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4 15:0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能借助注释翻译诗歌。
2.合作探究,品“奇树”之“奇”。
3.通过品读诗歌的重要字词,体味诗歌“言近旨远,含蓄委婉,余韵无穷”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陆机在《文赋》中有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啊,人,生于天地,长于自然,没有什么比四时变化,缤纷万物更能引起我们的兴发与感动了,正所谓“少女怀春,壮士悲秋”。而我们今天就要走进一个千年前的庭院,看到一棵枝繁叶茂花香馥郁的奇树,以及一个默默无言素手摘花的庭中人。他是谁?他为何而摘花?他又为何而久久地伫立,默默无言?
【常识补充】
文学评价:对《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钟嵘给过“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高度评价;《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实五言之冠冕也”;明代谭元春说:“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异议。”
文学常识:“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庭中有奇树》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为古体诗,是相对于唐代近体诗(绝句、律诗)而言的。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读古诗】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播放音频)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再读古诗,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huā)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wèi)所思。
馨(xīn)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首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一二,大家诵读的时候要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翻译】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词语解释
【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译文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满了茂密的花朵。
妇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枝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
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中。
这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诗句】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赏析: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绿叶葱茏、花朵繁盛、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庭中”暗示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点出这是一首表现思妇情感的闺怨诗。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赏析:第三、四句写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的情景,刻画了一个闺中思人、惆怅万分的怨妇形象。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赏析:第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中流逝的无比惋惜之情。一个“盈”字暗示了女主人公执花伫立良久,陷入沉思。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赏析:第七、八句是女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解悟诗情】
理解诗意,分析结构,探索本诗的行文“妙”。
(1)先让学生结合注释来散文化诗句。
(2)引导学生根据意象追溯本文的行文脉络(让学生关书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填空,梳理行文脉络):
在一方庭院中,主人由惊奇树到观( ),由观( )到赏( ),由赏( )到(折其荣),由( )到( ),由( )到(悟路远),由( )到( ),由生恼怒到感( )。
感受本文起承转合,浑然天成之妙。
参考答案:在一方庭院中,主人由惊奇树到观绿叶,由观绿叶到赏华滋,由赏华滋到折其荣,由折其荣到遗所思,由遗所思到悟路远,由悟路远到生恼怒,由生恼怒到感别时。
(3)梳理填空,庭中人的情绪变化线索。
观树—愉悦/ 折花—香盈静思—心生 — 伤时。
参考答案:
惊奇观树—愉悦/急切折花—香盈静思—心生恼怒—无奈伤时。
“忽说物可贵,忽说物不足贵,何等变化!”——朱筠
“层层写来,以见美盛,而以一语反振出‘感别’便住,不更赘一语,正如山之蜿嬗迤逦而来,至江以峭壁截住。格局笔力,千古无两。”——张庚
【炼字磨词】
炼字磨词,展开想象,分析本诗之用字“奇”。
(1)先自主探究觉得写得好,感兴趣或者有疑义的词。
(2)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深入探索“奇”、“华”、“滋”、“条”、“荣”、“盈”这几个字。
根据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答疑与汇总,重点讲解如下字:
奇:为什么不用“佳”、“美”、“贵”这些字?
“奇”:惊奇,奇异。这个字本身就包含着一种赞叹与惊喜之意;同时还传达着一种新鲜感,让平日里熟悉的草木变得不平常起来。更能凸显庭中人见到这棵树时的惊叹与喜悦,背后传达出物候更新给人带来的时间流逝之感,更能与结尾的“但感别经时”相映。
华和荣:此处都是指花,但不用“花”,而用这两个字确实更能显出花的华美娇艳与荣盛繁茂。
滋:能表现出新开花朵的滋润娇柔,仿佛带着水汽盛开一般。
条:比“枝”更显出繁盛华重之感,足以想见花叶的繁茂。
盈:形容花香满溢而出,缭绕身畔,可闻不可见,如同那悄然而生的相思之情般。让人印象深刻,更是影响后代的诗作,如李清照的“暗香盈袖”。
【活动探究】
陆时雍在《古诗镜》里评《古诗十九首》“深衷浅貌,语短情长”,而朱自清认为本诗最能担当此评论。结合这八字,思考如下问题。
(1)庭中人是谁?所思者为谁?
可让学生放飞想象,而不拘泥于旧时思妇和游子。同时点出本诗作者佚失后给读者带来更多解读空间的可能。
(2)为何要折芳寄远?这背后传达出怎样的情意旨趣?
参考答案:
①花象征着他们过往愉悦的相处时光,花前月下。
②这是奇树的花,只有这庭中有,十分珍贵。
③花是浪漫的象征,是赠人的佳品,是生机的体现。
④花可能就象征着女主人公自己,提醒游子,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⑤花也可能就是庭中人目前所感到愉悦的东西,让对方体验到和他一样的快乐。
⑥反映出庭中人的高雅幽洁,对自然的敏锐感受,虽身处富贵,但不以俗物为重。
……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其他有关折芳寄远的诗句。
让其师生互动,赏析老师给出的诗句,探索千古以来国人折花怀情寄远的生命轨迹。
(1)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洧》
(2)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邶风·静女》
(3)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4)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
(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
最后这首《涉江采芙蓉》可以和《庭》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思考采花地点的更替,采花人是谁?情感又是如何波动,如何传达等。
一个看似明快干脆,一个深曲思绵,各中曲折,冷暖自知。
但其中所传达出的人因自然花草而感发,热爱生活,心怀真诚,细腻绵柔,生就一个有情人等美感美德都是共存亦可共享共感,足以化人。
【结语】
一方庭院,一树繁华,一人孤寂。一个深闺女子的寂寞小宇宙,时空被压缩又被无限放大,别情被割裂,思念也在花开花落间疯长。表面上确是静水流深,克制而内敛。可终究是以花怀人无处寄,万里相思终悲情。
【课后练习】
1.理解性默写。
(1)《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心中愁苦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馨香盈怀袖”是为人称道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沾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了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3.分析《庭中有奇树》在写景抒情上的艺术特色。
①在写景上层层递进,由树及叶,由叶及花,主人公的感情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女主人公将对丈夫的思念蕴含于眼前所见之景。
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华滋”“馨香”等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和心中的哀怨伤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