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培优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培优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5 21: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周亚夫军细柳
一、知识点整合(20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l)上自劳军( )
(2)彀弓弩( )
(3)天子且至( )
(4)军中闻将军令( )
(5)不闻天子之诏( )
(6)居无何( )
(7)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
(8)将军约( )
(9)介胄之士( )
(10)天子为动( )
(l1)使人称谢 ( )
(l2)曩者( )
(13)天子先驱至( )
(14)已而之细柳军( )
(15)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2分)
(1)军士吏被甲 ( )
(2)改容式车 ( )
3.词类活用。(4分)
(1)介胄之士不拜 ( )
(2)军细柳 ( )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
(4)锐兵刃 ( )
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二、综合阅读(40分)
课内阅读(10分)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上自劳军/劳其筯骨
B.军士吏被甲/将军身被坚执锐
C.军中不得驱驰/遂许先帝以驱驰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周亚夫治军严明、令出如山。
C.汉文帝深明大义,严守军纪,下车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神色庄重,对军容严整的将士表达诚挚的敬意。
D.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课外阅读(10分)
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处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⑥,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②黄门:宦官。③中藏:宫中仓库。④渍:浸、蘸。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⑥服:认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实不敢与( ) (2)中处当俱湿( )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B.向求,实不敢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此易知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令破鼠矢/国破山河在
3.把“向求,实不敢与”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孙亮是如何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放入蜜中的。(3分)


比较阅读(一)(11分)
【甲】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乙】淮阴侯①列传(节选)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②,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淮阴侯,指韩信。②鞅鞅:通“怏怏”,不满意、不服气、郁闷失意的样子。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军霸上(军队)
B.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营垒)
C.信尝过樊将军哙(超过)
D.大王乃肯临臣(将要)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生乃与哙等为伍
B.军细柳:以备胡/以光先帝遗德
C.已而之细柳军/称善者久之
D.不足为外人道也/何为为我禽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4.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周亚夫、韩信的形象特点。(3分)


比较阅读(二)(9分)
【甲】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军细柳/上自劳军
B.居无何/常居雁门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赵之良将也
2.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
3.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3分)


三、中考演练(40分)
第一组题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军士吏被甲/同舍生皆被绮绣 B.不闻天子之诏/不求闻达于诸侯
C.使人称谢/使老有所终 D.天子为动/动心忍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2)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但是开篇还写了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的情况,是为了在对比之中突现周亚夫治军严明。
B.文帝慰劳将士,到细柳军营却是不得入,直至派使者手持符节去通告方可入内,可见细柳军营的将士目中无人。
C.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正面描写周亚夫驻守细柳营的事迹,生动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D.本文重在突出汉文帝的人物形象,通过记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经过,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的品质。
第二组题目: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上自劳军/然后能自反也 B.军中闻将军令/闻寡人之耳者
C.使人称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称善者久之/流辈甚称其贤
5.把“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匈奴大举入侵,战事吃紧,细柳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处处被要求遵循军令,足见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
B.汉文帝到了细柳军营大门没能马上进入,后来他手持符节才可直入营垒大门,可见细柳营的戒备森严。
C.周亚夫在细柳营里跪拜汉文帝时,他仍手执兵器,穿着铠甲,戴着头盔,可见周亚夫的严守军礼。
D.汉文帝批评霸上、棘门的驻军如同“儿戏”,他们可能会被偷袭并俘虏,赞扬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可见其贤明。
第三组题目: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不闻天子之诏/令卒获有所闻 B.介胄之士不拜/肃遂拜蒙母
C.使人称谢/长跪而谢之曰 D.天子为动/不动声色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先驱曰:“天子且至!”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9.本文情节曲折奇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文帝的“先驱”竟被阻拦,在细柳军营里竟然连皇帝的命令也行不通,此乃一奇。
B.汉文帝亲至却被拒之门外,直到文帝派人手持符节以诏亚夫才得以入营,此乃二奇。
C.天子车驾进壁门,守门士吏居然传令“不得驱驰”,文帝只好“步行”,此乃三奇。
D.周亚夫迎接皇帝时竞手执兵器,汉文帝不仅不怪罪周亚夫,还心生敬意,此乃四奇。
第四组题目: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文帝之后六年/称善者久之 B.上自劳军/皇帝敬劳将军
C.军棘门/当奖率三军 D.请以军礼见/曹列请见
11.把“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入营上,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入营受阻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令出如山。
B.在军纪上,霸上、棘门军的“若儿戏耳”与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治军有方。
C.在性格上,刘礼将军和徐厉将军的“骑送迎”与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
D.在结果上,出了棘门后群臣的惊讶不已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形成对比,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整合
1.(1)慰劳 (2)张开 (3)将要
(4)听从 (5)皇帝发布的命令 (6)过了不久
(7)派遣;使者,使臣 (8)约定 (9)头盔
(10)感动 (l1)告知 (12)先前
(13)先行引导的人员 (14)到,往 (15)必,一定
2.(1)“被”同“披”,穿着;
(2)“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3.(1)名词作动词,披甲戴盔
(2)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3)名词作动词,下命令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4.(1)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2)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二、综合阅读
课内阅读
1.B 【解析】A.慰劳/使……劳累;B.通“披”,穿着;C.策马疾驰/奔走效劳;D.必,一定/固然。
2.C 【解析】结合下文“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可知天子是站在车上拉着马缰绳缓缓行进,而不是下车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如果“下车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则无法“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官兵致敬”。
3.(1)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重点词语:曩:先前。固:必,一定。)
(2)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入营慰劳军队。”(重点词语:乃:于是。使:派。使:使臣。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参考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年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岀鞘,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课外阅读
1.(1)给 (2)必然
2.A 【解析】A.让,派;B.给/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C.容易/更替;D.弄破/破败。
3.过去曾经要过,但实在是不敢给。
4.孙亮是根据破开的老鼠屎外面湿润而里面干燥证明是刚放入蜜中的。
【参考译文】
孙亮正要吃新鲜的梅子,派宦官到食品库房中去拿蜂蜜来浸渍生梅,(宦官取来了蜂蜜,孙亮看见)瓶子中有一粒老鼠屎。孙亮问管库房的人:“宦官曾经私下问你要过蜂蜜吗?”管库房的人磕头说:“以前向我要过,我实在不敢给他。”宦官不认罪。孙亮说:“这件事很容易弄清楚。”他让人把老鼠屎破开,发现老鼠屎內部干燥,而表面沾湿,孙亮大笑说:“老鼠屎如果在蜜中很久了,里外应该都是湿的,现在外面是湿的,里面还是干的,一定是宦官做的事!”宦官这才认罪。身边的人没有不惊讶的。
比较阅读(一)
1.B 【解析】A.军:驻军。C.过:拜访。D.临:光临。
2.B 【解析】A.于是/就是;B.用来;C.动词,到/补足音节,不译;D.对,向/被。
3.皇上曾经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
4.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韩信:恃才自傲、不够谦虚。
【参考译文】
【甲】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年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岀鞘,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乙】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却又希望被重用,在家闷闷不乐,和降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就是和樊哙你这般人同伍的啊!”皇上曾经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比较阅读(二)
1.C 【解析】A.驻扎/军队;B.经过/驻守;C.派遣;D.到、往/的。
2.A 【解析】“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分析有误。“天子为动,改容式车”意思是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在横木上,这是侧面在写周亚夫的军威,而不是要表现皇上的威严。
3.共同点:①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
独特之处: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
【参考译文】
【甲】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年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岀鞘,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乙】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和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疆的职务。一年多,匈奴毎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岀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大败匈奴,斩杀匈奴人马十多个。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三、中考演练
第一组题目:
1.A 【解析】A.同“披”,穿着;B.听从/闻名;C.派/让;D.感动/使……惊动。
2.(1)把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任命为将军,驻军在细柳。(得分点:“河内
守”“军”各1分)
(2)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得分点:“按警”“徐行”各1
分)
3.A 【解析】B.“目中无人”有误,应为“军纪严明”;C.“大量的笔墨正面描写周亚夫”有误,文中用大量的笔墨侧面描写周亚夫,而正面描写周亚夫只用“持兵揖曰”等,极其简洁;D.本文重在突出的不是汉文帝的人物形象,而是周亚夫。
第二组题目:
4.D 【解析】A.亲自/自己;B.听从/使……听到;C.派/即使,假若;D.称赞。
5.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着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把弓拉满。(得分点:“之”“被”“锐兵刃”“彀弓弩”各1分)
6.A 【解析】B.“他手持符节才可直入”有误,应为“他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才可进入”;C.“跪拜汉文帝”有误,应为“向汉文帝拱手行礼”;D.“他们可能会”有误,应为“将军一定会”,要准确理解“其将必”。
第三组题目:
7.B 【解析】A.听从/知识;B.叩拜,跪拜;C.告知/道歉;D.感动/变动。
8.(1)先行引导人员说:“皇上将要驾到!”(得分点:“先驱”“且”各1分)
(2)文帝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得分点:“为动”“改容式车”各1分)
9.C 【解析】“步行”有误,应为“徐行”。
第四组题目:
10.C 【解析】A.补足音节,无义;B.慰问;C.动词,驻军/名词,军队;D.拜见。
11.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穿戴着铠甲和头盔的将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得分点:“持兵”“揖”“介胄之士”“拜”各1分)
12.D 【解析】“出了棘门”有误,应为“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从正面表现”有误,应为“从侧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