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4 07:38: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案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属于一篇消息。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人民日报》的记者就此事件写了这篇新闻评论,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警醒世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消息已经没有障碍,但是分析消息,掌握消息的结构,概括主要内容,以及 品析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仍有难度。
学习目标 1.把握文本,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2、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 把握文章思路,感受文章中体现的严正立场和充沛气势。(重点)
难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选择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的,体会其开阔的视野和运用事实的技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日本右翼分子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医主义的影响,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他们在1982年、1986年及2001 年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由此可见他们不顾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歪白和篡改历史的丑恶嘴脸,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篇时评,翻开这段历史,看看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对话导入,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讲授新课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明确文体1.作者档案“钟声”即“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以“钟声”为笔名发表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维“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2.背景链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警醒世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3.文体知识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掌握生字国殇(shāng)初衷(zhōng)惨绝人寰(huán)杀戮(lù)悼念(dào)篡改(cuàn)抵赖(lài)辱没(mò)呓语(yì)振聋发聩(kuì)遁形(dùn)捍卫(hàn)矢志(shǐ)缅怀(miǎn)磅礴(páng bó)铭记(míng)彰显(zhāng)2.生词注释妄图(wàng)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指死难的军民。初衷:最初的心愿。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呓语:比喻荒谬糊涂的话。振聋发聩:发生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适形:隐藏形体,矢志;发誓立志。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彰显: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3.速读课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概括了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2)日本右翼分子对当年的军国主义旅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的顽固表现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后明确:(1)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会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世界和平。(2)①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②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③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 2017 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三)课文研讨,重点研读1、开篇引用铭文,结合文题和课文内容试述其作用。明确:结构上:照应题目,便于引出下文。内容上:引用宝鼎铭文,一方面点明文章的内容,增强现场感;另一方面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表现力。学生默读课文,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展示。2.阅读课文第1段,说说中国政府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庭的意义,明确: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3、叙述南京大屠杀时为什么详实叙述时间、地点、人数。试简述你的理由。明确:详实的叙述给人真实的感觉,用事实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不容置疑。呼唤人们爱好和平,共同维护世界和平。4,阅读课文第2段,说说文中列举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发表纪念文章、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动议、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人教科书等事例有什么作用。明确:列举这些事例,有力地阐述了“历史,不可能被忘却”这一观点。5.怎样理解“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这句话的含义?明确:时代虽然在不断地变化,但历史就是历史,任何妄图辱没历史真相的做法都不会得遥,因为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6.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为什么要宣布南京为国际和平城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炮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四)赏析语言本文用词简洁精准,针对性强,分析下面划线词语或语句的作用,体会这些特点。1."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节奏铿锵,具有极强的气势和力量。2."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明确:“装睡梦游”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极大讽刺。3."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明确:“何等”是多么的意思,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4,"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体会“一以贯之”的作用。明确:“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强调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始终不变。 1、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解新闻内容。2、默读课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写法,品味语言。 1、掌握新闻内容,探究新闻写法2、体会本文准确而义正言辞的的新闻语言。3、学习作者是如何选择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的,体会其开阔的视野和运用事实的技巧。。
课堂练习 抄写本课生字词,并完成本课同步练习课外阅读《南京大屠杀》等相关文章,了解史实,写一篇读后感。 复习巩固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针对2017年12月13日举行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这一重大事件,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和现实,发表评论,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板书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针对新闻事件,提出观点——牢记南京屠杀历史,维护和平愛好和平人士和日本右翼分子行为的对比——提高警惕,不忘历史今昔对比,总结全文,深化论点—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