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作业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在正式实验前做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B.用生长素类调节剂浸泡处理枝条时,最好在遮阴条件下进行
C.不同组的实验材料处理的时间可以不同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解析:在正式实验前做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处理插条的方法为浸泡法或沾蘸法,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不同组的实验材料处理的时间应该相同;本实验不同浓度的溶液相互对照。
2.种子胎萌泛指种子收获前在田间母本植株上的发芽现象,在大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中常见。种子胎萌会消耗其储藏的物质,致使种子质量下降。可用质量分数为0.01%~0.5%的青鲜素在收获种子的前20天喷施,进行有效调控。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C )
A.发生胎萌的大麦种子,其α 淀粉酶的活性增高
B.若赤霉素受体基因发生缺失突变,胎萌现象可能受到抑制
C.青鲜素能够抑制发芽,所以可广泛应用于种子、蔬菜的保存
D.用脱落酸处理玉米的脱落酸合成缺失突变体,可抑制胎萌现象的
发生
解析:α 淀粉酶与种子的发芽有关,发生胎萌的大麦种子,其α 淀粉酶的活性增高;若赤霉素受体基因发生缺失突变,赤霉素不能与受体结合,不能促进种子萌发;青鲜素尽管能抑制发芽,但可能有副作用,损害人体健康,不可广泛用于种子、蔬菜的保存;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用脱落酸处理玉米的脱落酸合成缺失突变体,可抑制胎萌现象的发生。
3.我国很多地方曾出现滥用膨大剂致西瓜变“地雷”的情况。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激素
C.催熟剂是植物激素乙烯的类似物
D.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因不在植物体内合成,故不应叫植物激素;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故催熟剂应该是植物激素乙烯的类似物;植物体内没有使相应植物生长调节剂分解的酶,但有使相应植物激素分解的酶,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效果更稳定。
4.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 C )
A.萘乙酸用量大,而吲哚乙酸用量少,影响效果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但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 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
解析:生长素类似物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效果稳定的原因是植物体内无分解该物质的酶,所以该物质可以持续起
作用。
5.下图是探究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处理插条时,低浓度组用浸泡法,高浓度组用沾蘸法
B.设置2,4D浓度为0的一组的目的是空白对照
C.该结果可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并为再次实验摸索条件
D.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统一使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需要确定2,4D的促进生根或抑制生根的作用,因此要设置2,4D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该实验可作为“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以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10-9~10-7mol/L),其结果可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为再次实验摸索条件;由图示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2,4D浓度为10-8mol/L左右时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插条,均分为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天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插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所示:
2,4D溶 液浓度/ (mol·L-1) 0 10-15 10-14 10-13 10-12 10-11
生根数/ (平均值) 2.0 3.8 7.2 9.4 15.1 20.3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B )
A.促进桂花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的浓度是 10-11 mol/L
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
解析:由表中生根数可知,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中数据没有体现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且由表中数据不能确定最适浓度;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
7.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因变量是银杏插条生根的数目;银杏插条上侧芽能产生生长素,故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在所给的浓度范围内c点对应下的浓度促进生根数目最多,但不能确定它就是最适温度;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
8.某科研小组研究NAA对金露梅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C )
A.该实验结果体现了NAA对生根作用的两重性
B.应该用NAA溶液处理金露梅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量
D.要进一步确定NAA最适浓度,应该在200~300 mg·L-1缩小浓度
梯度
解析:与NAA浓度为0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不同浓度的NAA对其生根均为促进作用,故该实验结果不能体现NAA对生根作用的两重性;NAA浓度在200 mg·L-1时促进生根效果较好,但由于浓度梯度较大,所以NAA浓度为200 mg·L-1时不一定是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若要进一步确定NAA最适浓度,应该在100~300 mg·L-1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
三、综合探究题
9.为探究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生物小组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A B C D
浓度/(mol·L-1) 10-12 10-9 10-6 0
生根数量/条 5 9 4 2
(1)生长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
等优点。
(2)为进一步精确测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3)该小组又进行了“探究经40 ℃处理后的生长素类似物活性”的实验。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长势、长度相同的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若干,培养瓶(内含培养液)等。请回答以下相关
问题。
①取3只培养瓶编号甲、乙、丙,甲瓶中插入
作为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 。
②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控制
相同。
③如果 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则说明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失活。
解析:(1)生长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效果稳定等优点。
(2)根据实验结果,最适浓度在10-12 mol/L~10-6 mol/L 之间,为进一步精确测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10-12 mol/L和10-6 mol/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相同的试验。
(3)①取3只培养瓶编号甲、乙、丙,甲瓶是空白对照,应在其中插入不做处理的扦插枝条作为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
②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除培养条件相同外,对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故控制处理插条的时间相同。
③如果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则说明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失活。
答案:(1)效果稳定
(2)在10-12 mol/L和10-6 mol/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相同的实验
(3)①不做处理的扦插枝条 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 ②处理插条的时间 ③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