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情景导入】
播放人群中患流感视频,思考问题: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为了维持稳态,特异性免疫是如何进行的?
[用时3分钟]
教学过程
2、生命活动调节的一般模式是
1、生命活动调节的意义是
刺激
感受器
产生效应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内分泌腺或细胞
靶器官
或细胞
兴奋
激素等
化学物质
产生效应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神经调节的一般过程
体液调节的一般过程
思考:机体如何感知流感病毒等抗原刺激,并对该刺激作出反应?
维持稳态,适应环境
接受
产生
调节
刺激→感应→反应→效应
【驱动任务1】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资料分析1】1907年,威尔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操作和结果如图。只有同种细胞发生聚集,每个聚集体只含同一种着色的海绵细胞。
(1)思考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基于神经、体液调节接受
相关刺激的结构基础,通过阅读教
材P71相关文字,说出免疫系统是
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教学过程
[用时5分钟]
免疫细胞的识别基础:
细胞表面的受体。
分子标签
① 组织细胞表面有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② 病原体表面的分子标签可能是抗原决定簇。
B细胞表面有B细胞识别受体(BCR);
T细胞表面有T细胞识别受体(TCR)。
【驱动任务1】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驱动任务2】建构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过渡】按照生命活动调节的一般模式,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分为感应、反应、效应三个阶段。
感应阶段:抗原的识别;
反应阶段: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效应阶段:抗原的清除。
教学过程
【驱动任务2】建构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P72-P73图文,思考以下问题
感应阶段:(1)体液免疫中,流感病毒被哪些细胞识别?
反应阶段:(2)B细胞如何被活化?
(3)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
(4)B细胞活化后有何反应?
效应阶段:(5)抗体如何起作用?
(6)记忆细胞有什么功能?
教学过程
[用时20分钟]
【驱动任务2】建构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学生活动2:观看体液免疫动画,各小组绘制学案中体液免疫概念图。
教学过程
[用时5分钟]
体液免疫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
机体再次接触抗原
刺激
产生
教学过程
【拓展应用】完成教材P75习题
教学过程
[用时5分钟]
思考问题: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是如何变化的?
【拓展应用】完成教材P75习题
教学过程
[用时5分钟]
思考问题: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是如何变化的?
【过渡】思考问题:体液免疫能够消灭所有侵入体内的流感病毒吗?
教学过程
需另一种特异性免疫机制消灭细胞内部的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细胞免疫。
(病毒和一些胞内寄生致病细菌麻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过渡】思考问题:体液免疫能够消灭所有侵入体内的流感病毒吗?
教学过程
需另一种特异性免疫机制消灭细胞内部的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细胞免疫。
(病毒和一些胞内寄生致病细菌麻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教学过程
【驱动任务3】建构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细胞免疫内容部分,在体液免疫概念图基础上完善细胞免疫概念图。
[用时10分钟]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
抗原被APC吞噬
记忆T细胞
机体再次接触抗原
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攻击相应的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
抗体
刺激
产生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教学过程
【驱动任务4】探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学生活动4:讨论课本P74页“思考 讨论”中的问题并进行小组展示交流。
[用时10分钟]
教学过程
【驱动任务5】探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学生活动5:
(1)阅读相关资料,建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的关系网络图。
(2)完成表格内容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中信
息分子的作用。
[用时10分钟]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内分泌系统
TRH等
甲状腺
激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干扰素等
乙酰
胆碱等
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
教学过程
【驱动任务5】探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调节方式 信息分子 来源 靶细胞 或作用部位 化学本质
神经递质 有机物、无机物
激素 (主要) 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固醇
细胞因子 蛋白质
抗体 蛋白质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突触前膜释放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突触后膜
靶细胞
或靶器官
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抗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驱动任务5】探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学生活动5:
(1)阅读相关资料,建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的关系网络图。
(2)完成表格内容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中信
息分子的作用。
[用时10分钟]
教学过程
【知识应用】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①为什么成年人的抵抗力比小孩子强,这种强的抵抗力是如何形成的?
②“老人说,小孩子每病一次就会硬实一点”,这话有科学依据吗?
③情绪抑郁、心情不好的人更容易患病。
小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
抗原被APC吞噬
记忆T细胞
机体再次接触抗原
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攻击相应的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
抗体
刺激
产生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