保证人身安全,要咨询医生,听从医嘱,不可胡乱用药。
【解答】 A、家庭小药箱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准备的一些药品,比如烫伤药,小手指受伤的创可贴以备不时之需,A不符合题意。
B、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用药,防止疾病,B不符合题意。
C、抗生素这类药品,针对病人的情况,自己不可马虎,为了安全起见服用前要严格遵从医嘱,C不符合题意。
D、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应咨询医生,也可以说明此药品不适合某些病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非处方药是消费者自行抉择在超市、药店等等地方购买,这是不需要医生指导就可以购买的药。
【解答】 A、“OTC”的意思是非处方药,指的是消费者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是消费者自行抉择的药品,A符合题意。
B、一些药店,超市,或宾馆的确出售一些非处方药,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B不符合题意。
C、消费者知道自己的疾病,知道如何用药,不需要医生指导,因此选用非处方药来医治自己的小病小伤,C不符合题意。
D、 “OTC”其实分为甲类OTC和乙类OTC,其中甲类(红色)的药品可以在在医院、药店销售,那么乙类(绿色)的药品可以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针对人体疾病,合理选用西药或者中药,遵从医嘱,安全用药。
【解答】 A、西药比如像抗生素药,抗菌药,抗炎药,精神疾病药,神经类药等等,中药主要由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组成,应该针对疾病,对症下药,不管中药西药,只要是利于疾病医治的药,都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发明的,因此不要只用中药,不用西药,某些人就是适合西药的,A符合题意。
B、安全用药关于人体生命安全,这是至关重要的,B不符合题意。
C、应该合理运用科学,安全用药,保障人体健康,C不符合题意。
D、药品很珍贵,但是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听从医生的安排才可服用,若是胡乱吃药,会引发身体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艾滋病病毒也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传播,或者不安全性行为,不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青春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
【解答】 A、吸毒者会上瘾,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害人害己,毒瘾发作之时,会产生生不如死的痛苦,这是魔咒,不是一种时尚,A不符合题意。
B、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发育的重要时期,要树立正确人生观,拒绝不良诱惑,有助于人一生的发展,健康愉快的度过青春期,B符合题意。
C、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它主要通过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等传播,我们要尊重艾滋病患者,要关心他们,C不符合题意。
D、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服用药品之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服用药剂量要适当,不可随意增大药量,中药也会产生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是不曾预料的反应。
【解答】 A、中药主要由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组成,有些中药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服用药物要适当,不可自行增加剂量,这样对身体反而是种伤害,B不符合题意。
C、在正常药剂量下,产生不曾预料的不良药物反应,运动员也会产生药物的不良作用反应,或者说是无法预料的药物难受反应,C不符合题意。
D、不管吃什么药之前,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才可以健康安全的用药,不至于出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毒品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同时祸害国家,危害社会,因此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解答】 A、④毒品害人害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使得国家的人们身体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远离毒品,就是远离灾祸,A不符合题意。
B、③毒品会侵入人的五脏六腑,致使人心脏肺等器官受到严重破坏,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人呼吸都会很困难,不知所云,B不符合题意。
C、①吸毒会导致人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不知所云,身体消瘦,的确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C不符合题意。
D、①吸毒会导致人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不知所云,身体消瘦,的确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②使人体抵抗力降低,各种疾病可以侵入,因为身体由于吸毒变得越来越差;③毒品会侵入人的五脏六腑,致使人心脏肺等器官受到严重破坏,精神萎靡不振,神经错乱;④毒品害人害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使得国家的人们身体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远离毒品,就是远离灾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注意食品卫生
【解析】【解答】味精、食盐是日常食用健康的调味品,胡萝卜汁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这些都不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塑化剂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如被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果汁中添加塑化剂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准确做题。
16.【答案】化学;细菌;弱
【知识点】细菌;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少吃腌制品,因为这类食物进入体内容易转变为致癌物质,也不要乱吃久置变质的食物,因为会导致腹泻等其他不舒服的身体疾病。
【解答】 含亚硝酸盐的物质进入人体内会转变为化学性致癌物质,吃了久置变质的咸菜人生病,久置变质的咸菜是因为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它们的繁殖与滋生,导致人体细菌侵入体内,所以导致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与致癌物质中毒相比,致癌物质毒性更强一些。
故答案为:化学;细菌;弱
17.【答案】4;C
【知识点】毒品的危害
【解析】【分析】远离毒品,明星吸毒应该引以为戒,吸毒危害生命,使得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
【解答】 海洛因是由21个碳原子,2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组成,分别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A、海洛因危害极大,吸毒对身体危害不可想象,一定要远离,一定要抵制,A不符合题意。
B、吸毒使人体会产生强烈的依赖,不能轻易戒掉,戒烟尚且都很难,更何况是戒毒,一定要远离毒品,因为一染上可以说是毁了一生,B符合题意。
C、明星吸毒事件许多起,公众人物做的不好的事情,应该引以为戒,而不是仿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4;C
18.【答案】(1)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
(2)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3)A
(4)血铅含量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5)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或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或不吃少吃含铅食品或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 若是人体内血铅含量越高,那么血红蛋白含量会越少,不要食用含铅污染类的食品,倡导环保。
【解答】 (1)每3天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并且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所以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是为了观察注射了的家兔它的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2)在一组中家兔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后它的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怎么样,另外一组可以进行对比比如若是不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的家兔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这样对照实验就可以更好地探究含铅的物质对生物的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含铅物质是否会导致血红蛋白出现变化。
(3)A、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然后随血液流动,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将氧释放,供细胞利用,而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A符合题意。
B、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而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含氧量不是最高,B不符合题意。
C、因为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故此氧气也要经过毛细血管的,所以血红蛋白是在氧气最高的地方与氧结合,自然也包括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组织细胞全身都有, 血红蛋白会在含氧量最低的地方与氧分离,D不符合题意。
(4) 由图表中可以得出每一次注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后,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就下降,注射次数越多,它的血红蛋白含量就越少,血铅含量高,会导致家兔血红蛋白减少。
(5)提倡环保型交通工具,避免对人体铅污染,同时也要上级领导倡导重视铅污染,同时对有关部门落实环保措施,督促有关部门降低铅污染,尤其是在食品方面更要严厉监督。
故答案为: (1)1、家兔的血红蛋白含量 (2)1、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3) A (4)1、血铅含量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5)1、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或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或不吃少吃含铅食品或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