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人教版)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选择题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1~2题。
1.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解析:第1题,丁处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
答案:1.D 2.D
(2014·佛山检测)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答案:C
4.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答案:B
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5~6题。
5.根据图示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
6.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 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⑥有廉价的土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⑤⑥
解析:第5题,从城区的形态来看,沿交通线(河流、铁路、公路)延伸,很明显受交通条件影响显著,尽管这里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不是主要区位条件。第6题,湖南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化工业不一定需要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石化工业不是高科技工业。石化工业是一种市场导向型工业,要求有较大的消费市场,由于石油从外地运来,所以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运输,同时石油化学工业对水源也有一定的要求。
答案:5.B 6.C
7.(2014·肇庆一模)交通线会阻隔沿线两侧的联系,对沿线两侧联系阻隔最小的交通线是( )
A.高速公路 B.铁路
C.河流 D.一般公路
解析:一般公路的货运和客运都比较少,使用的时间也不多,因此影响小。
答案:D
下图是我国某市城区空间分布与商业网点景观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市空间布局变化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8~9题。
8.在阶段Ⅰ时,影响该市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矿产 C.公路 D.铁路
9.发展到阶段Ⅲ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区迁移 B.新住宅区建设
C.铁路运输兴起 D.科技水平发展
解析:该城市在阶段Ⅰ时,主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因此受河流影响较大;发展到阶段Ⅱ时,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城区空间扩展沿公路线分布;发展到阶段Ⅲ时,铁路运输兴起并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城区向铁路沿线扩展。在商业网点中,甲类型为农贸市场,以方便居民生活为基本原则,因此其区位布局要靠近居民区;城区内步行商业街则主要沿市中心的公路布局,充分借助大量的人员流动促进商业发展,因此其布局原则为市场最优;而大型商场、超市选址在城区边缘的交通干线沿线,则是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利于客货集散,因此布局原则为交通最优。
答案:8.A 9.C
(2014·江门调研)2013年4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给予解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式拉开帷幕。据此完成10~11题。
10.上海计划修建铁路上岛,以发挥洋山港的枢纽港功能,提高货物中转量,集聚长江三角洲各港口的资源。下列关于上海洋山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②依托并服务上海,辐射长江三角洲 ③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最大港口 ④上海最大的原油、矿石进口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已经建成通车,其主要的通行车辆是( )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道冷藏车
解析:第10题,上海洋山港位于杭州湾北部,并不位于长江口;洋山港不是上海最大的原油、矿石进口港。第11题,连接上海南汇与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是为洋山深水港服务的,其主要通行的是集装箱卡车。
答案:10.A 11.C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京沪高速铁路全长约1 318千米,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设计最高时速达350千米/小时,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线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 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 061千米,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 青藏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1)修建青藏铁路与京沪高速铁路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沪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根据材料分析其平直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者都有“以桥代路”,但原因不同,试分析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原因。
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社会经济条件
(2)沿线地势平坦 高速铁路要求弯道小
(3)沿线地区冻土多;沿线地区河谷多,给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沿线跨大江大河多;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避免多占用耕地
1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地形区以________为界可以把地形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A、B、C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该地点是城市形成的良好区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____,良好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城市地位的变迁,说明了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很大的影响。
答案:(1)铁路或200米等高线 山地 平原
(2)A 河流交汇处,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地集散、中转
(3)C 沿河设城且在河流与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最为优越 分布 发展
课件44张PPT。地理 · 必修2(人教)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
3.探讨交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栏目链接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基 础 自主 梳 理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________的变化嘉兴市: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______________的演变大运河沿岸城市: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发展缓慢,但空间形态基本________空间形态聚落空间形态保持不变 栏目链接基 础 自主 梳 理 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________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沿________发展;武汉:沿________分布。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________。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________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交通干线铁路长江大城市带高速公路 栏目链接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基 础 自主 梳 理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________、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平原交通________,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大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1)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________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沿线。稀少单一小便利环路边缘高速公路 栏目链接基 础 自主 梳 理(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________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交通运输交通要道繁荣和衰落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知识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互 动 释疑 解 惑聚落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 (1)聚落空间形态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2)平原地区聚落空间形态与河网密度的关系。
地势平坦开阔且河道较少的平原地区,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往往是沿河道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栏目链接探究活动互 动 释疑 解 惑例1 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频繁,______河是对外交通口岸,说明________对城址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商业中心移出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分布向________的位置移动。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主要的__________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河东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4)阜阳对外交通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________的影响很大。 栏目链接读图可知,城市扩展的过程是①→②→③→④,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受交通运输因素的影响。①在泉河沿岸,有便利的内河航运;②位于泉河与颍河的交汇处,有两个方向水运的优势;③移向河流的下游,河面更宽广,水运更便利;④则是随着现代铁路的修建而出现的,更具现代特征,对交通运输要求更高的是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总之,不管是城市空间地域形态的变化,还是商业中心位置的变化,都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1)泉 河流 (2)交通便利 (3)铁路枢纽 工业 仓库 (4)城市区位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强化训练互 动 释疑 解 惑1.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度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1)甲、乙两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 栏目链接(1)浓雾发生的原因,应从图示地区所处的宏观位置——北温带,再从甲、乙两段的海拔及浓雾的形成条件——水汽来源(靠近河流)分析。其中乙处路段更易发生浓雾,可进一步对比两路段的条件。(2)交通运输布局的不同,会对聚落产生不同的影响。东北方向的区域狭窄,相邻山坡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灾害的隐患;而南偏西方向,由于等高线较为稀疏,区域宽阔,一般不存在灾害隐患。互 动 释疑 解 惑 栏目链接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互 动 释疑 解 惑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知识拓展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分为固定形式和流动形式,其中商业街、商业小区是固定形式的两种常见组织形式。具体如下所示。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就近便民原则商业小区位于市区环形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市中心消费者集中、商业活动范围广位于居民区内;方便居民购物和提供服务 栏目链接探究活动互 动 释疑 解 惑例2 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完成(1)~(3)题。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1)下列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第(1)题,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等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第(3)题,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1)A (2)B (3)B 栏目链接强化训练互 动 释疑 解 惑2.读以下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1)~(2)题。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1)2008年与1980年比较,该城市( )
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B.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2)2008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
A.沿河流两岸分布
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AC 栏目链接互 动 释疑 解 惑第(1)题,读图可知,2008年与1980年相比,首先城区面积扩大;其次,在交通方面出现了地铁,发展了立体交通。因此A项正确。第(2)题,依据图例准确读图可知,新建商业中心皆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交会处,布局于城区的东部、北部和南部。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学 业 达标 演 练(2012·广州高一检测)读以下株洲市略图,完成1~2题。 栏目链接学 业 达标 演 练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 )
A.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铁路延伸
B.城市的空间形态沿垂直于铁路延伸的方向延伸
C.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延伸
2.株洲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
B.交通方式和线路发生了变化
C.国家城市发展的政策发生了改变
D.当地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AB 栏目链接学 业 达标 演 练读图可知,1949年之前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现有的城区主要沿铁路发展延伸。 栏目链接学 业 达标 演 练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3.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形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4.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分布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
A.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交通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市场最优 市场最优AC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第3题,读图可知,1971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分布,2011年城区主要沿交通干道分布。第4题,大型超市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大型批发市场分布于市区边缘的公路干线附近,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2012年6月,墨脱公路结束了墨脱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海拔由7 000多米急速过渡到200米,年降水量在2 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量可达5 000毫米。当地地震、滑坡、泥石流、强降雨频发。据此完成5~6题。
5.制约墨脱县修筑公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边疆,经济落后
B.地质条件复杂
C.人口稀少,运输需求少
D.海拔高,气候严寒B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6.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后,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B.增强区域间文化交流
C.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
D.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环境污染A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制约墨脱县修筑公路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A、C均为社会经济因素,故A、C两项均错误;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故B项正确;材料显示该地区地势高差大,并非海拔高,故D项错误。第6题,题干显示的是“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而C项属于政治影响,D项属于生态影响,B项属于文化影响,故A项正确。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7.读2001—2012年广东省江门市城市发展图,完成下列各题。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河流煤铁资源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影响新城市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交通(铁路的兴建)。 栏目链接学 业 达
标 演 练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旧城区沿河分布,且附近有煤铁资源,这是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因素。城区①和城区②相比较,城区①位于河流交汇处,应该最早形成。由新城区沿铁路线分布可知,新城区是随着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