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3节 身体的防卫 同步练习
一、我学会了
1.对微生物的抵抗方法有:一是防止 侵入体内;二是 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人体的 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 等组成; 第三道防线由 器官和 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 细胞。其中B 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 “作战”,这种方式称为 免疫;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这种方式称为 免疫。
【答案】病原体;抵抗;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免疫;免疫;淋巴;抗体;液体;细胞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身体对病菌的防卫的认识。
【解答】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 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病原体;抵抗;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免疫;免疫;淋巴;抗体;液体;细胞
2.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 ,如 、 、移植器官、花粉等。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 。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刺激 细胞, 细胞就产生一种 ,抵抗该病原体,它是一种特殊 , 也称 。
【答案】免疫;抗原;细菌;病毒;癌细胞;B淋巴;B淋巴;抗体;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解答】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当然,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刺激B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
故答案为:免疫;抗原;细菌;病毒;癌细胞;B淋巴;B淋巴;抗体;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3.对 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 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 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 免疫和 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答案】多种;非特异性;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
【解答】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故答案为:多种;非特异性;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
4.人工免疫:通过人工接种 ,获得免疫的方法;有人工 免疫(如种牛痘)和人工 免疫(如注射含有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 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这种方法叫做 免疫。
【答案】疫苗;自动;被动;易感人群;计划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理解和认识。
【解答】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故答案为:疫苗;自动;被动;易感人群;计划
5.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保护自身,这是免疫的 功能。免疫还具有免疫 的功能,即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 细胞。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及损伤的细胞,以保持 。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 反应、 病和 病等。
【答案】抗感染;监视;异常;自我稳定;过敏;自身免疫;免疫缺陷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免疫及自身免疫的理解、识记和认识。
【解答】当人体受病原体侵袭时,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保护自身,这是免疫的抗感染功能。免疫还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即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及损伤的细胞,以保持自我稳定。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故答案为:抗感染;监视;异常;自我稳定;过敏;自身免疫;免疫缺陷
二、我理解了
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都生来具有的
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解答】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A、D不符合题意。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在发挥作用。如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 ( )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后天形成的防御功能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解答】如题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动物常用黏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毒 D.注射乙肝疫苗
【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动物常用黏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理是唾液中含有杀菌物质,可以杀灭伤口的病菌,减少或避免感染,这种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毒与此是同一免疫类型,都是非特异性免疫。C选项符合题意。而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和注射乙肝疫苗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C.
9.面对禽流感疫情,上海、杭州等地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属于病原体
B.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属于保护易感者
C.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D.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属于传染源;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和预防疾病的主力军。在病毒、细菌等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 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类型。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以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
故答案为B.
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答】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病原体)刺激后增殖分化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也称免疫球蛋白,抗体专门抗击刺激B淋巴细胞的这种病原体,即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指抗体被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下列有关过敏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原是一类抗原
B.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D.过敏原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答案】D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对抗原(该抗原称为过敏原)的免疫反应造成的。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当然,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本题要注意区分抗原和抗体,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解答】过敏原是一类抗原,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皮肤能阻挡病菌
B.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D.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皮肤能阻挡病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 )
A.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
D.一种抗体可以抵抗多种抗原
【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答】A.一种抗体是由一种抗原刺激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抗原的消失后,抗体可以继续存在一段时间。B不符合题意。
C.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C符合题意。
D.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 )
A.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B.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C.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
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
【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这种为了预防某种传染病而进行的接种,就叫预防接种。如果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可使人体立即获得免疫,这也是人工免疫的一种方法。
【解答】疫苗本身是抗原(病原体),不是抗生素,不能直接杀灭病原体,也不能吞噬抗原。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 ( )
A.皮肤的屏障作用阻止病毒进入体内
B.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C.人体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D.人体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T 淋巴细胞也有免疫记忆功能。
【解答】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下列哪类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 )
A.乙型肝炎 B.近视 C.龋齿 D.贫血
【答案】A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两个特点。
【解答】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A选项符合题意。近视、龋齿、贫血都是个体差异引起的,不可传染。
故答案为A.
18.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
①特异性免疫 ②非特异性免疫 ③自然免疫 ④人工免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
【解答】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和人工免疫。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原因是能 (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增强免疫的三道防线
【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根据对传染病流行情况的监测和易感人群状况的分析,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原因是能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B.
20.下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 )
A.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注射甲肝疫苗
B.小明同学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C.小华同学被狗咬伤,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
D.进入人体的致病细菌被白细胞吞噬
【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工免疫的理解和认识。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注射甲肝疫苗、小明同学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人工免疫。小华同学被狗咬伤,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属于人工被动免疫。进入人体的致病细菌被白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免疫的理解和认识。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计划免疫是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B不符合题意。
C.免疫功能过强时,抗体或淋巴细胞会失去分辨“自我”和“非我”能力,把自身的某些细胞和组织当做入侵的抗原而攻击,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病。C符合题意。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小白鼠 注射脱毒 结核菌 没有患 结核病 注射强毒 结核菌 没有患 结核病
乙组小白鼠 不注射脱 毒结核菌 没有患 结核病 注射强毒 结核菌 患结核病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 。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 。
(4)该实验说明 。
【答案】(1)对照
(2)病原体
(3)异养
(4)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初步得出答案。
【解答】(1)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结核菌,甲组注射了脱毒结核菌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因此为对照组。(2)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包括真菌、寄生虫、病毒、细菌,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病原体。(3)结核菌属于细菌,它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异养.结核菌生活在活的动植物体内并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4)题干中甲组小白鼠在第一次注射脱毒结核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度结核菌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抵抗该病菌,所以表现为无症状。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故答案为:(1)对照;(2)病原体;(3)寄生;(4)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23.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消灭天花,所以许多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接种天花疫苗属于 。
(2)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 (或 免疫)。
(3)资料表明,美国和俄罗斯的几个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属于反对保存天花病毒的理由有____(可多选)。
A.目前,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必要时可通过相关技术研制所需的天花病毒
B.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E.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人工免疫;特异性
(3)A;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根据对传染病流行情况的监测和易感人群状况的分析,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类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接种疫苗是出生后进行,产生的抗体只对某一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特异性免疫。(3)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一旦用之,使用、研究现有的天花病毒的DNA序列的资料即可,无需再保存天花病毒,因为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2)人工免疫;特异性;(3)AC
24.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科学实验。实验于1881年5月5日开始: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的24只绵羊用毒性已经削弱的病原菌进行注射感染,乙组的24只绵羊不注射进行对照。5月17日,注射过病原菌的绵羊又一次注射毒性较强的病原菌,绵羊仍健康。5月31日,巴斯德当众用毒性很强的病原菌来注射所有绵羊。6月2日,实验见分晓了,结果是:再次受病原菌感染的24只甲组绵羊都很正常,而用来对照的24只乙组绵羊都死了。请回答:
(1)此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5月5日和5月17日注射的病原菌起了 作用。
(3)甲组绵羊不死是因为 。
(4)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答案】(1)免疫
(2)抗原
(3)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
(4)对照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知此实验的原理是免疫。(2)实验中5月5日和5月17日注射的病原菌起了抗原的作用。(3)甲组绵羊不死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4)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对照。
故答案为:(1)免疫;(2)抗原;(3)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4)对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3节 身体的防卫 同步练习
一、我学会了
1.对微生物的抵抗方法有:一是防止 侵入体内;二是 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人体的 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 等组成; 第三道防线由 器官和 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 细胞。其中B 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 “作战”,这种方式称为 免疫;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这种方式称为 免疫。
2.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 ,如 、 、移植器官、花粉等。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 。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刺激 细胞, 细胞就产生一种 ,抵抗该病原体,它是一种特殊 , 也称 。
3.对 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 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 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 免疫和 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4.人工免疫:通过人工接种 ,获得免疫的方法;有人工 免疫(如种牛痘)和人工 免疫(如注射含有抗蛇毒抗体的血清)。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 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这种方法叫做 免疫。
5.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保护自身,这是免疫的 功能。免疫还具有免疫 的功能,即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 细胞。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及损伤的细胞,以保持 。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 反应、 病和 病等。
二、我理解了
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都生来具有的
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7.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在发挥作用。如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 ( )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后天形成的防御功能
8.动物常用黏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毒 D.注射乙肝疫苗
9.面对禽流感疫情,上海、杭州等地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属于病原体
B.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属于保护易感者
C.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D.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10.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病原体感染时,参与范围广,发挥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和预防疾病的主力军。在病毒、细菌等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提高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C.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 D.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
11.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12.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指抗体被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下列有关过敏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原是一类抗原
B.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D.过敏原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1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皮肤能阻挡病菌
B.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D.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14.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 )
A.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
D.一种抗体可以抵抗多种抗原
15.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 )
A.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B.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C.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
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
16.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 ( )
A.皮肤的屏障作用阻止病毒进入体内
B.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C.人体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D.人体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17.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下列哪类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 )
A.乙型肝炎 B.近视 C.龋齿 D.贫血
18.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
①特异性免疫 ②非特异性免疫 ③自然免疫 ④人工免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原因是能 (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增强免疫的三道防线
20.下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是 ( )
A.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注射甲肝疫苗
B.小明同学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C.小华同学被狗咬伤,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
D.进入人体的致病细菌被白细胞吞噬
2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C.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22.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小白鼠 注射脱毒 结核菌 没有患 结核病 注射强毒 结核菌 没有患 结核病
乙组小白鼠 不注射脱 毒结核菌 没有患 结核病 注射强毒 结核菌 患结核病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 。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 。
(4)该实验说明 。
23.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消灭天花,所以许多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接种天花疫苗属于 。
(2)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 (或 免疫)。
(3)资料表明,美国和俄罗斯的几个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属于反对保存天花病毒的理由有____(可多选)。
A.目前,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必要时可通过相关技术研制所需的天花病毒
B.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E.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24.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科学实验。实验于1881年5月5日开始:把供实验用的48只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的24只绵羊用毒性已经削弱的病原菌进行注射感染,乙组的24只绵羊不注射进行对照。5月17日,注射过病原菌的绵羊又一次注射毒性较强的病原菌,绵羊仍健康。5月31日,巴斯德当众用毒性很强的病原菌来注射所有绵羊。6月2日,实验见分晓了,结果是:再次受病原菌感染的24只甲组绵羊都很正常,而用来对照的24只乙组绵羊都死了。请回答:
(1)此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5月5日和5月17日注射的病原菌起了 作用。
(3)甲组绵羊不死是因为 。
(4)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病原体;抵抗;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免疫;免疫;淋巴;抗体;液体;细胞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身体对病菌的防卫的认识。
【解答】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 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 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故答案为:病原体;抵抗;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免疫;免疫;淋巴;抗体;液体;细胞
2.【答案】免疫;抗原;细菌;病毒;癌细胞;B淋巴;B淋巴;抗体;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解答】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当然,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刺激B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
故答案为:免疫;抗原;细菌;病毒;癌细胞;B淋巴;B淋巴;抗体;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3.【答案】多种;非特异性;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
【解答】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故答案为:多种;非特异性;特异性;非特异性;特异性
4.【答案】疫苗;自动;被动;易感人群;计划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的理解和认识。
【解答】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故答案为:疫苗;自动;被动;易感人群;计划
5.【答案】抗感染;监视;异常;自我稳定;过敏;自身免疫;免疫缺陷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免疫及自身免疫的理解、识记和认识。
【解答】当人体受病原体侵袭时,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保护自身,这是免疫的抗感染功能。免疫还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即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及损伤的细胞,以保持自我稳定。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故答案为:抗感染;监视;异常;自我稳定;过敏;自身免疫;免疫缺陷
6.【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解答】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A、D不符合题意。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解答】如题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C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动物常用黏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理是唾液中含有杀菌物质,可以杀灭伤口的病菌,减少或避免感染,这种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毒与此是同一免疫类型,都是非特异性免疫。C选项符合题意。而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和注射乙肝疫苗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禽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属于传染源;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流感疫苗注入人体产生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皮肤防止细菌侵入人体、唾液中溶菌酶杀死细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类型。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以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答】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病原体)刺激后增殖分化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也称免疫球蛋白,抗体专门抗击刺激B淋巴细胞的这种病原体,即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对抗原(该抗原称为过敏原)的免疫反应造成的。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当然,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本题要注意区分抗原和抗体,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解答】过敏原是一类抗原,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花粉、牛奶、汽车排放的废气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进入人体后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为抗原,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非特异性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皮肤能阻挡病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答】A.一种抗体是由一种抗原刺激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抗原的消失后,抗体可以继续存在一段时间。B不符合题意。
C.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C符合题意。
D.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这种为了预防某种传染病而进行的接种,就叫预防接种。如果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注入人体,可使人体立即获得免疫,这也是人工免疫的一种方法。
【解答】疫苗本身是抗原(病原体),不是抗生素,不能直接杀灭病原体,也不能吞噬抗原。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当血液中的 B 淋巴细胞侦察到抗原时会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细胞会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 抗体,小部分细胞会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T 淋巴细胞也有免疫记忆功能。
【解答】人体对麻疹病毒可产生终身免疫,这主要是因为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记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该抗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A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两个特点。
【解答】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A选项符合题意。近视、龋齿、贫血都是个体差异引起的,不可传染。
故答案为A.
18.【答案】D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
【解答】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和人工免疫。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B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根据对传染病流行情况的监测和易感人群状况的分析,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原因是能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B.
20.【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工免疫的理解和认识。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为预防甲肝,全校同学注射甲肝疫苗、小明同学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人工免疫。小华同学被狗咬伤,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属于人工被动免疫。进入人体的致病细菌被白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答案】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免疫的理解和认识。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解答】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计划免疫是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B不符合题意。
C.免疫功能过强时,抗体或淋巴细胞会失去分辨“自我”和“非我”能力,把自身的某些细胞和组织当做入侵的抗原而攻击,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病。C符合题意。
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答案】(1)对照
(2)病原体
(3)异养
(4)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初步得出答案。
【解答】(1)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结核菌,甲组注射了脱毒结核菌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因此为对照组。(2)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病原体包括真菌、寄生虫、病毒、细菌,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病原体。(3)结核菌属于细菌,它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属于异养.结核菌生活在活的动植物体内并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4)题干中甲组小白鼠在第一次注射脱毒结核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度结核菌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抵抗该病菌,所以表现为无症状。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故答案为:(1)对照;(2)病原体;(3)寄生;(4)在脱毒结核菌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23.【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
(2)人工免疫;特异性
(3)A;C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根据对传染病流行情况的监测和易感人群状况的分析,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类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接种疫苗是出生后进行,产生的抗体只对某一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特异性免疫。(3)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一旦用之,使用、研究现有的天花病毒的DNA序列的资料即可,无需再保存天花病毒,因为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2)人工免疫;特异性;(3)AC
24.【答案】(1)免疫
(2)抗原
(3)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
(4)对照
【知识点】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叫做人工免疫。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计划免疫。
【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知此实验的原理是免疫。(2)实验中5月5日和5月17日注射的病原菌起了抗原的作用。(3)甲组绵羊不死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4)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对照。
故答案为:(1)免疫;(2)抗原;(3)体内产生了抵抗病原体的抗体;(4)对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