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1893.12.26——1976.9.9第2课毛泽东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893.12.26——1976.9.9考试说明:
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等方面的论著以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复习要求:
1.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确认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你熟悉一代伟人毛泽东吗?且看他们怎么说!
中国人民心中的毛泽东“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毛泽东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最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敢于斗争。毛泽东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与人民心贴的最近,因为他处处为人民着想。毛泽东最能称得起是人民的公仆,因为他从不谋取私利。毛泽东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真正的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和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人心离散,牛拉木犁的中国,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凛然守护着国门,中国的卫星在太空傲视着地球,中华民族以特有的尊严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台 。” (人民时评)
●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
●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法国总统德斯坦)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
●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正确的集体智慧的结晶1.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三目的标题和核心内容关系如何?
3.课前提示与核心内容的关系?请快速阅读全文,把握以下问题:①近代资产阶级的改良方法和革命方法均未能挽救中国的危亡②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③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的探索与实践④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井冈山时期)1.背景:酝 酿:中共创建-大革命时期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年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关注农民问题诞 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标志2.过程3.主要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4.意义:材料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材料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材料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学习探究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 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向乡村,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
(4)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的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井冈山会师1、原因:(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毛泽东为代表中共党人的不懈努力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①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
②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③抗战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后方的相对稳定的环境
2.内容革命性质: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动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革命前途: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向社会主义过渡3.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它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5、意义:4.主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共产党人>发刊词》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刘少奇在“七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毛泽东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1、背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2、内容: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的阐述。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
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
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
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 可以打一百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毛泽东和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探索精神作出了回
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善于建
设一个新的世界!”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压力【感受历史】①中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改造与工业化并举)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③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④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问题 (工业化道路问题)内容3.主要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意义: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它
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
论先导
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
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6.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毛泽东
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思考:毛泽东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资料回放【小结升华】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活的灵魂)是什么?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发展知识梳理 毛思发
展阶段
历史
时期
初步
形成
正式
形成
丰富
发展
井冈山
时期延安时期建国后中国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道路内容
特定时期内容
其他内容
1、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于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 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CB随堂练习4.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会议是
5.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AD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同步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的哪篇著作,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再次强调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
A毛泽东 B彭德怀 C张国焘 D邓小平
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秋收起义 B中共七大召开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中国共产党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6、延安岁月,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先后撰写了哪些文章
①《井冈山的斗争》 ②《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③《〈共产党人〉发刊词》
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⑤《论人民民主专政》 ⑥《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⑥
7、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完全形成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健全民主和法制 B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1943年4月.当党内一些同志提出要宣传毛泽东思想时,毛泽东写信给宣传部:“我的(马列)思想自觉还没有成热,还不是学习的时候,不是鼓吹的时候……不宜当做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 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他又说:“决议案上(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此外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这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请回答
⑴毛泽东思想何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有何意义?
⑵谈谈你对这段材料言论的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
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⑴材料体现了毛泽东的什么思想?归纳其主要内容。
⑵你认为材料中的主张,在当时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三、问答题
1、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BACB 6-9DBDB
二、材料分析题
1、略
2、“工农武装割据”。
从城市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问答题
1、略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同步练习(二)
姓名 班级 学号 等第 批改日期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篇文章中,毛泽东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对于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毛泽东指出( )
①无产阶级是领导 ②农民阶级是同盟军
③民族资产阶级是联合力量 ④特殊条件下还要联合一部分大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3、毛泽东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著作是( )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反对本本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是( )
A、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B、建立国营经济、将土地分给农民
C、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核心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6、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大”
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8、1941年3月,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毛泽东的思想”这一概念的理论工作者是( )
A、刘少奇 B、张如心 C、邓小平 D、陈毅
9、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10、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与毛泽东的思想相区别的具有稳定内涵的科学概念,是在
会议所作的决议中明确提出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四中全会
C、十一届五中全会 D、十一届六全会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源。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如何?
(2)据材料二,毛泽东在文中说的“本本”指的是什么?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正反各举一例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本本”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
(3)材料一、二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三、问答题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分别是什么?
专题四答案(2)
一、选择题
BAACA DBBAD
二、材料题
(1)基本国情: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③中国革命性质:必须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其根本区别是前者由资产阶级领导,后者由无产阶级领导。
(2)“本本”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书籍。举例:正面: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结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反面:王明脱离实际,照搬教条,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损失惨重。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问答题
政治纲领: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毛泽东思想诞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了解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重要性。
了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总结,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史料搜集和史料选取,是历史研究和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基本方法。广泛搜集史料,大量占有史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认真整理史料,选取有效、典型历史信息,是学好历史的关键。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教学生习得历史知识,学会正确运用史料说明和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预习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大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思考历史问题一定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来考虑。
3、通过分析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与社会革命变迁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的观念。
4、通过对引用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阅读课外材料的能力,包括如何进行归纳和分析、如何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如何有区别地进行泛读和精读等等。
5、通过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讨论,锻炼学生自己摸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真正体现新课标下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充分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国民族的解放、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勇气,充分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才能为中国人民找到通往胜利的道路。
通过感受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紧要关头,以天下为己任,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胆识创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并以其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理性认识,强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领导的信念、信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及其历史意义。
二、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十月革命胜利,再到中国的毛泽东思想产生,这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同样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因此,课堂导入就从这一角度入手:“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不久,在世界的东方,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讲授新课〗
Ⅰ、诞生背景 分析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着重从毛泽东思想诞生的社会大背景出发,交代毛泽东思想创立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就是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寻找出路,“救亡图存”历来是近代志士仁人们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人也不例外。)
(1)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3)国际条件: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5)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Ⅱ、发展过程(产生时期:二十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
一、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结合书本内容着重讲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体系,此为本内容的明线;从大革命到国共十年对峙,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国社会的大变迁为本内容的暗线。)
1.背景: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展开;②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的历史任务。
2.形成过程:①国民大革命时期:通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阶级状况,提出坚持无产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②十年对峙时期: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工农武装割据”等理论。③遵义会议后到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并在军事、政治、经济、统战、等多方面展开,最终系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理论水平在全党具有崇高威望,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形成。“七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发展:①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②过渡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一条是和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4.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意义: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6.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二、相关练习
1、史料链接:
材料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材料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材料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回答:
⑴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⑶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⑷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提示: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向乡村,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材料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犹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引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材料的论述强调了什么?(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3、P66: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
三、探究提高:
毛泽东思想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③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④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2、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是什么?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着重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具体结合的产物。)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③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Ⅲ、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毛泽东本人的奋斗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那么是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呢?他晚年提出的错误理论属不属于毛泽东思想呢?本内容着重探讨毛泽东本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总结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
毛泽东同志晚年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分析,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十年赶超英美,跑步实现共产主义”等的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口号,并出现了“大跃进”“十年内乱”的严重错误,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的停滞与困顿!
设问:这些思想属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引用图片和材料)“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行动指南。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统帅下的大民主运动。”
——《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就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也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对上述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试阐述你的观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
〖小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经实践的检验,而理论又会反作用于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正是这一哲学原理的反映。毛泽东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并经过中国革命实践检验为正确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又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正符合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板书设计】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导与练》。
2、思考: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①由中国社会性质决定;②中国革命性质决定(民主革命);③敌我力量对比和敌人统治特点决定的。
【课后反思】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毛泽东思想诞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了解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三民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重要性。了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总结,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认真搜集史料和整理史料,选取有效、典型的历史信息,学会正确运用说明和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充分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国民族的解放、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勇气,充分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革命首创精神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才能为中国人民找到通往胜利的道路。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围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来讲述,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把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时期的重要内容进行归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整体认识。
(2)“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一目,可以先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图片、影视和文字资料。然后依据教材归纳出毛泽东思想确立的经过,尤其指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一目,教师可把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和成熟这两部分内容,设计成表格,制成投影,向学生展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表格中要求填写的内容。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建议选取一些有关的党史资料片或影视作品的片断,向学生展示毛泽东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伟大作用,加深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理性认识。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下列两个问题:问题一、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毛泽东思想有何特点?问题二、为什么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教学设计的思路是,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有了理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之路”一目,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建议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脉络。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上一栏目的学习,自己设计表格,自己填写内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为补充,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选取有关党史资料、影视作品的片断,向学生直观展示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历史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通过讨论这一问题,学生又可进一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