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 2、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以观察、记忆、识别、概述等方法。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章我们了解到我们周围植物的类群以及他们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动,有哪一位同学能帮我们回忆一下植物有哪些类群?那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动物类群。 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71--72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动物学家把动物主要包括 和 两大类群。 二者区别是动物体内有 。 2、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 、 、 、 、 。 。 课时一 腔肠动物 通过观察水螅,归纳腔肠动物的结构特点: (1)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 动物。 (2)身体 (3)体壁由 细胞构成 (4)消化腔有 无 (5)常见动物:水母、 、海蜇、珊瑚虫等 课时二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探究一: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是一类 的多细胞动物,身体 ,多数营 生活。 2、常见动物: 、 、 。 探究二: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 形或 形,两头 ,有 有 。它们通常生活在 或 中,也有些种类 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2、常见动物: 、 。 探究三: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组成;靠 或 辅助运动 2、蚯蚓:在其身体的前端有_______,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面有______的感觉,触摸腹面有______的感觉。运动靠 的收缩和舒张还有刚毛的配合蠕动,呼吸靠 呼吸 3、代表动物: 、 、 等。 4.蠕虫动物:把身体______,两侧_______,无_______,能够________的动物。蠕虫动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三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探究一: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大多具有 ;运动器官是 。 2、代表动物: 、 、 、 等。 探究二:节肢动物 1、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其外壳为坚韧的_______。 2、蝗虫的身体分为 、 、 三个部分。 蝗虫有______对触角,_____对足,______对翅。蝗虫的足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均分节。前足和中足较短,适合爬行;后足发达,适合跳跃。蝗虫的前翅和后翅各一对。蝗虫的触角是感觉器官,分节,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蝗虫的足、触角和翅的特点,有利于觅食、避敌、觅偶、寻找栖息地等,可以扩大其分布和生活空间,对其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义。 3、蝗虫的______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呼吸器官是________。 4、蝗虫的体表具有坚韧的_______,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1.下列潍坊境内的各种动物,不具备“身体分部,躯干、足和触角均分节”特征的是( ) A. 北海的梭鱼 B. 临朐山蝎 C. 临朐桑蚕 D. 潍坊产的对虾 2.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依靠体壁内的肌肉实现翻筋斗运动 B.绦虫靠简单的消化系统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 C.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 D.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 3.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