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2 传染病(第2课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2 传染病(第2课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2-27 16:31:26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2 传染病(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我国每年死于肺结核的儿童居各类传染病死亡原因之首。为加强防治,一旦发现肺结核患者应立即:①给患者打针、吃药、隔离治疗;②对患者的房间及用具消毒;③给接触患者的人进行预防注射。这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患甲肝初期的人 B.狂犬
C.甲肝病毒 D.患流感的病人
3.易感人群是指 (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B.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
C.接触传染病的人群
D.正在患病的人群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感染炭疽病的主要途径的是(  )
A.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猪肉
B.由于割破了手指而感染炭疽杆菌
C.人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
D.人手碰到了炭疽杆菌
5.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是传染源
B.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6.非洲曾爆发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该疫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可使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等)患上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因此我国一些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今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利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成功控制住了埃博拉疫情的传播。请回答:
(1)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   。
(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这一措施属于   。
二、中档题
7.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8.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高血压 B.流行性感冒 C.糖尿病 D.呆小症
9.5月份,苏州疾病控制中心在网上发布公告,号召全体市民一旦发现钉螺一定要及时打电话上报,识螺、报螺有奖。控制中心如此重视查灭钉螺的原因是(  )
A. 钉螺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 B.钉螺里有血吸虫的成虫
C.钉螺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D.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10.2016年巴西爆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C.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1.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防疫部门要求的防护措施分别属于(  )
A.消化道传染病 切断传播途径 B.呼吸道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C.消化道传染病 保护易感人群 D.消化道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12.为了预防麻疹、风疹的流行,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
三、拓展题
13.如图是在某些国家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种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可能,请分析回答:
(1)根据传播途径看,上述疾病属于   传染病。与人体细胞相比,其病原体结构特点是   。
(2)我国以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疾病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3)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   多样性。
(4)让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分别感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并观察、统计与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   。
14.近年来,关于“超级细菌”感染的临床案例屡见不鲜。其实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现耐药菌就不可避免,而滥用抗生素则会催生耐药菌的出现。如图是几种抗生素被允许使用的年份及相应的耐药菌出现的年份。(注:上下深浅一致的箭头分别表示抗生素及相对应的耐药菌)
(1)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   ,而该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   (填“前”或“后”)。
(2)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对应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   的结果。
(3)耐药菌通常出现在医院,这是因为医院是使用抗生素最频繁的地方,并聚集了很多缺乏相应免疫力的人,即那里有很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题。
【解答】解: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①给患者打针、吃药、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②对患者的房间及用具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③给接触患者的人进行预防注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源与病原体概念的区分知识解题。
【解答】解:传染源是指患病的生物;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生物患病的微生物;患甲肝初期的人、患狂犬病的狂犬、患流感的病人都属于传染源;甲肝病毒是引发甲肝的病原体;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炭疽病的发病机理及其传播途径知识解题,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草食性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通过接触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解答】解:A、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猪肉,人可以感染,属于饮食传播;
B、由于割破了手指而感染炭疽杆菌,人可以感染,属于接触传播;
C、人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人可以感染,属于空气、飞沫传播;
D、人手碰到了炭疽杆菌,若是皮肤完好,一般不会感染;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及其传播知识解题。
【解答】解:A、病毒是引发传染源的病原体,故A错误;
B、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是传染病的三大特点,故B正确;
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C 正确;
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1)病原体
(2)控制传染源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的传播及其预防措施解题。
【解答】解:(1) 传染源是指患病的生物;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生物患病的微生物;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病原体;
(2) 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故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病原体;(2)控制传染源。
7.【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解答】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学生要注意识记不同的传染病传播方式不同。
8.【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解答】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高血压、糖尿病、呆小症都不符合传染病的特点。
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血吸虫病与钉螺的关系解题。
【解答】解:血吸虫病是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而血吸虫的成长史为:虫卵→毛蚴→钉螺→尾蚴→成虫;故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及其传播知识解题。
【解答】解: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故A正确;
B、寨卡病毒是生物,有遗传物质,故B错误;
C、该病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而流感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C错误;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解题,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
【解答】解: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说明细菌性痢疾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该过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属于切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1)呼吸道;没有(无)细胞结构
(2)控制传染源
(3)遗传(基因)
(4)实验法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及其传播知识解题,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
【解答】解:(1)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知,上述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我国以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疾病传入我国,属于控制传染源;
(3)根据生物多样性可知,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基因多样性;
(4)让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分别感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并观察、统计与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实验法;
故答案为:(1)呼吸道、没有(无)细胞结构;(2)控制传染源;(3)遗传(基因);(4)实验法。
14.【答案】(1)青霉素;前
(2)选择
(3)易感人群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知识解题。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而该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前;
(2)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对应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选择的结果;
(3)耐药菌通常出现在医院,这是因为医院是使用抗生素最频繁的地方,并聚集了很多缺乏相应免疫力的人,即那里有很多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青霉素、前;(2)选择;(3)易感人群。
1 / 1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 3.2 传染病(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我国每年死于肺结核的儿童居各类传染病死亡原因之首。为加强防治,一旦发现肺结核患者应立即:①给患者打针、吃药、隔离治疗;②对患者的房间及用具消毒;③给接触患者的人进行预防注射。这些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题。
【解答】解: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①给患者打针、吃药、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②对患者的房间及用具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③给接触患者的人进行预防注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B。
2.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患甲肝初期的人 B.狂犬
C.甲肝病毒 D.患流感的病人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源与病原体概念的区分知识解题。
【解答】解:传染源是指患病的生物;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生物患病的微生物;患甲肝初期的人、患狂犬病的狂犬、患流感的病人都属于传染源;甲肝病毒是引发甲肝的病原体;
故答案为:C。
3.易感人群是指 (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B.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
C.接触传染病的人群
D.正在患病的人群
【答案】A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感染炭疽病的主要途径的是(  )
A.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猪肉
B.由于割破了手指而感染炭疽杆菌
C.人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
D.人手碰到了炭疽杆菌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炭疽病的发病机理及其传播途径知识解题,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草食性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通过接触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解答】解:A、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猪肉,人可以感染,属于饮食传播;
B、由于割破了手指而感染炭疽杆菌,人可以感染,属于接触传播;
C、人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人可以感染,属于空气、飞沫传播;
D、人手碰到了炭疽杆菌,若是皮肤完好,一般不会感染;
故答案为:D。
5.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是传染源
B.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及其传播知识解题。
【解答】解:A、病毒是引发传染源的病原体,故A错误;
B、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是传染病的三大特点,故B正确;
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C 正确;
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6.非洲曾爆发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该疫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可使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等)患上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因此我国一些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今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利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成功控制住了埃博拉疫情的传播。请回答:
(1)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   。
(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这一措施属于   。
【答案】(1)病原体
(2)控制传染源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的传播及其预防措施解题。
【解答】解:(1) 传染源是指患病的生物;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生物患病的微生物;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病原体;
(2) 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故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病原体;(2)控制传染源。
二、中档题
7.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
【解析】【解答】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学生要注意识记不同的传染病传播方式不同。
8.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高血压 B.流行性感冒 C.糖尿病 D.呆小症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解答】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高血压、糖尿病、呆小症都不符合传染病的特点。
故答案为B.
9.5月份,苏州疾病控制中心在网上发布公告,号召全体市民一旦发现钉螺一定要及时打电话上报,识螺、报螺有奖。控制中心如此重视查灭钉螺的原因是(  )
A. 钉螺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 B.钉螺里有血吸虫的成虫
C.钉螺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D.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血吸虫病与钉螺的关系解题。
【解答】解:血吸虫病是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而血吸虫的成长史为:虫卵→毛蚴→钉螺→尾蚴→成虫;故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故答案为:D。
10.2016年巴西爆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B.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C.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及其传播知识解题。
【解答】解: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故A正确;
B、寨卡病毒是生物,有遗传物质,故B错误;
C、该病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而流感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C错误;
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防疫部门要求的防护措施分别属于(  )
A.消化道传染病 切断传播途径 B.呼吸道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C.消化道传染病 保护易感人群 D.消化道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解题,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
【解答】解: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说明细菌性痢疾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该过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A。
12.为了预防麻疹、风疹的流行,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知道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属于切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错误;
故答案为:C
三、拓展题
13.如图是在某些国家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种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可能,请分析回答:
(1)根据传播途径看,上述疾病属于   传染病。与人体细胞相比,其病原体结构特点是   。
(2)我国以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疾病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3)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   多样性。
(4)让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分别感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并观察、统计与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   。
【答案】(1)呼吸道;没有(无)细胞结构
(2)控制传染源
(3)遗传(基因)
(4)实验法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及其传播知识解题,传染病的预防常见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的方法主要有: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有: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杀菌、消毒等;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主要有: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
【解答】解:(1)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知,上述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我国以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防止疾病传入我国,属于控制传染源;
(3)根据生物多样性可知,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基因多样性;
(4)让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分别感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并观察、统计与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实验法;
故答案为:(1)呼吸道、没有(无)细胞结构;(2)控制传染源;(3)遗传(基因);(4)实验法。
14.近年来,关于“超级细菌”感染的临床案例屡见不鲜。其实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现耐药菌就不可避免,而滥用抗生素则会催生耐药菌的出现。如图是几种抗生素被允许使用的年份及相应的耐药菌出现的年份。(注:上下深浅一致的箭头分别表示抗生素及相对应的耐药菌)
(1)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   ,而该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   (填“前”或“后”)。
(2)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对应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   的结果。
(3)耐药菌通常出现在医院,这是因为医院是使用抗生素最频繁的地方,并聚集了很多缺乏相应免疫力的人,即那里有很多   。
【答案】(1)青霉素;前
(2)选择
(3)易感人群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知识解题。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而该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前;
(2)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对应的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选择的结果;
(3)耐药菌通常出现在医院,这是因为医院是使用抗生素最频繁的地方,并聚集了很多缺乏相应免疫力的人,即那里有很多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青霉素、前;(2)选择;(3)易感人群。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