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过关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根据意思写词语。
颁发( )
遗嘱( )贡献( )
Shèn( )透
联 méng(盟)
巨é( )
(1)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
(2)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
(3)建立的功绩。( )
2.文学常识填空。
诺贝尔(1833~1896), (国家名)化学家、工程师。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了 ,他被誉为“ ”。其晚年立下遗嘱,将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设立
3.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是这则消息的导语。
B.作者从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成长经历和主要成就方面详细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获奖者。
C.“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消息的电头。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D.从写作手法来看,这则消息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非常注重消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的作用。
4.在括号内填写相应词语的词性。
首( )届( )诺贝尔奖( )颁发( )
(二)精段阅读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一标题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B.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C.荷兰的范托夫,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元素守恒定律。
D.诺贝尔的大部分遗产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1)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3.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
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①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弘扬功勤模范精神,奋进伟大复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
“七一勋章”获得者顽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②北京时间2021年6月29日8时45分,
“七一勋章”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18名礼兵在台阶上持枪伫立,青少年热情欢呼致意。“七一勋章”获得者沿着红毯拾级而上,进入人民大会堂东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有关领导同志等,在这里集体迎接他们的到来。
③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气氛热烈庄重。巨幅红色背景板上,“七一勋章”图案熠熠生辉。背景板前,18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18 名英姿挺拔的解放军仪仗队礼兵在授勋台两侧持枪伫立。
④9时58分,伴着欢快的乐曲,习近平同
“七一勋章”获得者一同步入会场,全场起立,热烈鼓掌。
⑤10时整,解放军军乐团号手吹响仪式号角,顽授仪式开始。随后,《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宣读《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隆重表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一辈子孜孜以求、默默奉献,贡献突出、品德高尚的功勋模范党员,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党中央决定,授予马毛姐等29位同志“七一勋章”。⑦2 名旗手高擎党旗,1 名礼兵手捧“七一勋章”,迈着雄健的步伐,行进到仪式现场。在雄壮的《忠诚赞歌》乐曲声中,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顽授勋章,并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全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少先队员向勋章获得者献上美丽的鲜花,敬礼致意。
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习近平指出,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⑨仪式上,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须授仪式后,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
“七一勋章”获得者合影留念。
(选自新华社,有删改)
1.这则新闻的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分析新闻电头】(4分)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概括新闻内容】(3 分)
3.根据以上新闻,说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共有哪几项流程。【筛选整合信息】(5分)
4.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试从这则新闻中举出一例具体分析。【分析新闻特点】(4分)
(四)中考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陈平原和夏晓虹对晚清及近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 ① 。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涉及的面很广很杂,古代、现代、外国都要涉及,历史、社会、政治、艺术等领域也脱离不开。所以,他们家的书房堪称一部大百科全书,方方面面的书 ② 包罗万千,加之一直以来入得多、出得少,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壮观规模。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shè 籍
B.sè 籍
C.shè 藉
D.sè 藉
2.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卓尔不群B.卓有成效C.超凡脱俗D.出类拔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到了7月底,蓝冠噪鹛飞回山林。去了哪座山呢( )无人知晓。繁殖时,它们集群;繁殖期结束,它们分散而去,下落不明。 ,也可能去了文公山,就此隐去踪影,远离人类。吴新爱回到了县城,无事了,她刷手机照片。手机里蓝冠噪鹛的照片有千余张左右,有从树上飞舞而下的,有喂食的,有求偶的,有嬉闹的,有驱逐猛禽的,有旋飞的,有雏鸟张嘴乞食的。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蓝冠噪鹛在手机里的照片有千余张左右
B.在手机里蓝冠噪鹛的照片有千余张左右
C.手机里蓝冠噪鹛的照片有千余张
D.手机里有千余张左右蓝冠噪鹛的照片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B.,
C.。
D.?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可能去了大鄣山
B.只能去了大鄣山
C.除非去了大鄣山
D.肯定去了大鄣山
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获悉凌翼老师呈现江西地域文化的作品《赣鄱书》出版了,在本单元的新闻采访环节,你想对他进行采访,你在他的微博下留言:凌翼老师,您好。
A.我是育才中学的学生,想就《赣鄱书》这本书对您做一个采访,不知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B.我是育才中学的学生,拜读了您的拙作,时间?
非常想对您进行采访,不知您什么时候有
C.得知您的《赣鄱书》出版了,想就这本书对您做一个采访,不知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D.我是育才中学的学生,拜读了您的作品,您什么时候到我们学校来接受采访?
7、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限 30字以内)
2022年1月,由州文化旅游广电局、红网湘西站策划的一组涵盖湘西各景点、高铁、民俗、美食的绝美海报《累了,就到湘西来》迅速被刷屏,点阅量超百万。稿件还被《学习强国》等平台采用,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网友直呼“是我向往的生活!”海报不只刷流量,更刷出张吉怀高铁开通后,人们对神秘湘西的向往。乘最美高铁,赏神秘湘西。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湘西正在盛装以待,迎接各地游客到来。
示例:累了,就到湘西来,走上乡村振兴道的湘西欢迎八方游客。
(摘自“红网时刻湘西1月24日讯”)
答案:
(一)基础过关
1.bān zhǔ gòng 渗 盟 额
(1)颁发(2)仲裁(3)建树
2.瑞典 炸药 炸药之父 诺贝尔奖金
3.B
精段阅读
1.C
2.(1)“享有成就”说明贝林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了作者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充分认可与肯定.(2)“颇”有“很,相当地”的意思,用在这里表明了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
3.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能力提速
1.交代了新闻稿的发出单位、地点和时间,(2分)表明该新闻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新闻电头。电头也称“消息头”,一般位于正文之前,用来说明新闻稿件的发出单位、地点和时间。本则新闻的电头即“新华社北京6月 29日电”,“新华社”交代通讯社名称,“北京”即发稿地点,“6月29日”表明发稿时间,体现了新闻的及时性与真实性。
2.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頒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3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可以从标题或导语进行分析,本文的标题即是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
3.①奏国歌,齐唱国歌。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宣读《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③习近平为“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④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⑤张桂梅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代表发言。(每点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
题目要求写出颁授仪式的几项流程,从文章来看,答案应锁定在第⑤~⑨段,每一段为一个流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示例:“北京时间2021年6月29日8时45分,‘七一勋章’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1分)准确地交代“七一勋章”获得者前往人民大会堂的时间、方式,(2分)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1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新闻特点。新闻的准确性多体现在有关时间的表述或者其他数字的准确表述上,客观性多体现在对事件的真实记录上。从本则新闻中筛选符合要求的相关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中考演练
1.Α
2.B【解析】A项“卓尔不群”意思是优秀卓越,超出常人;B项“卓有成效”意思是成绩、效果显著;C项“超凡脱俗”意思是超脱世俗,不同凡响;D項“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结合语段内容可知,此处是表明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故选 B.
3.C【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义重复,可删去
“左右”。故选 C。
4.D【解析】根据语境可知,“去了哪座山呢”是询问,
“无人知晓”是回答。故选 D,
5.A【解析】根据语段内容可知,此处应是对蓝冠噪鹏去向的猜测。由后一句“也可能去了……”可知,横线上的语句应是“可能去了……”。故选 A。
6.A【解析】B项“拙作”是对人谦称自己的作品,不能用来指代别人的作品;C项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D项“什么时候到我们学校来接受采访”用语不得体。
故选 A.
7、示例:累了,就到湘西来,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湘西欢迎八方游客。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
认真阅读材料可知,这则材料写的是随着《累了,就到湘西来》宣传海报的走红,人们充满了对湘西的向往。正逢乡村振兴的契机,湘西敞开怀抱,发展旅游业,欢迎八方游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