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章末检测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章末检测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26 14:32:01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章末检测基础卷
一、选择题:
1.若方程 的两根为 a 和 b ,且 a>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是19的算术平方根 B. 是19的平方根
C. 是19的算术平方根 D. 是19的平方根
2.一元二次方程4x2+1=4x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若关于x的方程x2+2x+ a =0不存在实数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边长是方程x2-6x+8=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1 B.11或13
C.13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5.某旅游景点8月份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10月份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设游客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5(1+x)2=64 B.25(1+x2)=64
C.64(1-x)2=25 D.64(1-x2)=25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一个非零根-b,则a-b的值为(  )
A.1 B.-1 C.0 D.-2
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8.若两个不相等的实数m、n满足m2-6m=4,n2-4=6n,则mn的值为(  )
A.6 B.-6 C.4 D.-4
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p=0(p≠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a和b,且a2-ab+b2=18,则 的值是(  )
A.3 B.-3 C.5 D.-5
10.已知 , 则 最小值是(  )
A.6 B.3 C.﹣3 D.0
二、填空题:
1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a≠0)的一个解是 ,则 的值是   
12.关于x的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值为   
1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的平方少9.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小27,则原来的两位数是   
14.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7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为82.9万辆.已知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为50万辆,设2015年底至2017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15.已知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 ,则a=    。
16.如图,将边长为12cm 的正方形ABCD 沿其对角线AC 剪开,再把△ABC 沿 着 AD 方 向 平 移, 得到△A′B′C′,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2cm2,则它移动的距离AA′等于   。
三、解答题:
17.用适当的方程解下列方程:
(1)
(2)
(3)
(4)
1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11x+30=0 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求△ABC底边上的高.
19.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统计发现:每件盈利45元时,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经调查发现,该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 2件.
(1)假如现在库存量太大,部门经理想尽快减少库存,又想销售该商品日盈利达到1750元,请你帮忙思考,该降价多少?
(2)假如部门经理想销售该商品的日盈利达到最大,请你帮忙思考,又该如何降价?
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
(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1.基本事实:“若ab=0,则a=0或b=0”.一元二次方程x2-x-2=0可通过因式分解化为(x-2)(x+1)=0,由基本事实得x-2=0或x+1=0,即方程的解为x=2或x=-1.
(1)试利用上述基本事实,解方程:2x2-x=0:
(2)若(x2+y2)(x2+y2-1)-2=0,求x2+y2的值.
22.如图,在△ABC中, , , ,点P从点A开始沿AC边向点C以2m/s的速度匀速移动,同时另一点Q由C点开始以3m/s的速度沿着CB匀速移动,几秒时,△PCQ的面积等于450m2?
23.已知:如图,A、B、C、D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 分别从A、C 同时出发,点P 以3cm/s的速度向点B 移动,一直到达点 B 为止,点 Q 以2cm/s的速度向点 D 移动.
(1)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是33cm2
(2)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点P、Q 间的距离是10cm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 方程(x-5)2=19的两个实数根为a和b
∴ a-5和b-5 是19的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a>b,
∴a-5是19的算术平方根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知 a-5和b-5 是19的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再由a>b,就可得出a-5是19的算术平方根。
2.【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原方程可化为:4x2﹣4x+1=0,
∵△=42﹣4×4×1=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C.
【分析】先求出△的值,再判断出其符号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方程x2+2x+a=0不存在实数根,
∴ ,
解得:a >1 ,
故答案为:B
【分析】 由已知原方程无实数根,可得出b2-4ac<0,建立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4.【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方程 的两根为: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不能取2,只能取4,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3,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两个根,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出第三边的长,然后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5(1+x)2=64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8月份接待游客的人数×(1+月平均增长率)2=10月共接待游客的人数,列方程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解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一个非零根-b,
∴b2-ab+b=0,∵-b≠0,∴b≠0,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b,得b-a+1=0,∴a-b=1.
所以选:A.
【分析】由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一个非零根-b,那么代入方程中即可得到b2-ab+b=0,再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b即可求解.
7.【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4-4(kb+1)>0
解之:kb<0
当k>0,b<0时,直线 y=kx+b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出b2-4ac>0,求出kb<0,再分情况讨论,就可得出答案。
8.【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实数m、n满足m2-6m=4,n2-4=6n,
即m、n是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 ,
∴ mn=-4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已知实数m、n满足m2-6m=4,n2-4=6n,可得出m、n是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 ,再利用一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就可得出mn的值。
9.【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一元二次方程x2-3x+p=0(p≠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a和b
∴ a+b=3,ab=p ,
∵ a2-ab+b2=18
∴(a+b)2-3ab=18即9-3p=18
解之:p=-3
∴ab=-3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a+b=3,ab=p ,再将a2-ab+b2=18 转化为(a+b)2-3ab=18,求出p的值,就可得出ab的值,然后将 转化为 ,代入求值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 ,
∴ m、n 是方程 的两根,
∴ ,

∵ ,当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可知m、n 是方程 的两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再将代数式转化为,然后根据a≥2,可知当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代入求值即可。
11.【答案】2023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解答】∵一元二次方程 (a≠0)的一个解是 ,
∴ ,∴ ,

故答案为:2023
【分析】将x=1代入方程求出a+b的值,再将代数式转化为2018-(a+b),然后整体代入求值。
12.【答案】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解得:
故答案为:4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知b2-4ac=0,建立关于k的方程,求解即可。
13.【答案】7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为 ,
则这个两位数为: ,新两位数为
∴ ,整理得: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原两位数为:74
故答案为:74
【分析】设原来两位数的个位数为 ,可表示出十位数字,再分别表示出原两位数和对调后的两位数,然后根据对调后的两数=原来的两位数-27,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
【解析】【解答】解: 设2015年底至2017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
50(1+x)2=82.9
故答案为:50(1+x)2=82.9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1+增长率)2=2017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列方程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
∴ ,

∴ ,整理得: ,
解得: ,
∵方程: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求出,再将转化为,然后代入建立关于a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16.【答案】4cm或8cm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AB与AC交于点E,AC与CD交于点F,
∵ 将边长为12cm 的正方形ABCD 沿其对角线AC 剪开,再把△ABC 沿 着 AD 方 向 平 移,得到 △A′B′C′
∴△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D,AC∥AC
∴ 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设AA为x,则AE=x,AD=12-x
∴S四边形AECF=AEAD=x(12-x)=32
解之:x1=4,x2=8
∴AA的长为4cm或8cm
故答案为:4cm或8cm
【分析】设AB与AC交于点E,AC与CD交于点F,利用平移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易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及△A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A为x,则AE=x,AD=12-x,然后根据重叠部分的面积=32,列方程求解即可。
17.【答案】(1)解:∵ ,方程两边开平方得:

(2)解:∵ ,∴ ,
(3)解:∵ , ,方程两边同时开平方得: ,
(4)解:∵ ,∴ ,∴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的特点,此方程是形如x2=a(a≥0),因此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的系数是偶数,因此利用配方法解此方程。
(3)观察方程的特点:左边可以分解因式,右边为0,因此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此方程。
18.【答案】解:解方程x2-11x+30=0得: ,
∵方程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
∴当5为腰长,6为底边长时,三角形的高为4,
∴当6为腰长,5为底边长时,三角形的高为 ,
∴这个三角形的高为:4或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再根据此方程的解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长,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ABC底边上的高。
19.【答案】(1)解:设每件降价x元,则每天可以售出(30+2x)件.
根据题意得:(45﹣x)(30+2x)=1750,解得x1=10,x2=20.因为要减少库存,所以x=20.
答:降价20元可使销售利润达到1750元
(2)解:设商场平均每天盈利y元,则商场平均每天盈利y元与每件应降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45﹣x)(30+2x)=﹣2(x﹣15)2+1800.
∴当x=15时 日盈利达到最大,为1800元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降价后:每一件的利润×销售量=1750,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再根据要减少库存,确定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可。
(2)根据商场平均每天盈利y=每一件的利润×销售量,列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再将函数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
20.【答案】(1)解:△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x=-1是方程的根,
∴(a+c)×(-1)2-2b+(a-c)=0,∴a+c-2b+a-c=0,
∴a-b=0,∴a=b,∴△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b)2-4(a+c)(a-c)=0,∴4b2-4a2+4c2=0,
∴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
(3)解: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方程(a+c)x2+2bx+(a-c)=0
可整理为2ax2+2ax=0,∵a≠0,∴x2+x=0,解得x1=0,x2=-1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分析】(1)将x=1代入方程,化简可得出a-b=0即a=b,据此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出b2-4ac=0,就可得出a、b、c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由△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c=b,代入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1.【答案】(1)解:方程 ,可化为: ,∴
(2)解:方程:(x2+y2)(x2+y2-1)-2=0,可化为: ,
∴ ,∵ ,∴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的特点:缺常数项,利用提公因式法,可将方程转化为“ab=0”的形式,就可求出方程的解。
(2)将原方程先转化为 ,将x2+y2(x2+y2≥0)看着整体,利用因式分解法可得出 ,即可求出x2+y2的值。
22.【答案】解:AC= 设x秒后,△PCQ的面积等于450平方米,
(50﹣2x) 3x=450 x=10或x=15. ∵CQ=3x15=45>40>BC,∴x=15应舍去,
所以x=10,即当10秒时面积450平方米.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根据点的运动方向及速度,设 设x秒后,△PCQ的面积等于450平方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PC、CQ,再利用 △PCQ的面积=450,列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可。
23.【答案】(1)解: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x 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是33cm2,
则AP=3xcm,CQ=2xcm,可列方程 ,解之得x=5.
答:P、Q 两点出发5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为33cm2
(2)解: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y 秒时,点P、Q 间的距离为10.过点Q 作QE⊥AB,交AB 于点E,
则AP=3y,CQ=2y,PE=|16-3y-2y|,根据勾股定理,得(16-3y-2y) 2=102-62,化简方程,得(16-5y) 2=64,
解得y1= , y2= .答: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 秒或 秒时,点P 与点Q 的距离是10cm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1)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x 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是33cm2, 根据两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AP、CQ,再根据四边形PBCQ 的面积=33,建立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2)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y 秒时,点P、Q 间的距离为10.过点Q 作QE⊥AB,交AB 于点E,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AP、CQ、P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y的方程,解方程求出y的值,即可得出结果。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章末检测基础卷
一、选择题:
1.若方程 的两根为 a 和 b ,且 a>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是19的算术平方根 B. 是19的平方根
C. 是19的算术平方根 D. 是19的平方根
【答案】C
【知识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 方程(x-5)2=19的两个实数根为a和b
∴ a-5和b-5 是19的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
∵a>b,
∴a-5是19的算术平方根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知 a-5和b-5 是19的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再由a>b,就可得出a-5是19的算术平方根。
2.一元二次方程4x2+1=4x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原方程可化为:4x2﹣4x+1=0,
∵△=42﹣4×4×1=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C.
【分析】先求出△的值,再判断出其符号即可.
3.若关于x的方程x2+2x+ a =0不存在实数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方程x2+2x+a=0不存在实数根,
∴ ,
解得:a >1 ,
故答案为:B
【分析】 由已知原方程无实数根,可得出b2-4ac<0,建立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边长是方程x2-6x+8=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1 B.11或13
C.13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方程 的两根为: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不能取2,只能取4,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3,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两个根,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出第三边的长,然后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5.某旅游景点8月份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10月份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设游客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5(1+x)2=64 B.25(1+x2)=64
C.64(1-x)2=25 D.64(1-x2)=25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5(1+x)2=64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8月份接待游客的人数×(1+月平均增长率)2=10月共接待游客的人数,列方程即可。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一个非零根-b,则a-b的值为(  )
A.1 B.-1 C.0 D.-2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解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一个非零根-b,
∴b2-ab+b=0,∵-b≠0,∴b≠0,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b,得b-a+1=0,∴a-b=1.
所以选:A.
【分析】由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b=0有一个非零根-b,那么代入方程中即可得到b2-ab+b=0,再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b即可求解.
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4-4(kb+1)>0
解之:kb<0
当k>0,b<0时,直线 y=kx+b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出b2-4ac>0,求出kb<0,再分情况讨论,就可得出答案。
8.若两个不相等的实数m、n满足m2-6m=4,n2-4=6n,则mn的值为(  )
A.6 B.-6 C.4 D.-4
【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实数m、n满足m2-6m=4,n2-4=6n,
即m、n是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 ,
∴ mn=-4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已知实数m、n满足m2-6m=4,n2-4=6n,可得出m、n是方程x2-6x-4=0的两个实数根 ,再利用一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就可得出mn的值。
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p=0(p≠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a和b,且a2-ab+b2=18,则 的值是(  )
A.3 B.-3 C.5 D.-5
【答案】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一元二次方程x2-3x+p=0(p≠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分别为a和b
∴ a+b=3,ab=p ,
∵ a2-ab+b2=18
∴(a+b)2-3ab=18即9-3p=18
解之:p=-3
∴ab=-3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a+b=3,ab=p ,再将a2-ab+b2=18 转化为(a+b)2-3ab=18,求出p的值,就可得出ab的值,然后将 转化为 ,代入求值即可。
10.已知 , 则 最小值是(  )
A.6 B.3 C.﹣3 D.0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 ,
∴ m、n 是方程 的两根,
∴ ,

∵ ,当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可知m、n 是方程 的两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再将代数式转化为,然后根据a≥2,可知当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代入求值即可。
二、填空题:
1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a≠0)的一个解是 ,则 的值是   
【答案】2023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解答】∵一元二次方程 (a≠0)的一个解是 ,
∴ ,∴ ,

故答案为:2023
【分析】将x=1代入方程求出a+b的值,再将代数式转化为2018-(a+b),然后整体代入求值。
12.关于x的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值为   
【答案】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解得:
故答案为:4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知b2-4ac=0,建立关于k的方程,求解即可。
1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的平方少9.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对调,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小27,则原来的两位数是   
【答案】74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为 ,
则这个两位数为: ,新两位数为
∴ ,整理得: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原两位数为:74
故答案为:74
【分析】设原来两位数的个位数为 ,可表示出十位数字,再分别表示出原两位数和对调后的两位数,然后根据对调后的两数=原来的两位数-27,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4.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7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为82.9万辆.已知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为50万辆,设2015年底至2017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
【解析】【解答】解: 设2015年底至2017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
50(1+x)2=82.9
故答案为:50(1+x)2=82.9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2015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1+增长率)2=2017年底该市汽车拥有量,列方程即可。
15.已知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 ,则a=    。
【答案】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
∴ ,

∴ ,整理得: ,
解得: ,
∵方程: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求出,再将转化为,然后代入建立关于a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16.如图,将边长为12cm 的正方形ABCD 沿其对角线AC 剪开,再把△ABC 沿 着 AD 方 向 平 移, 得到△A′B′C′,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2cm2,则它移动的距离AA′等于   。
【答案】4cm或8cm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AB与AC交于点E,AC与CD交于点F,
∵ 将边长为12cm 的正方形ABCD 沿其对角线AC 剪开,再把△ABC 沿 着 AD 方 向 平 移,得到 △A′B′C′
∴△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D,AC∥AC
∴ 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设AA为x,则AE=x,AD=12-x
∴S四边形AECF=AEAD=x(12-x)=32
解之:x1=4,x2=8
∴AA的长为4cm或8cm
故答案为:4cm或8cm
【分析】设AB与AC交于点E,AC与CD交于点F,利用平移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易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及△AA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A为x,则AE=x,AD=12-x,然后根据重叠部分的面积=32,列方程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
17.用适当的方程解下列方程:
(1)
(2)
(3)
(4)
【答案】(1)解:∵ ,方程两边开平方得:

(2)解:∵ ,∴ ,
(3)解:∵ , ,方程两边同时开平方得: ,
(4)解:∵ ,∴ ,∴
【知识点】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的特点,此方程是形如x2=a(a≥0),因此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的系数是偶数,因此利用配方法解此方程。
(3)观察方程的特点:左边可以分解因式,右边为0,因此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此方程。
1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11x+30=0 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求△ABC底边上的高.
【答案】解:解方程x2-11x+30=0得: ,
∵方程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
∴当5为腰长,6为底边长时,三角形的高为4,
∴当6为腰长,5为底边长时,三角形的高为 ,
∴这个三角形的高为:4或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再根据此方程的解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长,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确定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ABC底边上的高。
19.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统计发现:每件盈利45元时,平均每天可销售30件.经调查发现,该商品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 2件.
(1)假如现在库存量太大,部门经理想尽快减少库存,又想销售该商品日盈利达到1750元,请你帮忙思考,该降价多少?
(2)假如部门经理想销售该商品的日盈利达到最大,请你帮忙思考,又该如何降价?
【答案】(1)解:设每件降价x元,则每天可以售出(30+2x)件.
根据题意得:(45﹣x)(30+2x)=1750,解得x1=10,x2=20.因为要减少库存,所以x=20.
答:降价20元可使销售利润达到1750元
(2)解:设商场平均每天盈利y元,则商场平均每天盈利y元与每件应降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45﹣x)(30+2x)=﹣2(x﹣15)2+1800.
∴当x=15时 日盈利达到最大,为1800元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销售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降价后:每一件的利润×销售量=1750,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再根据要减少库存,确定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可。
(2)根据商场平均每天盈利y=每一件的利润×销售量,列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再将函数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
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
(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答案】(1)解:△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x=-1是方程的根,
∴(a+c)×(-1)2-2b+(a-c)=0,∴a+c-2b+a-c=0,
∴a-b=0,∴a=b,∴△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b)2-4(a+c)(a-c)=0,∴4b2-4a2+4c2=0,
∴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
(3)解: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方程(a+c)x2+2bx+(a-c)=0
可整理为2ax2+2ax=0,∵a≠0,∴x2+x=0,解得x1=0,x2=-1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分析】(1)将x=1代入方程,化简可得出a-b=0即a=b,据此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出b2-4ac=0,就可得出a、b、c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由△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c=b,代入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1.基本事实:“若ab=0,则a=0或b=0”.一元二次方程x2-x-2=0可通过因式分解化为(x-2)(x+1)=0,由基本事实得x-2=0或x+1=0,即方程的解为x=2或x=-1.
(1)试利用上述基本事实,解方程:2x2-x=0:
(2)若(x2+y2)(x2+y2-1)-2=0,求x2+y2的值.
【答案】(1)解:方程 ,可化为: ,∴
(2)解:方程:(x2+y2)(x2+y2-1)-2=0,可化为: ,
∴ ,∵ ,∴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的特点:缺常数项,利用提公因式法,可将方程转化为“ab=0”的形式,就可求出方程的解。
(2)将原方程先转化为 ,将x2+y2(x2+y2≥0)看着整体,利用因式分解法可得出 ,即可求出x2+y2的值。
22.如图,在△ABC中, , , ,点P从点A开始沿AC边向点C以2m/s的速度匀速移动,同时另一点Q由C点开始以3m/s的速度沿着CB匀速移动,几秒时,△PCQ的面积等于450m2?
【答案】解:AC= 设x秒后,△PCQ的面积等于450平方米,
(50﹣2x) 3x=450 x=10或x=15. ∵CQ=3x15=45>40>BC,∴x=15应舍去,
所以x=10,即当10秒时面积450平方米.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根据点的运动方向及速度,设 设x秒后,△PCQ的面积等于450平方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PC、CQ,再利用 △PCQ的面积=450,列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可。
23.已知:如图,A、B、C、D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 分别从A、C 同时出发,点P 以3cm/s的速度向点B 移动,一直到达点 B 为止,点 Q 以2cm/s的速度向点 D 移动.
(1)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是33cm2
(2)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几秒时,点P、Q 间的距离是10cm
【答案】(1)解: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x 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是33cm2,
则AP=3xcm,CQ=2xcm,可列方程 ,解之得x=5.
答:P、Q 两点出发5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为33cm2
(2)解: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y 秒时,点P、Q 间的距离为10.过点Q 作QE⊥AB,交AB 于点E,
则AP=3y,CQ=2y,PE=|16-3y-2y|,根据勾股定理,得(16-3y-2y) 2=102-62,化简方程,得(16-5y) 2=64,
解得y1= , y2= .答: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 秒或 秒时,点P 与点Q 的距离是10cm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1)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x 秒时,四边形PBCQ 的面积是33cm2, 根据两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AP、CQ,再根据四边形PBCQ 的面积=33,建立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2)设P、Q 两点从出发点出发y 秒时,点P、Q 间的距离为10.过点Q 作QE⊥AB,交AB 于点E,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AP、CQ、P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y的方程,解方程求出y的值,即可得出结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