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2个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2个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2-16 20:49:42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 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2、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从表面上看,是由于
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节聚焦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怎样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一、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1、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2005年12月19日
65亿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
中国(13亿 )印度(11亿)美国(2.97亿)印尼(2.23亿)巴西(1.81亿)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14亿人口居第二位。
2、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1、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1)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人口基数过大。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讨论我国人口的现状
2005年人口已经突破13亿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
人口基数大, 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2005年
2010年
21世纪中叶
以后,
控制在13.3亿以内控制在14亿以内接近16亿 缓慢下降, 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的多种
需求水粮食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精神需求 由于人的各种需求直接或间接地依赖自然资源,所以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形成的压力也愈加沉重。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2、环境破坏及污染加剧1、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的1/3)(人均淡水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人均占有量世界排位121位)滥伐森林北京出现沙尘暴,午后街头一片昏黄
沙尘暴大气污染酸 雨赤潮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控制人口增长。2. 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止沙漠化;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等。因治理沙漠化成效显著而荣获“全球500佳”称号的宁夏沙坡头村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千里生态园附近高粱地B哥:农业生态园不施一丝化肥种出30万公斤水果 1.人口过快增加会导致
A.土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加剧
B.森林资源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
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C.能源需求不断增大,出现能源危机
D.?以上都是练习2、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欧洲 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
展越慢越好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
境、资源相协调2、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3、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是调节( ),措施要达到的目的是降低( )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DA2、书后习题:“现在的人,有五个孩子不算多,每个孩子又各有五个孩子。爷爷活着的时候,就有二十五个孙辈了。这就造成了社会上的人口多而物资少,虽然辛勤劳作,生活用品却依然匮乏。”这句话反映出作者的忧虑:如果不节制人口增长,将会对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1、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水——20亿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兴亡,匹夫有责”;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6年——“沙漠和沙漠化”。拓展题6.5是世界环境日2、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主要有: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都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便大力开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改造;对于近期无望解决环境污染的企业,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法并妥善实施“关”、“停”、“并”、“转”。课件28张PPT。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的后果: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和环境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 保护我们
     共同的家园南极大陆冰原覆盖,荒无人烟,但从生息在那里的企鹅体内也检查到DDT。以上资料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其生态基础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99%臭氧层--地球的保护伞9.16
保护臭氧层日氟里昂破坏臭氧层的原理海洋污染--赤潮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
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
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
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
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概念海洋污染赤潮土地荒漠化酸雨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科学含义
生物圈内各种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以及它们所拥有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1)基因多样性(遗传)
(2)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直接价值  ? 间接价值(生态功能)  ? 潜在价值实用意义的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目前光鸟类就每三年有   两种灭绝,其它物种更难统计。而   且有加速趋势。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的野生类型   数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   剩圈养类型,近亲繁殖严重。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   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   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就地保护: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
(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如植物园、动物园、海底世界等)
为濒危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3)离体保护:为濒危生物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迁地保护)(4)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加强保护意识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保护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植物有人参、红松等。珍稀动物有梅花鹿、东北虎等。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面积19600公顷,1989年经平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海洋贝藻类及生态环境。华南植物园的水松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广东的自然保护区:
--韶关的丹霞山自然保护区
(保护丹霞地貌)
--肇庆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保护北回归线上的森林生态系统)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1.规定禁渔区、禁渔期
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
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危及后代人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发展模式。
包括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生存能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