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第二章 神经调节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A卷】第二章 神经调节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30 21:16:44

文档简介

【A卷】第二章 神经调节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22高二上·吉林期中)人在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  )
A.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C.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D.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2.(2022高二上·宜昌期中)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中有高级中枢
B.脑干中有呼吸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C.脊神经共31对,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D.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这些神经不能支配内脏器官
3.(2022高二上·重庆市月考)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④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结构①与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突触
C.结构③将信息从结构2传向结构④
D.结构④是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4.(2022高二上·河南月考)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下列有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
B.在人体内,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多
C.经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的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属于神经元的一部分
D.树突和轴突上均有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5.(2023高二上·昌图月考)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④或⑤
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反射活动都要借助反射弧来完成
B.感受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7.(2023高二上·温州期末)如图表示的神经元为假单极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e结构位于反射中枢,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于①②膜外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神经元是可兴奋细胞
B.该神经元为感觉神经元
C.图中e结构能直接与肌细胞相连并支配其运动
D.在a给予适当强度的电刺激,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8.(2022高二上·天津市期中)下列各种现象,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沸水烫手,手立即缩回 B.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
C.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 D.强光刺激,眼瞬间闭合
9.(2023高二上·永吉期末)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兴奋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10.(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下图为脊蛙屈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b、c表示反射弧的三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屈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a点兴奋时Na+内流需消耗能量
C.刺激b点会引起骨骼肌收缩反射
D.c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1.(2023高二上·温州期末)神经细胞膜上存在Na+通道和Na+-K+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通道大量开放有关
B.膜外Na+经Na+通道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Na+-K+泵在运输物质时需要消耗ATP
D.Na+-K+泵在运输物质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12.(2023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在膝跳反射过程中,不会发生(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
B.神经递质通过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
C.既有电信号传导,也有化学信号传递
D.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形成动作电位
1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 体液调节 章末检测)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寒冷刺激下,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内分泌腺分泌的某些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信息分子参与,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
14.(2023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
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
D.成人有意识憋尿
15.(2022高二上·湖北期中)某同学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感到心怦怦直跳,并惊声尖叫。此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B.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表现源于副交感神经兴奋
C.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心脏,也能使心跳加快
D.上述现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6.(2022高二上·广东月考)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组成了整个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D.支配内脏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17.(2023高二上·佛山期末)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83打破亚洲纪录并晋级总决赛。比赛过程中,一系列复杂动作的完成与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比赛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C.比赛过程中,兴奋以电信号在突触处快速传递
D.跑步动作的协调主要受大脑皮层S区控制
18.(2023高二上·东莞期末)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脊髓、脊神经、四肢都没有损伤,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海马区,记忆力可能减退
B.损伤发生在言语区H区时,不能听到声音
C.损伤发生在大脑时,可能出现排尿不完全
D.若四肢不能随意运动,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19.(2023高二上·永吉期末)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
C.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见文字
D.婴儿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有关
20.(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
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
D.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21.下列属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是(  )
A.脑 B.神经 C.骨髓 D.脊髓
22.(2016高二上·汕头期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以下反射活动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
A.考生认真答题 B.针刺手,手缩回
C.膝跳反射 D.演员进行表演歌舞表演
23.(2021高二上·定州期中)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如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
B.若刺激III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
C.若刺激II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
D.若刺激I处,则在III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
24.(2022高二上·邯郸期中)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感受器,刺激③⑤处,②处会产生反应
B.刺激①处后,图乙中兴奋传导方向为a←b→c
C.图甲⑥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
D.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分布在神经元上
25.(2022高二上·南阳月考)“望梅止渴”“听梅止渴”“吃梅止渴”相关的反射活动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吃梅止渴"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其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
B.从“望梅止渴”的反射过程中能看出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特点
C.在“听梅止渴”的反射过程中,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H区起着重要的作用
D.“吃梅止渴”和“听梅止渴”引起的反射,其效应器不同
三、非选择题(共6题,共45分)
26.(2022高二上·南和开学考)完成下面的图解。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11   ; 12   ; 13   ; 14   。
27.(2022高二上·南阳月考)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   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   ,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28.(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练习)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   ,表明部位d受损。
29.(2022高二上·河南月考)观察下图所示的中枢神经系统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和   
(2)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   ,基本功能有感知外部世界和   。
(3)D代表的结构是   , 此结构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和   中枢,还与   等的控制有关。
(4)学习和记忆也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人类的记忆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 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   的脑区有关。
30.(2023高一下·金华期末)图1为相互联系的两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a、b、c为其上的两个点;图2表示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在图1突触结构传递时,会发生   次信号转变,传递方向为   (填“向左”或“向右”),判断的依据是   。
(2)在兴奋的传导过程中,a点膜电位变化如图2中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F点时膜外电位为   ;c点正在发生   过程,钠离子的跨膜方式为   。
(3)若药物A阻止了图中递质的分解,该药物可使突触后神经元   ;若药物B通过作用于突触前膜从而阻止兴奋的传递,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   过程;若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图2中乙曲线,则膜上可能在发生阴离子   (填“内流”或“外流”)。
31.(2022高二上·南阳期中)下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   (填序号)。某同学在接受抽血时,尽管感觉到了针刺的疼痛,为了配合医生,他并没有缩回手臂,这说明由脊髓控制的缩手反射还受   的控制。
(2)刺激④处,电表A和B指针发生的偏转情况分别是   (选填“不偏转”“偏转一次”或“偏转两次”)
(3)图乙中兴奋时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图丙中兴奋只能由4处传到6处,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4)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据此分析,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心跳减慢、汗腺分泌减弱,所以人在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剧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中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A正确;
B、脑干中有呼吸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B正确;
C、人的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主要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C正确;
D、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具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能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
3、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3.【答案】B
【知识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可构成反射弧,完成神经系统的基本调节,A正确;
B、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前膜一般是神经元轴突的末端,①为树突,B错误;
C、结构③是树突,可将信息从结构②传向结构④,实现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C正确;
D、结构④是神经末梢,在全身各处均有分布,可与肌肉和腺体构成效应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4.【答案】C
【知识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A正确;
B、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胶质细胞起着营养、支持、修复和保护的功能,因此,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多,B正确;
C、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树突构成,髓鞘不属于神经元的结构,C错误;
D、树突和轴突上均有神经末梢,增加了细胞间的接触面积,分布在全身各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①细胞体:神经元的膨大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②树突: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③轴突: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④神经纤维: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⑤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功能: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神经冲动)。
(2)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数量是神经元的10至50倍。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5.【答案】A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解析】【解答】 在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前分别刺激左、右后肢,都会出现收缩反应;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是感受器或是传入神经或是神经中枢受到损伤;
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有反应,左后肢没有反应,说明神经中枢未受破坏,可能是左后肢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破坏。 综上所述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兴奋传导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特殊结构 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 即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应答反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6.【答案】B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解析】【解答】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即任何反射活动都要借助反射弧来完成,A不符合题意;
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B符合题意;
C、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作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不符合题意;
D、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叫作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任何一个部位损伤都不能引起反射。
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而条件反射是后天产生的,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
7.【答案】C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A、a结构位于感受器,该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因此该神经元是可兴奋细胞,A正确;
B、由于a结构位于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所以该神经元为感觉神经元,B正确;
C、e结构位于反射中枢,即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连接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才直接与肌细胞相连并支配其运动,构成效应器,C错误;
D、在a给予适当强度的电刺激,兴奋会先后经过电流表的两极,因此电表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1)感受器:接受一定刺激后产生兴奋。 (2)传入神经: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3)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4)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5)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能对刺激作出应答。
8.【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ACD、“沸水烫手,手立即缩回”、“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强光刺激,眼瞬间闭合”,都是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都属于非条件反射,ACD错误;
B、“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故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 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
特点 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数量有限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意义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实例 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时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
9.【答案】B
【知识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由于Na+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使神经细胞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
B、由于兴奋部位的膜内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膜内为负电位,所以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正确;
C、由于树突中没有突触小泡,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0.【答案】D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解析】【解答】A、图中的屈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中,并未显示高级中枢的调控,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a点兴奋时Na+内流使该处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该过程中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消耗能量,B错误;
C、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b点引起的肌肉收缩过程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c处为突触结构,该处兴奋的传递过程需要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发生结合,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该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1.【答案】B
【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主动运输
【解析】【解答】A、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受到刺激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A正确;
B、钠离子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膜外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膜外Na+经Na+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Na+-K+泵是通过水解ATP将ATP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用于离子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
D、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Na+-K+泵属于载体蛋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及氧气、二氧化碳等。(2)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如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机盐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无机盐离子、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12.【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A、兴奋在反射弧中通常是单向传递的,A正确;
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神经递质就会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
C、在反射弧中一定有突触的结构,故在反射进行时,既有电信号传导,也有化学信号传递,C正确;
D、当神经细胞接受刺激或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引起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3.【答案】A
【知识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A项错误;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受到刺激最终使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产热增加,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所以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B项正确;内分泌腺如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C项正确;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激素都属于信息分子,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D项正确。
【分析】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简易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14.【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针刺指尖能引起缩手反射,控制中枢在脊髓,不存在分级调节,A符合题意;
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B不符合题意;
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从而控制全身运动,停车等候,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有意识憋尿,说明排尿受大脑皮层控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15.【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A正确;
B、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表现源于交感神经兴奋,B错误;
C、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心脏,使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C正确;
D、该过程中有反射弧的参与,同时也有肾上腺素的参与,因此上述现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肾上腺素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 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16.【答案】C
【知识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A错误;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B错误;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属于外周神经系统,C正确;
D、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
3、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17.【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A、调节起跑动作过程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
B、比赛过程中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跳加快,B正确;
C、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速度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C错误;
D、大脑皮层S区为运动性言语中枢,该中枢受损,患者不能讲话,而跑步动作的协调主要与小脑有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18.【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A、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损伤发生在大脑海马区,记忆力可能减退,A正确;
B、损伤发生在言语区H区时,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说话,B错误;
C、高级中枢可以对低级中枢进行调节,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故损伤发生在大脑时,可能出现排尿不完全,C正确;
D、若四肢不能随意运动,是因为高级中枢不能控制低级中枢,但脊髓没有损伤,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19.【答案】C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A、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A正确;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B正确;
C、患者若V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而若S区受损则不能讲话,C错误;
D、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人大脑皮层发育完全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而婴儿不能是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所致,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1、人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功能,小脑具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
2、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0.【答案】C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学习和记忆是高等动物脑的高级功能之一,B不符合题意;
C、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所以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C符合题意;
D、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脑包括大脑、间脑、脑干、小脑;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通常从脊髓发出前跟、后跟、神经节、神经丛神经干,可以从神经到肌肉神经肌肉接头以及肌肉部分。
21.【答案】A,B,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产生场所,也是B细胞的成熟场所,AB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2.【答案】A,D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解:A、考生认真答题,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正确;
B、针刺手,手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错误;
C、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错误;
D、演员进行表演歌舞表演,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正确.
故选:AD.
【分析】脑的结构中,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则有与呼吸、心跳有关的基本生命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枢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23.【答案】A,C,D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由于渐冻人损伤的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若以针刺S,渐冻人能感觉到疼痛,A错误;
B、由于III处位于传入神经纤维上,若刺激III,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B正确;
C、由于II处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刺激II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该过程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
D、I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刺激I,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III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D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24.【答案】B,C,D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A、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刺激③⑤处,效应器会有反应,A正确;
B、在反射弧中,兴奋单向传导,刺激①处后,图乙中兴奋传导方向为a→b→c,B错误;
C、神经递质的合成及以胞吐的方式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而兴奋在突触间隙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5.【答案】A,D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吃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是非条件反射,由题图判断其中枢在延髓,A错误;
B、看见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说明低级中枢延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即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特点,B正确;
C、“听梅止渴”与听觉有关,故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H区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
D、“吃梅止渴”和““听梅止渴”引起的反射,其效应器均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D错误。
故答案为:AD。
【分析】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界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26.【答案】脊髓;外围神经系统;脊神经;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神经元;细胞体;轴突;兴奋;反射;反射弧;神经中枢;条件反射;高级中枢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分类1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分类2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不是大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组成是细胞体、树突、轴突。功能是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神经中枢有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反射类型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分析】1、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或者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膨大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树突是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它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线吉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27.【答案】(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非条件;反射弧;脊髓;大脑皮层
(3)感受器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或在出生后发挥作用,或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容易退化。如人类而言,像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后天学习逐渐形成的;高级的;需大脑皮质的参与。是高级神经活动。
28.【答案】(1)不属于
(2)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由反射弧完成,而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必须完整。(2)①如果传出神经受损,用a刺激神经,在c处测不到电位。②用直接刺激的方法来判断骨骼肌是否受损。③要证明部位d受损,应分别刺激突触前和突触后,在突触后进行检测。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9.【答案】(1)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2)语言功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下丘脑;水平衡的调节;生物节律
(4)感觉性记忆;海马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人脑的高级功能有学习和记忆、语言和情绪等,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基本功能有感知外部世界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D代表的是下丘脑,此结构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4)人类的记忆过程分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分析】1、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大脑的功能: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下丘脑的功能: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3)小脑的功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4)脑干的功能:含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5)脊髓的功能: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2、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区——各区受损时,出现的症状: W区一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字);V区一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看懂文字);H区一感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懂话); S区一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讲话) (2)学习与记忆: ①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②短时(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③长时(期)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情绪: ①抑郁: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因素一产生消极的情绪一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身边人的支持及心理咨询好转。 ②抑郁症:抑郁持续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抑郁症。 ③抑郁症的治疗:建立和维系良好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压;心理咨询。
30.【答案】(1)2;向右;左侧突触小体中含有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右侧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2)Na+通道关闭且钾离子外流;正电位;Na+内流;协助扩散
(3)持续兴奋;神经递质的胞吐;内流
【知识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1)兴奋在图1传递时,突触前膜是电信号,释放神经递质是化学信号,突触后膜产生电信号,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共有2次信号转变,传递方向是“向右”,据图可以看到左侧突触前膜中有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右侧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
(2)EF段正在恢复静息电位,可知Na+通道已经关闭,Na+内流停止,钾离子外流,F点时的电位和静息电位相同,膜外电位是正电位,据图c点正在发生Na+内流,此时Na+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不消耗能量,需要转运蛋白。
(3)若药物A阻止了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图中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若药物B作用于突触前膜阻止兴奋传递,药物可能是抑制了神经递质的胞吐过程。图中乙曲线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可能发生了阴离子内流。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31.【答案】(1)①⑤;大脑皮层
(2)不偏转 偏转一次
(3)Na+内流;相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血钙含量偏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无法形成动作电位,肌细胞无法兴奋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缩手反射受低级中枢脊髓控制,还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刺激④处,兴奋能传导到B左边的电极,不能传到右边的电极,B发生一次偏转;兴奋无法传到A,A不偏转。
(3)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兴奋是从兴奋的部位传向未兴奋的部位,而膜内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的部位传向未兴奋的部位,膜外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的部位传向兴奋的部位,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同。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据题目信息,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血钙含量偏高导致细胞钠离子内流减少,肌肉细胞难以兴奋,引起肌无力。
【分析】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言、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 / 1【A卷】第二章 神经调节 单元测试—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22高二上·吉林期中)人在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  )
A.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C.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D.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时,心跳减慢、汗腺分泌减弱,所以人在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剧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2022高二上·宜昌期中)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中有高级中枢
B.脑干中有呼吸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C.脊神经共31对,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D.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这些神经不能支配内脏器官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中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A正确;
B、脑干中有呼吸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B正确;
C、人的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主要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C正确;
D、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具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能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
3、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3.(2022高二上·重庆市月考)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④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结构①与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突触
C.结构③将信息从结构2传向结构④
D.结构④是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答案】B
【知识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可构成反射弧,完成神经系统的基本调节,A正确;
B、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突触前膜一般是神经元轴突的末端,①为树突,B错误;
C、结构③是树突,可将信息从结构②传向结构④,实现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C正确;
D、结构④是神经末梢,在全身各处均有分布,可与肌肉和腺体构成效应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4.(2022高二上·河南月考)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下列有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
B.在人体内,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多
C.经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的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属于神经元的一部分
D.树突和轴突上均有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答案】C
【知识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A正确;
B、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胶质细胞起着营养、支持、修复和保护的功能,因此,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多,B正确;
C、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树突构成,髓鞘不属于神经元的结构,C错误;
D、树突和轴突上均有神经末梢,增加了细胞间的接触面积,分布在全身各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①细胞体:神经元的膨大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②树突: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③轴突: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④神经纤维: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⑤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功能: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神经冲动)。
(2)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数量是神经元的10至50倍。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5.(2023高二上·昌图月考)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④或⑤
【答案】A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解析】【解答】 在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前分别刺激左、右后肢,都会出现收缩反应;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是感受器或是传入神经或是神经中枢受到损伤;
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有反应,左后肢没有反应,说明神经中枢未受破坏,可能是左后肢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破坏。 综上所述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兴奋传导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特殊结构 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 即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的应答反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反射活动都要借助反射弧来完成
B.感受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答案】B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解析】【解答】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即任何反射活动都要借助反射弧来完成,A不符合题意;
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B符合题意;
C、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作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不符合题意;
D、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叫作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任何一个部位损伤都不能引起反射。
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而条件反射是后天产生的,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
7.(2023高二上·温州期末)如图表示的神经元为假单极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e结构位于反射中枢,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于①②膜外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神经元是可兴奋细胞
B.该神经元为感觉神经元
C.图中e结构能直接与肌细胞相连并支配其运动
D.在a给予适当强度的电刺激,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A、a结构位于感受器,该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因此该神经元是可兴奋细胞,A正确;
B、由于a结构位于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所以该神经元为感觉神经元,B正确;
C、e结构位于反射中枢,即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连接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才直接与肌细胞相连并支配其运动,构成效应器,C错误;
D、在a给予适当强度的电刺激,兴奋会先后经过电流表的两极,因此电表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1)感受器:接受一定刺激后产生兴奋。 (2)传入神经: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3)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4)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5)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能对刺激作出应答。
8.(2022高二上·天津市期中)下列各种现象,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沸水烫手,手立即缩回 B.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
C.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 D.强光刺激,眼瞬间闭合
【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ACD、“沸水烫手,手立即缩回”、“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强光刺激,眼瞬间闭合”,都是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都属于非条件反射,ACD错误;
B、“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故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 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
特点 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数量有限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意义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实例 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时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
9.(2023高二上·永吉期末)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兴奋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答案】B
【知识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由于Na+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使神经细胞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
B、由于兴奋部位的膜内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膜内为负电位,所以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正确;
C、由于树突中没有突触小泡,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0.(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下图为脊蛙屈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b、c表示反射弧的三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屈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a点兴奋时Na+内流需消耗能量
C.刺激b点会引起骨骼肌收缩反射
D.c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D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解析】【解答】A、图中的屈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中,并未显示高级中枢的调控,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a点兴奋时Na+内流使该处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该过程中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消耗能量,B错误;
C、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b点引起的肌肉收缩过程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c处为突触结构,该处兴奋的传递过程需要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发生结合,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该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1.(2023高二上·温州期末)神经细胞膜上存在Na+通道和Na+-K+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的产生与Na+通道大量开放有关
B.膜外Na+经Na+通道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Na+-K+泵在运输物质时需要消耗ATP
D.Na+-K+泵在运输物质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B
【知识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主动运输
【解析】【解答】A、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受到刺激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A正确;
B、钠离子能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膜外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膜外Na+经Na+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Na+-K+泵是通过水解ATP将ATP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用于离子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
D、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Na+-K+泵属于载体蛋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及氧气、二氧化碳等。(2)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如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机盐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出细胞,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3)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如无机盐离子、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12.(2023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在膝跳反射过程中,不会发生(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
B.神经递质通过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
C.既有电信号传导,也有化学信号传递
D.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A、兴奋在反射弧中通常是单向传递的,A正确;
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神经递质就会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
C、在反射弧中一定有突触的结构,故在反射进行时,既有电信号传导,也有化学信号传递,C正确;
D、当神经细胞接受刺激或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引起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 体液调节 章末检测)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寒冷刺激下,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内分泌腺分泌的某些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信息分子参与,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
【答案】A
【知识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A项错误;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受到刺激最终使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产热增加,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所以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B项正确;内分泌腺如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C项正确;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激素都属于信息分子,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D项正确。
【分析】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简易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 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14.(2023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
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
D.成人有意识憋尿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针刺指尖能引起缩手反射,控制中枢在脊髓,不存在分级调节,A符合题意;
B、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B不符合题意;
C、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能控制脊髓的低级中枢,从而控制全身运动,停车等候,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有意识憋尿,说明排尿受大脑皮层控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15.(2022高二上·湖北期中)某同学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感到心怦怦直跳,并惊声尖叫。此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B.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表现源于副交感神经兴奋
C.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心脏,也能使心跳加快
D.上述现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A正确;
B、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表现源于交感神经兴奋,B错误;
C、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心脏,使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C正确;
D、该过程中有反射弧的参与,同时也有肾上腺素的参与,因此上述现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肾上腺素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 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16.(2022高二上·广东月考)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组成了整个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D.支配内脏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A错误;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B错误;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属于外周神经系统,C正确;
D、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
3、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17.(2023高二上·佛山期末)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83打破亚洲纪录并晋级总决赛。比赛过程中,一系列复杂动作的完成与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比赛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C.比赛过程中,兴奋以电信号在突触处快速传递
D.跑步动作的协调主要受大脑皮层S区控制
【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A、调节起跑动作过程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
B、比赛过程中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跳加快,B正确;
C、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速度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C错误;
D、大脑皮层S区为运动性言语中枢,该中枢受损,患者不能讲话,而跑步动作的协调主要与小脑有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18.(2023高二上·东莞期末)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脊髓、脊神经、四肢都没有损伤,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海马区,记忆力可能减退
B.损伤发生在言语区H区时,不能听到声音
C.损伤发生在大脑时,可能出现排尿不完全
D.若四肢不能随意运动,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答案】B
【知识点】反射的过程;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A、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损伤发生在大脑海马区,记忆力可能减退,A正确;
B、损伤发生在言语区H区时,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说话,B错误;
C、高级中枢可以对低级中枢进行调节,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故损伤发生在大脑时,可能出现排尿不完全,C正确;
D、若四肢不能随意运动,是因为高级中枢不能控制低级中枢,但脊髓没有损伤,缩手反射仍可发生,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19.(2023高二上·永吉期末)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
C.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见文字
D.婴儿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有关
【答案】C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A、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A正确;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B正确;
C、患者若V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而若S区受损则不能讲话,C错误;
D、排尿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人大脑皮层发育完全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而婴儿不能是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所致,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1、人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功能,小脑具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
2、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0.(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
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
D.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答案】C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颅腔内的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学习和记忆是高等动物脑的高级功能之一,B不符合题意;
C、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所以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C符合题意;
D、抽血时,看见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脑包括大脑、间脑、脑干、小脑;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通常从脊髓发出前跟、后跟、神经节、神经丛神经干,可以从神经到肌肉神经肌肉接头以及肌肉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21.下列属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是(  )
A.脑 B.神经 C.骨髓 D.脊髓
【答案】A,B,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产生场所,也是B细胞的成熟场所,AB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2.(2016高二上·汕头期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以下反射活动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
A.考生认真答题 B.针刺手,手缩回
C.膝跳反射 D.演员进行表演歌舞表演
【答案】A,D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解答】解:A、考生认真答题,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正确;
B、针刺手,手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错误;
C、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错误;
D、演员进行表演歌舞表演,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正确.
故选:AD.
【分析】脑的结构中,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则有与呼吸、心跳有关的基本生命中枢,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枢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23.(2021高二上·定州期中)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如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
B.若刺激III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
C.若刺激II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
D.若刺激I处,则在III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
【答案】A,C,D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由于渐冻人损伤的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若以针刺S,渐冻人能感觉到疼痛,A错误;
B、由于III处位于传入神经纤维上,若刺激III,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B正确;
C、由于II处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刺激II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该过程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
D、I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刺激I,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III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D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24.(2022高二上·邯郸期中)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为感受器,刺激③⑤处,②处会产生反应
B.刺激①处后,图乙中兴奋传导方向为a←b→c
C.图甲⑥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
D.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只分布在神经元上
【答案】B,C,D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A、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刺激③⑤处,效应器会有反应,A正确;
B、在反射弧中,兴奋单向传导,刺激①处后,图乙中兴奋传导方向为a→b→c,B错误;
C、神经递质的合成及以胞吐的方式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而兴奋在突触间隙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D错误。
故答案为:BCD。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5.(2022高二上·南阳月考)“望梅止渴”“听梅止渴”“吃梅止渴”相关的反射活动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吃梅止渴"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其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
B.从“望梅止渴”的反射过程中能看出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特点
C.在“听梅止渴”的反射过程中,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H区起着重要的作用
D.“吃梅止渴”和“听梅止渴”引起的反射,其效应器不同
【答案】A,D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A、吃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是非条件反射,由题图判断其中枢在延髓,A错误;
B、看见酸梅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说明低级中枢延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即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特点,B正确;
C、“听梅止渴”与听觉有关,故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H区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
D、“吃梅止渴”和““听梅止渴”引起的反射,其效应器均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D错误。
故答案为:AD。
【分析】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界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三、非选择题(共6题,共45分)
26.(2022高二上·南和开学考)完成下面的图解。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脊髓;外围神经系统;脊神经;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神经元;细胞体;轴突;兴奋;反射;反射弧;神经中枢;条件反射;高级中枢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分类1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分类2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不是大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组成是细胞体、树突、轴突。功能是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神经中枢有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反射类型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分析】1、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其中中枢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或者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膨大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树突是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它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线吉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
27.(2022高二上·南阳月考)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   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   ,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答案】(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非条件;反射弧;脊髓;大脑皮层
(3)感受器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或在出生后发挥作用,或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这类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容易退化。如人类而言,像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后天学习逐渐形成的;高级的;需大脑皮质的参与。是高级神经活动。
28.(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练习)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   ,表明部位d受损。
【答案】(1)不属于
(2)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反射的过程
【解析】【解答】(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由反射弧完成,而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必须完整。(2)①如果传出神经受损,用a刺激神经,在c处测不到电位。②用直接刺激的方法来判断骨骼肌是否受损。③要证明部位d受损,应分别刺激突触前和突触后,在突触后进行检测。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9.(2022高二上·河南月考)观察下图所示的中枢神经系统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和   
(2)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   ,基本功能有感知外部世界和   。
(3)D代表的结构是   , 此结构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和   中枢,还与   等的控制有关。
(4)学习和记忆也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人类的记忆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 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   的脑区有关。
【答案】(1)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2)语言功能;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下丘脑;水平衡的调节;生物节律
(4)感觉性记忆;海马
【知识点】脑的高级功能;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人脑的高级功能有学习和记忆、语言和情绪等,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功能,基本功能有感知外部世界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3)D代表的是下丘脑,此结构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4)人类的记忆过程分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分析】1、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大脑的功能: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下丘脑的功能: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3)小脑的功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4)脑干的功能:含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5)脊髓的功能: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2、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区——各区受损时,出现的症状: W区一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字);V区一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看懂文字);H区一感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懂话); S区一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讲话) (2)学习与记忆: ①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②短时(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③长时(期)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情绪: ①抑郁: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因素一产生消极的情绪一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身边人的支持及心理咨询好转。 ②抑郁症:抑郁持续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抑郁症。 ③抑郁症的治疗:建立和维系良好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压;心理咨询。
30.(2023高一下·金华期末)图1为相互联系的两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a、b、c为其上的两个点;图2表示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在图1突触结构传递时,会发生   次信号转变,传递方向为   (填“向左”或“向右”),判断的依据是   。
(2)在兴奋的传导过程中,a点膜电位变化如图2中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F点时膜外电位为   ;c点正在发生   过程,钠离子的跨膜方式为   。
(3)若药物A阻止了图中递质的分解,该药物可使突触后神经元   ;若药物B通过作用于突触前膜从而阻止兴奋的传递,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   过程;若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图2中乙曲线,则膜上可能在发生阴离子   (填“内流”或“外流”)。
【答案】(1)2;向右;左侧突触小体中含有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右侧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2)Na+通道关闭且钾离子外流;正电位;Na+内流;协助扩散
(3)持续兴奋;神经递质的胞吐;内流
【知识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1)兴奋在图1传递时,突触前膜是电信号,释放神经递质是化学信号,突触后膜产生电信号,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共有2次信号转变,传递方向是“向右”,据图可以看到左侧突触前膜中有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右侧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
(2)EF段正在恢复静息电位,可知Na+通道已经关闭,Na+内流停止,钾离子外流,F点时的电位和静息电位相同,膜外电位是正电位,据图c点正在发生Na+内流,此时Na+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不消耗能量,需要转运蛋白。
(3)若药物A阻止了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图中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若药物B作用于突触前膜阻止兴奋传递,药物可能是抑制了神经递质的胞吐过程。图中乙曲线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可能发生了阴离子内流。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31.(2022高二上·南阳期中)下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中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   (填序号)。某同学在接受抽血时,尽管感觉到了针刺的疼痛,为了配合医生,他并没有缩回手臂,这说明由脊髓控制的缩手反射还受   的控制。
(2)刺激④处,电表A和B指针发生的偏转情况分别是   (选填“不偏转”“偏转一次”或“偏转两次”)
(3)图乙中兴奋时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图丙中兴奋只能由4处传到6处,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4)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据此分析,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的原因是   。
【答案】(1)①⑤;大脑皮层
(2)不偏转 偏转一次
(3)Na+内流;相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血钙含量偏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无法形成动作电位,肌细胞无法兴奋
【知识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缩手反射受低级中枢脊髓控制,还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刺激④处,兴奋能传导到B左边的电极,不能传到右边的电极,B发生一次偏转;兴奋无法传到A,A不偏转。
(3)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兴奋是从兴奋的部位传向未兴奋的部位,而膜内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的部位传向未兴奋的部位,膜外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的部位传向兴奋的部位,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相同。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据题目信息,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血钙含量偏高导致细胞钠离子内流减少,肌肉细胞难以兴奋,引起肌无力。
【分析】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言、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