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课题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9月 课时 1
教具 课件、实验用具和视频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观察探究分析,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通过观察葫芦藓和肾蕨,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3、认同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关注生活状况。
学 情 分 析 学生认识了很多种植物,对植物知识多是感性知识。对孢子孢子植物关注少,甚至会有错误的概念,学习本节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提供实物标本和视频媒体,归纳植物类群特征,再进行各类群比较,感知生物进化观点。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藻类植物、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 难点: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渗透生物进化观点。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绿色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①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②生活在水中或阴暗潮湿陆地③孢子生殖 二、苔藓植物主要特征:①有茎、叶分化,无真正的根②生活阴暗潮湿环境,孢子生殖 ③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主要特征:①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且分化出了运输水和养料的输导组织。②生活阴暗潮湿环境,孢子生殖③古代蕨类植物被埋在地下可形成煤炭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与设计 情境导入,播放图片 师点拨:“绿树村边合,青苔满阶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矮小,有的四季常青,有的枯荣交替。主要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类群。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净化空气,保护水土起着重要作用 二、复习过程(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探究主题一、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阅读课本P41-43,看图2.1-1,自主学习,探究思考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列举常见种类? 2、藻类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展示分享,师点拨释疑,归纳评价 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阴暗潮湿陆地。 结构特点: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无根、茎、叶的分化。 繁殖方式:孢子(生殖细胞)繁殖。 常见种类:水绵、衣藻、海带、紫菜、发菜、石花菜、裙带菜、鹿角菜等。 藻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大气中90%以上的氧气是水中植物提供的。 (2)小球藻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3)石花菜 是提炼琼脂的主要原料。 (4)海带素 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 (5)硅藻形成硅藻土。 特别提醒:(1)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藻类植物受精过程必须在水中进行。(2)藻类植物细胞内除了叶绿素以外,还有其他色素,如海带细胞中含有藻黄素,紫菜细胞中含有藻红素等,使藻类植物呈现不同的颜色。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师点拨释疑:赤潮现象 赤潮又称红潮,是一种自然现象。 引起赤潮的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细菌等。这些生物的暴发性繁殖或大量聚集产生赤潮。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海水会呈现不同的黄、绿、褐等不同颜色。 对点训练,知识巩固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引起春天湖水变绿的生物主要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有的同学认为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小明认为属于被子植物。下列事实中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是( )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金鱼藻有种子 D.金鱼藻能开花、结果 3.下列属于多细胞淡水藻的是( ) A.衣藻 B.水绵 C.海带、紫菜 D.小球藻、硅藻 4.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约90%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ADBB (二)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阅读课本P42-43,看图2.1-2,2.1-3,2.1-4,2.1-5自主学习,观察思考,合作探究 1、观察葫芦藓和肾蕨?比较分析肾蕨和葫芦藓高度的差异,尝试分析原因? 2、概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列举常见种类?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归纳孢子植物的概念。 分组实验: 【观察葫芦藓和肾蕨】 目的要求:描述葫芦藓和肾蕨的形态结构特点。 材料器具:葫芦藓,肾蕨;放大镜,直尺,镊子,刀片白纸。 方法步骤:(组长负责分工,合作探究,师点拨释疑,师生评价) (1)用肉眼观察葫芦藓和肾蕨的外形和颜色 (2)用直尺分别测量葫芦藓和肾蕨的高度 (3)参照图2.1-2,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各部分的特征。 (4)选取孢蒴呈棕红色的葫芦藓,放在白纸上,用镊子夹住长柄,然后用刀片将孢蒴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孢蒴里的孢子。 (5)观察肾蕨及其叶背面的孢子囊特点 展示分享,表达交流,师点拨归纳 1、葫芦藓有茎叶分化,有假根,叶很薄,茎结构简单。孢蒴内有孢子。 肾蕨有真正的根、茎、叶,结构复杂,有明显的叶脉。 肾蕨比葫芦藓高大很多,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出了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疏导组织,可将水分远距离运输,并且有机械组织支持植株。 2、(1)苔藓植物的特征: 生活环境:阴暗潮湿环境 结构特点:有茎、叶分化,无真正的根,无输导组织 繁殖方式: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特征: 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 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分化出了运输水和养料的输导组织。 繁殖方式:孢子繁殖 代表植物:蕨、卷柏、满江红、肾蕨、桫椤等。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在观赏植物(肾蕨)、食用(蕨)、药用(贯众)卷柏、农业(满江红)古代蕨类在地下形成煤炭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特别提醒: (1)苔藓植物的叶片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入侵细胞,造成植株死亡。因此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受精过程必须在水中进行,因而它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3)肾蕨地上部分是叶,茎在地下橫卧生长,叶背面有褐色的孢子囊。 归纳孢子植物概念: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并生长成一个新的植物体,像这样的植物称为孢子植物。 对点训练,知识巩固 1.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不能开花结果 B.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没有根、茎、叶分化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与“苔痕上阶绿”描述的植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小球藻 B.地钱 C.肾蕨 D.牡丹 3.下面是对如图所示的绿色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 C.细胞中有叶绿体,是自养生物 D.靠种子进行繁殖 4.“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 ( ) A. 苔藓体内无输导组织 B. 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 苔藓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苔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答案:BBDC 三、课堂小结:谈收获,共分享 四、课堂达标(分层提高,评价记分) 1.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苔藓植物很矮小,具有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 2.下列对相关植物形态、生理功能、生殖等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带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 葫芦藓植株矮小,有根茎叶的分化 C. 肾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D. 水绵是绿色丝状体,单细胞。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其中的“苔”和“卷柏”分别指的是( ) 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 C.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D.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 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 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在这些器官中有输导组织 D. 银杏是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可在地下形成煤。 5.细胞中具有带状叶绿体的藻类植物是( ) A.衣藻 B.水绵 C.海带 D.石花菜 6.下列关于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有输导组织 ,所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 B.蕨类植物靠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蕨类植物大部分茎在土壤中,称根状茎 D.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了现在的煤炭 7.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A.苏铁 B.贯众 C.紫菜 D.葫芦藓 8.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结构特征,重合部分M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可以表示根 B.M可以表示孢子 C.M可以表示叶 D.M可以表示输导组织 答案:DCACBADB 作业:课后P47 2、3题 课外实践:调查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它的主要特点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