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学历案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校: 班级: 姓名: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日常饮食,理解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通过观察与思考,理解绿色植物是“能量转化器”。
通过分析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明确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空气净化器”。
通过观察课本图片,描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
【情境任务】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评价
任务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准确概述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2☆ ) ( )☆
概括总结太阳能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5☆ ) ( )☆
能积极参与小组交流讨论,并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代表小组发言(3☆ ) ( )☆
任务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解释普罗斯特勒实验的实验现象(4☆ ) ( )☆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为“空气净化器”的作用(5☆ ) ( )☆
能积极参与小组交流讨论,并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代表小组发言(3☆ ) ( )☆
任务三:天然的“蓄水池” 描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 ) ( )☆
概述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5☆ ) ( )☆
能积极参与小组交流讨论,并组织语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代表小组发言(3☆ ) ( )☆
达标检测 每答对一道题记1☆ ( )☆
合计 共46☆ ( )☆
【任务推进】
任务一 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有什么作用?
1.自主探究
(1)自然界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哪里?
生物圈中哪些生物能直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动物以什么为食?它体内的能量从哪里来?
请同学思考猜测一下,我们平时吃的蘑菇、木耳的营养从哪里来?
2.组际交流
(5)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能量分别来自哪里?
3.归纳拓展
(6)概括总结太阳能是如何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
4.跟踪测评
(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 B. 为自身生活提供有机物
C. 为自身生活提供无机盐 D. 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2)小明买金鱼时,老板送了一些新鲜的水草,让他放到鱼缸里,主要目的是( )
A. 装饰鱼缸 B. 清洁鱼的排泄物
C. 增加水中的氧气 D. 降低水的温度
任务二: 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地球上的生物在王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尧各种燃料时也要大量消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大气中氧气的相对含量会不会因此而减少呢 自主学习课本P65-66及图2.1-30。
自主探究:
(1)绿色植物与蜡烛、小白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组际交流:
(2)该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
归纳拓展: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跟踪测评:
(1)我国“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 ( )
A.调节气候
B.提供足够的木材
C.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平衡
D.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
(2)由于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生态变化是 ( )
A、酸雨形成 B、臭氧层空洞
C、温室效应 D、碳氧平衡效应
任务三 天然的“蓄水池”
农民伯伯常说“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7-68及图2.1-32 ,图2.1-33,图2.1-34。
1.组际交流
(1)生物圈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2.归纳拓展
(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3.跟踪训练
下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蕴含生物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绿色植物能固定太阳能,置接或间接为其它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C.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 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有的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的能阻滞和吸附灰尘
【知识建构】
【当堂达标】
1.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C.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包括以上三者
2.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 )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蒸腾作用的结果
D.煤、石油等燃烧的结果
3.森林在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不包括( )
A.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B.吸收大量的水分供植物生产有机物
C.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森林的枯枝落叶吸纳大量的降水,使降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