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测试(1)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测试(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4-23 14:37:2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测试(1)
一、选择题
1.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CO2 B.N2 C.H2O D.O2
4.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 D.无法判断
6.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是(  )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
7.已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8.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9.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原空气体积的 。请你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夹紧弹簧夹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1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   。
(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
(3)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4)由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   ,   。
1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说明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   和   反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解答】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作助燃剂,不可燃烧,能供给呼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和食品防腐剂;稀有气体极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解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是结合生活实例考查空气的成分;
【解答】对着玻璃哈气,留在玻璃上的只能是水蒸气;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作助燃剂,不可燃烧,能供给呼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和食品防腐剂;稀有气体极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解答】A、氧气能助燃但不可燃烧;故A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与作为保护气是相对应的,故B正确;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正确的;故C正确;
D、稀有气体作为灯泡的填充气体就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4P+5O22P2O5,C+O2CO2;
【解答】甲瓶中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甲瓶中的气体体积减小,水会进入;而乙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结束后乙瓶中的气压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乙瓶;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能作为保护气隔绝空气的气体一定满足的条件是气体本身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答】空气的成分中只有氮气和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如果过少,则几乎没有现象;
【解答】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第一次压入空气由于二氧化碳过少,导致生成的沉淀也很少,几乎难以观察到,故应该继续压入空气;
故答案为:A。
8.【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主要是利用药品把氧气消耗之后,记录液体体积的变化量,从而测出体积分数;
【解答】由实验结果发现,测出得体积分数小于1/5;则可能原因是药品不足,装置漏气,止水夹打开过早等几方面考虑;故A B C正确;
D、木炭燃烧会生气气体,这样集气瓶内得压强不会改变,故一定无法测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解答】A、由图可知,火星上没有氧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地球和火星上都有氮气;故B正确;
C、地球上二氧化碳得含量很低,而火星上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最高的;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地球是以氮气、氧气为主;而火星是以二氧化碳和氮气为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主要是利用药品把氧气消耗之后,记录液体体积的变化量,从而测出体积分数;
【解答】A、实验前没有夹紧弹簧夹会使集气瓶内空气受热逸出,使恢复到室温时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增大;故A正确;
B、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得的结果小于1/5;故B错误;
C、药品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过量;故C错误;
D、药品不足会导致氧气没有被消耗完,会导致测得的结果小于1/5;故D错误;
故A正确。
11.【答案】(1)燃烧
(2)上升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主要是利用药品把氧气消耗之后,记录液体体积的变化量,从而测出体积分数;
【解答】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电阻丝去加热白磷,从而是白磷燃烧消耗装置内得氧气进而测量氧气得体积分数;因此开始实验后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消耗U形管左侧氧气,冷却后气压减小,左侧液面上升。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
故答案为:(1)燃烧;(2)上升;(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3)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12.【答案】(1)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2)小于
(3)氧气;氮气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应严密。镁在空气中的燃烧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氮气反应,所以实验设计应先除去氧气,然后让镁与氮气反应。
【解答】(1)用红磷燃烧且结果水面升高1/5;故减少的是氧气;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2)水位升高,因为压强改变了,升高的部分是压强小的;因此答案为:小于;
(3)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在氧气耗尽的情况下,点燃镁带,导致水位继续升高,说明镁能继续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答案为:氧气,氮气;
故答案为:(1)除去空气中的氧气;(2)小于;(3)氧气,氮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测试(1)
一、选择题
1.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空气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解答】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B。
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作助燃剂,不可燃烧,能供给呼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和食品防腐剂;稀有气体极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解答】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B。
3.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CO2 B.N2 C.H2O D.O2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是结合生活实例考查空气的成分;
【解答】对着玻璃哈气,留在玻璃上的只能是水蒸气;
故答案为:C。
4.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作助燃剂,不可燃烧,能供给呼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和食品防腐剂;稀有气体极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解答】A、氧气能助燃但不可燃烧;故A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与作为保护气是相对应的,故B正确;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正确的;故C正确;
D、稀有气体作为灯泡的填充气体就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  )
A.甲瓶 B.乙瓶   C.同时进入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4P+5O22P2O5,C+O2CO2;
【解答】甲瓶中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甲瓶中的气体体积减小,水会进入;而乙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结束后乙瓶中的气压不变,所以水不会进入乙瓶;
故答案为:A。
6.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是(  )
A.氢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氮气、氩气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能作为保护气隔绝空气的气体一定满足的条件是气体本身化学性质不活泼;
【解答】空气的成分中只有氮气和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D。
7.已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如果过少,则几乎没有现象;
【解答】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第一次压入空气由于二氧化碳过少,导致生成的沉淀也很少,几乎难以观察到,故应该继续压入空气;
故答案为:A。
8.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主要是利用药品把氧气消耗之后,记录液体体积的变化量,从而测出体积分数;
【解答】由实验结果发现,测出得体积分数小于1/5;则可能原因是药品不足,装置漏气,止水夹打开过早等几方面考虑;故A B C正确;
D、木炭燃烧会生气气体,这样集气瓶内得压强不会改变,故一定无法测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9.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解答】A、由图可知,火星上没有氧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地球和火星上都有氮气;故B正确;
C、地球上二氧化碳得含量很低,而火星上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最高的;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地球是以氮气、氧气为主;而火星是以二氧化碳和氮气为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原空气体积的 。请你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夹紧弹簧夹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主要是利用药品把氧气消耗之后,记录液体体积的变化量,从而测出体积分数;
【解答】A、实验前没有夹紧弹簧夹会使集气瓶内空气受热逸出,使恢复到室温时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增大;故A正确;
B、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得的结果小于1/5;故B错误;
C、药品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过量;故C错误;
D、药品不足会导致氧气没有被消耗完,会导致测得的结果小于1/5;故D错误;
故A正确。
11.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   。
(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
(3)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4)由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   ,   。
【答案】(1)燃烧
(2)上升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主要是利用药品把氧气消耗之后,记录液体体积的变化量,从而测出体积分数;
【解答】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电阻丝去加热白磷,从而是白磷燃烧消耗装置内得氧气进而测量氧气得体积分数;因此开始实验后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消耗U形管左侧氧气,冷却后气压减小,左侧液面上升。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
故答案为:(1)燃烧;(2)上升;(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3)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1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说明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   和   反应。
【答案】(1)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2)小于
(3)氧气;氮气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应严密。镁在空气中的燃烧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氮气反应,所以实验设计应先除去氧气,然后让镁与氮气反应。
【解答】(1)用红磷燃烧且结果水面升高1/5;故减少的是氧气;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2)水位升高,因为压强改变了,升高的部分是压强小的;因此答案为:小于;
(3)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在氧气耗尽的情况下,点燃镁带,导致水位继续升高,说明镁能继续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答案为:氧气,氮气;
故答案为:(1)除去空气中的氧气;(2)小于;(3)氧气,氮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