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同步练习
一、我学会了
1.细菌是 细胞的 生物。包括 菌、 菌、 菌。细菌的危害:有些细菌能侵入 细胞;有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 。
2.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 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 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 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3.病毒形态结构:个体微小,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内,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在 细胞内迅速繁殖,使 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 和破坏其他细胞。
4.流感是流感 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流感是一种 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 ,早 ,早 。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 接种。
5.传染病的三个特点: 性; 性; 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 ; 。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 ;切断 ;保护 。
二、我理解了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C.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D.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
7.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 ( )
A.蛔虫病 B.肺结核 C.流行性感冒 D.手癣
8.下列有关疾病和传播途径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细菌性痢疾——飞沫传播 B.破伤风——接触(伤口)传播
C.霍乱——粪—口传播 D.淋病——水、食物、苍蝇传播
9.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
B.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
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甲烷菌等应用于污水处理
10.当家人出现流行性感冒时,下列措施中没有作用的是 ( )
A.对病人隔离治疗
B.用醋蒸气消毒房间并注意开窗通气
C.对家中其他人服药预防
D.消灭家中的蚊子和苍蝇
1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高血压 B.流行性感冒 C.糖尿病 D.呆小症
12.易感人群是指 (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B.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
C.接触传染病的人群
D.正在患病的人群
13.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
14.2012年5月中旬以来,某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 )
A.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B.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
C.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
D.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
15.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
16.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 ( )
A.有遗传性,难医治 B.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C.无特效药,对人体危害较大 D.是一种绝症,无法医治
17.下列生物不属于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 )
A.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 B.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杆菌
C.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 D.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
18.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机体免疫力
19.我国规定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不得销售散装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措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20.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此病的病因和具体传播方式还不是很清楚,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对此,下列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 )
① 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②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③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④禁止患者生育,以免生出病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1.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2)上述调查是通过 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 。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22.2011年德国等国家爆发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由新型大肠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对青菌素等抗生素有很强的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醒大家不必恐慌,只要注意饮食卫生,如瓜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就能较好地预防肠道传染病。请回答:
(1)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2)这种肠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 的特点。
(3)“瓜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23.星期六,初三的小王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不久就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时,主诉症状如下:
①体乏无力、无食欲、发热并伴有寒战、头痛、咽喉痛、全身酸痛、关节痛;经医生检查的结果是:②血压:16/10.5千帕;③腋窝温度39.6 ℃;④血液检查:RBC 4.3×1012/L;WBC 4.5×109/L(其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Hb 140g/L;PLT 220×109/L。
(1)此病经诊断属于传染病,小王可能患流行性感冒,上述可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是 (用序号表示)。
(2)此病的病原体是 ,主要通过 传播。
(3)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⑥项措施控制和预防传染。其中,③属于 ;⑤、⑥属于 。
①输液和服相关药物治疗; ②清淡饮食,多饮水,充足睡眠,减少活动量;
③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 ④对病人隔离治疗; ⑤不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
⑥对她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单;原核;球菌;杆菌;螺旋菌;人体;毒素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细菌的认识。
【解答】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故答案为:单;原核;球菌;杆菌;螺旋菌;人体;毒素
2.【答案】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抗生素的理解和认识。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解答】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
故答案为: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
3.【答案】独立;活细胞;寄主;寄主;感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病毒的认识。
【解答】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故答案为:独立;活细胞;寄主;寄主;感染
4.【答案】病毒;传染病;诊断;治疗;隔离;流感病毒疫苗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流感及流感病毒的认识。
【解答】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故答案为:病毒;传染病;诊断;治疗;隔离;流感病毒疫苗
5.【答案】传染病;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传染病及传染病的流行的认识。
【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传染病;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6.【答案】D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解答】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如扁桃体炎就是由于链球菌“侵略”喉部的细胞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乳酸菌可以促进消化,有益于肠胃健康。B不符合题意。
C.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如当引起破伤风的细菌进入伤口后,能产生一种
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解答】A.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B符合题意。
C.流行性感冒是病毒的传播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手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
【解答】A.细菌性痢疾主要感染途径是粪—口传播;A不符合题意。
B.破伤风是接触(伤口)传播;B符合题意。
C.霍乱主要通过水、食物、苍蝇传播;C不符合题意。
D.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但也有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解答】A.酵母菌可以用来蒸馒头、做面包、酿酒,酵母菌属于真菌。A不符合题意。
B.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B不符合题意。
C.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链球菌能引起丹毒、猩红热等疾病。C符合题意。
D.甲烷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解答】当家人出现流行性感冒时,对病人隔离治疗,用醋蒸气消毒房间并注意开窗通气,对家中其他人服药预防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但流感病毒不是由蚊子苍蝇进行传播的,所以消灭家中的蚊子和苍蝇并没有预防效果。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解答】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高血压、糖尿病、呆小症都不符合传染病的特点。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根据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定义判断:流感属于传染病;流感病人属于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2)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对病毒没有效果,而且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所以不能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所以传染病具有流行性。
【解答】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有传染性和流行性。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C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杆菌和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都属于病原体。而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不属于病原体。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发生。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不得销售散装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流行,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根据题意“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可知该病有可能是传染病,所以可以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所以 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符合题意。而此病的病因和具体传播方式还不是很清楚,不能实现预防接种。
故答案为B.
21.【答案】(1)研究中学生流感并发率与季节、性别的关系
(2)随机抽样
(3)15.4%
(4)春、冬季病发率高、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解答】(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该调查的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2)从题干信息“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出只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属于随机抽样。(3)从表中得知:春季患病的人数是8人,男生总人数是52人,因此,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15.4%。(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故答案为:(1)研究中学生流感并发率与季节、性别的关系;(2)随机抽样;(3)15.4%;(4)春、冬季病发率高、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22.【答案】(1)大肠杆菌
(2)流行性
(3)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该病由新型大肠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对青菌素等抗生素有很强的抗药性。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2)这种肠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3)“瓜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是控制病毒的传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大肠杆菌;(2)流行性;(3)切断传播途径
23.【答案】(1)①③④
(2)流感病毒;空气、飞沫
(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初步得出答案。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此病经诊断属于传染病,小王可能患流行性感冒,上述可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是①体乏无力、无食欲、发热并伴有寒战、头痛、咽喉痛、全身酸痛、关节痛;③腋窝温度39.6 ℃;④血液检查:RBC 4.3×1012/L;WBC 4.5×109/L(其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Hb 140g/L;PLT 220×109/L。(2)初三的小王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不久就感觉身体不适。推断该病是传染病,根据诊断分析可知此病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3)在题干控制和预防传染措施中,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和对她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①③④;(2)流感病毒;空气、飞沫;(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同步练习
一、我学会了
1.细菌是 细胞的 生物。包括 菌、 菌、 菌。细菌的危害:有些细菌能侵入 细胞;有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 。
【答案】单;原核;球菌;杆菌;螺旋菌;人体;毒素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细菌的认识。
【解答】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故答案为:单;原核;球菌;杆菌;螺旋菌;人体;毒素
2.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 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 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 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答案】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抗生素的理解和认识。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解答】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
故答案为: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
3.病毒形态结构:个体微小,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内,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在 细胞内迅速繁殖,使 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 和破坏其他细胞。
【答案】独立;活细胞;寄主;寄主;感染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病毒的认识。
【解答】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故答案为:独立;活细胞;寄主;寄主;感染
4.流感是流感 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流感是一种 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 ,早 ,早 。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 接种。
【答案】病毒;传染病;诊断;治疗;隔离;流感病毒疫苗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流感及流感病毒的认识。
【解答】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故答案为:病毒;传染病;诊断;治疗;隔离;流感病毒疫苗
5.传染病的三个特点: 性; 性; 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 ; 。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 ;切断 ;保护 。
【答案】传染病;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传染病及传染病的流行的认识。
【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传染病;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我理解了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C.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D.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
【答案】D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解答】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如扁桃体炎就是由于链球菌“侵略”喉部的细胞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乳酸菌可以促进消化,有益于肠胃健康。B不符合题意。
C.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如当引起破伤风的细菌进入伤口后,能产生一种
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 ( )
A.蛔虫病 B.肺结核 C.流行性感冒 D.手癣
【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解答】A.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B符合题意。
C.流行性感冒是病毒的传播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手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下列有关疾病和传播途径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细菌性痢疾——飞沫传播 B.破伤风——接触(伤口)传播
C.霍乱——粪—口传播 D.淋病——水、食物、苍蝇传播
【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
【解答】A.细菌性痢疾主要感染途径是粪—口传播;A不符合题意。
B.破伤风是接触(伤口)传播;B符合题意。
C.霍乱主要通过水、食物、苍蝇传播;C不符合题意。
D.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
B.青霉等应用于生产抗生素
C.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甲烷菌等应用于污水处理
【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但也有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有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还有一些细菌虽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解答】A.酵母菌可以用来蒸馒头、做面包、酿酒,酵母菌属于真菌。A不符合题意。
B.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B不符合题意。
C.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链球菌能引起丹毒、猩红热等疾病。C符合题意。
D.甲烷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当家人出现流行性感冒时,下列措施中没有作用的是 ( )
A.对病人隔离治疗
B.用醋蒸气消毒房间并注意开窗通气
C.对家中其他人服药预防
D.消灭家中的蚊子和苍蝇
【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解答】当家人出现流行性感冒时,对病人隔离治疗,用醋蒸气消毒房间并注意开窗通气,对家中其他人服药预防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但流感病毒不是由蚊子苍蝇进行传播的,所以消灭家中的蚊子和苍蝇并没有预防效果。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高血压 B.流行性感冒 C.糖尿病 D.呆小症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解答】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高血压、糖尿病、呆小症都不符合传染病的特点。
故答案为B.
12.易感人群是指 (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B.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
C.接触传染病的人群
D.正在患病的人群
【答案】A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
【答案】D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根据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定义判断:流感属于传染病;流感病人属于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D.
14.2012年5月中旬以来,某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 )
A.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B.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
C.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
D.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
【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的关系;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1)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2)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对病毒没有效果,而且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所以不能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预防接种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 ( )
A.有遗传性,难医治 B.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C.无特效药,对人体危害较大 D.是一种绝症,无法医治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所以传染病具有流行性。
【解答】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有传染性和流行性。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下列生物不属于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 )
A.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 B.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杆菌
C.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 D.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
【答案】C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解答】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杆菌和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都属于病原体。而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不属于病原体。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机体免疫力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发生。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我国规定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不得销售散装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措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不得销售散装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流行,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此病的病因和具体传播方式还不是很清楚,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对此,下列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 )
① 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②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③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④禁止患者生育,以免生出病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根据题意“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可知该病有可能是传染病,所以可以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所以 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符合题意。而此病的病因和具体传播方式还不是很清楚,不能实现预防接种。
故答案为B.
21.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2)上述调查是通过 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 。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答案】(1)研究中学生流感并发率与季节、性别的关系
(2)随机抽样
(3)15.4%
(4)春、冬季病发率高、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解答】(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该调查的目的是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2)从题干信息“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出只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属于随机抽样。(3)从表中得知:春季患病的人数是8人,男生总人数是52人,因此,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15.4%。(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春、冬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故答案为:(1)研究中学生流感并发率与季节、性别的关系;(2)随机抽样;(3)15.4%;(4)春、冬季病发率高、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22.2011年德国等国家爆发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由新型大肠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对青菌素等抗生素有很强的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醒大家不必恐慌,只要注意饮食卫生,如瓜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就能较好地预防肠道传染病。请回答:
(1)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2)这种肠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 的特点。
(3)“瓜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答案】(1)大肠杆菌
(2)流行性
(3)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该病由新型大肠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对青菌素等抗生素有很强的抗药性。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2)这种肠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3)“瓜果蔬菜洗净或削皮、肉类煮熟”是控制病毒的传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大肠杆菌;(2)流行性;(3)切断传播途径
23.星期六,初三的小王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不久就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时,主诉症状如下:
①体乏无力、无食欲、发热并伴有寒战、头痛、咽喉痛、全身酸痛、关节痛;经医生检查的结果是:②血压:16/10.5千帕;③腋窝温度39.6 ℃;④血液检查:RBC 4.3×1012/L;WBC 4.5×109/L(其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Hb 140g/L;PLT 220×109/L。
(1)此病经诊断属于传染病,小王可能患流行性感冒,上述可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是 (用序号表示)。
(2)此病的病原体是 ,主要通过 传播。
(3)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⑥项措施控制和预防传染。其中,③属于 ;⑤、⑥属于 。
①输液和服相关药物治疗; ②清淡饮食,多饮水,充足睡眠,减少活动量;
③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 ④对病人隔离治疗; ⑤不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
⑥对她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
【答案】(1)①③④
(2)流感病毒;空气、飞沫
(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初步得出答案。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此病经诊断属于传染病,小王可能患流行性感冒,上述可作为医生诊断的依据是①体乏无力、无食欲、发热并伴有寒战、头痛、咽喉痛、全身酸痛、关节痛;③腋窝温度39.6 ℃;④血液检查:RBC 4.3×1012/L;WBC 4.5×109/L(其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Hb 140g/L;PLT 220×109/L。(2)初三的小王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不久就感觉身体不适。推断该病是传染病,根据诊断分析可知此病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3)在题干控制和预防传染措施中,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和对她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①③④;(2)流感病毒;空气、飞沫;(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