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
2、记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记忆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难点:能够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学习方法:课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归纳提升
知识链接:产业革命、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
学习用时:2课时
课前预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概况
(1)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_________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 类型:_________产业转移和国标产业转移
(3) 方式:对外_________、对外设立_________等。
(4) 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_________。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 劳动力因素
① 组成:数量、_________和价格等。
② 影响: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_________之中,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_________.。
(2)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① 组成: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与_________行业打交道、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投入资金。
② 影响
(3) 市场因素
① 原因:国内市场趋于________或满足不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________
② 影响:市场是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________
(4)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和地区
影响
发达国家和地区
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____________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发展中国家
或地区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____________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____________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 意义:推动了区域经济的___________
(2) 产业国际分工与合作: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__________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______________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 对象: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___________带来深刻的影响。
(2) 表现:改变了区域的_____________,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国家或地区
影响
转移国或地区
减少国内的___________,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缓解___________压力
课堂探究:
知识点1:产业转移的定义、分类、目的
问题探究:
产业转移是指 的现象。
2、产业转移分为 和 两类。
3、产业为什么要转移?
比较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知识点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问题探究:
1、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产业转移?
2、读图5.8,回答课本P88思考题。
3、内部交易成本指 等投入。
4、读图5.9,回答课本P89顶部思考题。
5、读图5.10和图5.11,回答课本P89思考题。
友情提醒:
在我国的媒体上,经常会听到类似“改善投资环境”等提法,实际上就是地方为吸引产业转移而尽力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
知识点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读图5.12及对应文字,产业转移对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产业结构有什么影响?
2、读图5.13和图5.14完成P92思考题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和劳动力就业影响
利
弊
对转出区域
对转入区域
4、完成P93活动
友情提醒:
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四个方面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四个侧面:第一点关注的是宏观产业结构,第二点关注的是具体产业和产品,第三点关注的是产业的空间变化,第四点关注的是从事产业劳动的劳动力的空间变化。
课后总结:
课后反思:
课后巩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1~2题
1、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香港向内地的这种产业迁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我国某电冰箱生产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3、4题。
3、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资金
4、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是因为这样仍利于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管理水平?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5~6题。
5. 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6. 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2009年6月23日,由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厂组装的首架空客A320飞机正式交付使用。据此完成7~8题。
7. 空中客车公司选择在我国建设欧洲之外的第一个总装线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
A.科技实力雄厚 B.消费市场广阔 C.土地价格低廉 D.劳动力资源丰富
8. 空中客车公司落户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区
①制造业基础好 ②便捷的水陆交通 ③科教发达,人才众多 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读某区域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第一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_;正确表示第二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正确表示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_____。?
(2)在A阶段该区域经济结构如何变化:
理由是此阶段该区域往往作为产业转移的___________地,___________密集型. _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类型占比重较高,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B处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教学目标】
1、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教学难点】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内部交易成本。
【教 具】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例举本地的合资企业
★新课学习:德国、日本、韩国的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建工厂?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成为它们建厂的目的地?
生: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
(阅读)阅读87页,说说什么是产业转移?
生: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读图)图5.8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的变化
师:图中反映的是哪类产业?
生:劳动密集型产业
师:50年代末,日本为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生:略(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师:60-70年代,日本为何又将产业转移到韩国、我国港台地区?
生: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师: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找出该产业转移的规律
生:略(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承转)我国中西部劳动力价格更低,日本为何不直接把产业转移至中西部?
生:其他条件太差。
(读图)图5.9 出口加工区企业生产组织示意
师: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生:略(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师: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生:略(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师:在我国的媒体上,经常会听到类似“改善投资环境”或“改善软环境”等提法,实际上就是地方为吸引产业转移而尽力降低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的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作为政府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创新环境、搭建交流平台等。
(读图)图5. 10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图5.11 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
师:我国汽车市场如何?
生: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师: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生:略(点拨: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教学目标】
1、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 具】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通过上课时的讨论学习,同学们已经看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产业大规模向国外转移,并引起世界经济地理界的关注。它受到了国家政策、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实证明,吸引产业转移是一些较落后国家迅速推进工业化,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新课学习:
(读图)图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师: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经过了哪些调整?
生:略
师:工业化的基本过程: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的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
师: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有什么影响
生:促使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读图)图5. 13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 、图5.14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师:从产品周期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分工如何?
生:经济水平处于第一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
师:生产环节中,加工环节的特点如何?
生: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量较大。
师: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所以产业发展特别迅速。
(阅读)阅读下面资料,说明产业转移给地理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美矿业公司污染环境案印尼开审
美国纽蒙特矿业公司以及其在印尼的分公司被指控污染环境的案件8月5日在印尼开审。
纽蒙特—米纳哈萨—拉亚公司及其总裁被控蓄意或疏忽在印尼东部的北苏拉威西省海湾倾倒有毒废料。
生:有些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甚至是为了转移污染而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这类产业转移后,往往会长久的受到污染问题的困扰。
师:发展中国家何去何从?是否因噎废食?
生: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师: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读图,回答1~3题。
1.若a、b、c、d四支箭头代表产业转移方向,最有可能代表电子工业转移的箭头是( )
A.a B.b
C.c D.d
2.导致上述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价因素 ②技术因素 ③劳动力因素 ④资金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若a、b、c、d代表图中四个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可能是煤炭,也可能是蔬菜
B.b可能是小麦,也可能是飞机
C.c可能是纺织品,也可能是彩电、冰箱
D.d可能是牛肉,也可能是铁矿石
1~3.解析 第1题,图中箭头b反映了由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向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全球最大电子工业基地位于美国西南部的硅谷,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交通、劳动力、技术等优势条件,具备接收电子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第2题,硅谷地区的电子工业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当地地价昂贵,劳动力费用高,为追求经济效益,硅谷地区的电子装配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地价低廉,劳动力廉价。第3题,根据经纬网,认读a—d四种贸易流向的相关国家是解题关键,a是在中国与韩国之间,b是在美国与中国之间,c是在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d是在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是牧羊业,不向中国输出牛肉,故D项错误。
答案 1.B 2.C 3.D
某跨国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以发展精密工业为主。下图是该公司在我国大陆集中分布区图,读图完成4~5题。
4.从集聚效应角度考虑,该跨国公司入驻后可能吸引的企业是( )
A.玩具制造厂 B.石油化工厂
C.智能手机厂 D.服装加工厂
5.近20年来,该公司按图中①②③④的顺序在我国大陆形成了四大片区,有关其发展和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
A.研发、设计等产业部门先于加工、制造等产业部门迁移
B.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政策优势明显,使该公司部分企业仍滞留在①地
C.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该公司企业大量进驻④地
D.地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该公司“北迁”、“西移”的重要原因
4~5.解析 第4题,由题目材料可知,该企业以发展精密工业为主,智能手机生产与此相符。第5题,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是加工制造部门转移;①地在珠三角地区,目前已不再是劳动力廉价地区;④地在中西部内地,科技水平较低,故该公司企业不能大量进驻④地,故A、B、C项均错。
答案 4.C 5.D
全球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外包出去,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基础和市场 B.劳动力和交通
C.技术和信息网络 D.环境和自然资源
答案 C
7.下列城市中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青岛 B.广州
C.兰州 D.乌鲁木齐
答案 B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结合下图,回答8~10题。
8.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最可能是( )
A.石油化工工业 B.航天工业
C.电视机制造工业 D.制糖工业
9.该工业的地域转移,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是( )
A.日本——美国——中国
B.中国——日本——美国
C.美国——日本——中国
D.日本——中国——美国
10.该工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迁出地环境优美 B.迁出地资源丰富
C.迁入地市场潜力大 D.迁入地劳动力素质高
8~10.解析 根据图中的时间年代及标注的三个国家,结合该产品的产值可判断,该种产品的生产首先是在美国,然后转向日本,最后转移至中国,应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第8题,C项与此相符。第9题,依据题干要求,应选C项。第10题,电视机生产迁入我国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市场潜力大。A、B项所述是阻碍迁出地企业迁出的因素,我国与日、美相比,劳动力素质低。故A、B、C均错,C项正确。
答案 8.C 9.C 10.C
11.“世界工厂”的称号19世纪诞生于英国,20世纪初又转给了美国,现在这项桂冠又落到了中国头上,当今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中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
B.中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C.政策优越,投资环境好
D.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巨大
解析 中国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市场巨大,吸引发达国家的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这样既利用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又接近中国的巨大市场,减少交易费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综合题
12.下图表示我国南方某城市附近郊区产业结构及今后的转移状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发展的两种农业生产活动:一种是粮食种植,另一种是花卉种植,其中________表示粮食种植,________表示花卉种植。
(2)近年来,香港大批的园艺业纷纷转移到该地区,该地发展“彩色农业”的气候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产业转移的目的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Ⅰ Ⅱ
(2)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温暖湿润
(3)花卉由香港向该地转移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这里自然条件好、地价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优势,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消除违背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信息技术(IT)产业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调整,IT制造业由美国、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IT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调整,即全球IT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目前,东莞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资讯制造业基地之一,试分析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IT产业的原因。
(2)简述第一次调整前和第二次调整后IT产业在布局上的变化。
(3)高科技产业的地域分布往往具有集聚性的特征,这种布局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 (1)东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市场前景广阔。
(2)第一次调整前IT产业布局倾向于科技发达的地区;第二次调整后IT产业布局倾向于市场广阔、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
(3)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便于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课件25张PPT。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知识准备:工业布局------优势区位原料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科技指向型工业纺织厂原料指向型企业日本国内中国青岛汽车厂市场指向型企业韩国国内中国北京服装厂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企业香港深圳二、产业转移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一、什么叫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分组思考一: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
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廉价劳动力广阔市场政策优惠
交通便利找出青岛、北京、深圳的位置:案例讨论一:珠江三角洲具有哪些吸引力?---区位优势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小组讨论二: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制造业大量向珠三角转移,其原因是什么?这种转移对香港、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根据材料分析:珠三角地区经历的第二次产业转移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的变化?在这次产业转移中,台湾以资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大规模在珠三角投资,为什么?吸引台商投资的区位因素是什么?这次产业转移对台湾当地、珠三角地区和广东边远山区分别带来哪些影响? 小组讨论三:通过两次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的分布有了哪些变化?
根据以上材料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提示:从地域分布、产业类型来概括
)
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请依据下表资料判断: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向______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
服装业应先向 ___________ (国家)转移。探究思考捷克、匈牙利墨西哥案例二:日本思考一:
20世纪50年代之前日本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为什么在60~70年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 思考二:
了解日本工业结构的三次调整,思考工业结构的调整对日本产业转移带来了哪些影响?日本丰田汽车日本汽车产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市场:西欧、北美20世纪末,主要市场转移到:东亚、东南亚思考三:
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思考: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
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
环境质量提高劳动力从第二产业
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下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
移向第二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1.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C.原料 D.市场AAB知识巩固: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环境与技术 B.交通和市场
C.资源丰富 D土地成本低和劳动力廉价
3.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硅谷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德克萨斯州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A.硅谷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恶化B.硅谷土地短缺,而迁入地具有劳动力、土地、住房便宜的优势条件
C.为使工厂更接近原料地、能源供应地和市场D.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条件DB拓展训练:角色转换假如你是南京的政府官员,对待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吸引企业到南京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