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樊云芳
飞天一直是人类的梦想,“飞天”这个词一直被人们用来喻指哪些特殊的美好的事物,比如宇宙飞船,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闻作品中的运动员,用“飞天”这个形象来报道,想要传达哪些含义呢我们通过读课文来寻找答案吧。
导入
1.体会新闻特写中文学手法的运用。
2.通过比较,认识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共同点和区别。
3.学习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相结合来报道事实的手法。
学习目标
吕伟:20世纪80年代中国跳水队优秀运动员。1982年、1986年连续获得亚运会女子十米跳台冠军,1987年世界杯跳水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
关于吕伟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了解写作背景
(1)“特写”,作为电影学中的术语时,指电影中拍摄人像的面部人体的一个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
(2)新闻特写含义: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3)新闻特写价值:满足读者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想现场目击“具体情况如何”的需求。
了解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新闻特写与通讯的不同点: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了解新闻特写
凌(líng)空翘(qiáo)首酷似(sì)潇洒(xiāosǎ)
轻盈(qīngyíng)由衷(zhōng)—刹(chà)那
屏息敛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悄然不惊:形容寂静无声。
字词
请大家根据课下注释1及老师提供的资料,结合本篇报道,把这篇新闻特写改写成一则消息,要求符合消息特点。
我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二十五日电中国运动员吕伟在昨天的女子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赢得金牌。吕伟今年16岁,扬州姑娘,昨天在女子跳台跳水比赛中赢得冠军。她夺冠的成绩为511.17分,领先亚军14.55分,领先季军更多达78.12分。吕伟赢得了“跳水皇后”“跳水女皇”的称号。
整体感知
阅读文章,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第一部分:(1-4)记者利用特写镜头,重点描绘了吕伟跳水夺冠的一瞬间。
第二部分:(5-8)从侧面描写了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吕伟精彩的跳水动作的赞赏。
飞天凌空
时间顺序
内容梳理
1、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
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
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合作探究
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美在以动衬静。这句以动态的白云“飘浮”、“飞鸟”掠过衬托她的沉静,突出吕伟起跳前镇定从容的神情和优雅迷人的气质。
品味语言
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吕伟凌空的姿态比喻为“凌空翔舞”的“飞天”,“飞天”是中国艺术中的精品,是中国人的骄傲,用它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吕伟姿态的美妙,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与文题相呼应。一个“托” 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3.“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展现了吕伟入水动作的轻盈、迅速、完美。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4.本段中写到了观众的反映,还写了“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吕伟动作的迅速、轻盈、完美。
5.课文结尾写到一个外国记者的表现、观众的欢呼声、印度观众的惊讶,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出吕伟这一跳的完美,也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6.她已经又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笔直地像轻盈的箭”运用比喻、 “哧”运用拟声词、“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则是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她”入水时优美、利落的身躯。如此完美的表现,作者再次更改了对“她”的称谓------“仙女”。好似气泡也不只是对“她”被动的接纳,而是张开臂膀主动地拥抱。作者对“她”由衷的赞美之情蕴含在了字里行间。
(1)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动作疾如流星”、“像轻盈的、笔直的箭”等。
(2)侧面烘托。
开头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吕伟沉静自若。结尾用外国记者“跳起来”、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印度观众的“惊讶不已”从侧面突出吕伟这一跳的美妙。
艺术手法
这篇特写表现了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感到自豪,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主旨
古人留下许多以身许国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来瞻仰、背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林则徐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代戴叔伦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代陆游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代徐锡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唐代韩愈
拓展阅读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