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人教版)
章末知识整合
交通运输变化对商业网点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原因
私人小汽
车的普及
距离不再是决定购物行为的主要原因,道路的通行能力成为重要条件
驾车购物成为顾客商业行为的主要方式,移动能力、活动空间增大
高速公路建设、城郊快速道路网组成
发达国家的一些商业网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
高速公路、快车道快捷、省油
发达国家城市中传统商业中心衰落
道路狭窄,交通拥堵,用地紧张,停车不便
城市郊区
交通运输
布局改变
城市郊区化,要求郊区形成商业中心
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
①地价便宜 ②人流量大 ③接近货源地 ④道路通达性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特大城市”“大型商厦”“城郊地带”,这些词语的组合暗示该商厦应是大型批发商厦,故布置在城郊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应是利用了当地的交通优势和远离商业中心地价便宜的优势。
答案:D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的。
1.区位条件。
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2.自然条件。
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1)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2)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耕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或隧道。
(3)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3.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4.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5.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如下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解析:本题以高速公路的选线为题材,考查了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注意要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选线方案进行利弊分析。侧重建设成本、自然障碍、技术要求、占耕地多少、经过的居民点、搬迁的人口多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特别要注意题干中提到的半荒漠地区、地形破碎地区、人口稠密的区域,还有图例中提示的如黄土地貌,在黄土地貌地区修公路,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答案: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
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地理必修2(人教版)
章末过关检测卷(五)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5分×11=55分)
(2014·佛山二模)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
2.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解析:高铁站核心区域影响范围大,速度快,占地少,适宜布局商务;高铁会带动人口流动,促进区域发展,带动郊区城市化。
答案:1.D 2.A
2013年3月1日0时起,杭宁、杭甬高铁(全称宁杭甬高铁)开始了长达100天的联调联试,7月初杭宁、杭甬高铁将开通运营,时速可达380千米,它的最大优点是加速性能优异,车内震动小,噪声低,压力波动小,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可自动调节,座椅全部可旋转等。据此完成3~4题。
3.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4.在修建该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解析:高速铁路的显著优点是速度快,所以地形也就成为其选线的首要考虑因素,若遇到不平地形,其多采用高架桥的方式解决,这既有利于解决地形问题,也能较少地占用耕地。
答案:3.A 4.B
(2014·潮州调研)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第5题。
5.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铁路
解析:丙运量适中,速度适中,甲该是公路运输,乙是航空运输,丁是水运。
答案:C
6.(2014·汕头一模)寒假期间,在我国某省某县城的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情况如下表。
日期
车辆户籍构成(百分比)
车流量(辆/小时)
本省
沪
苏
浙
粤
其他
腊月二十
90
8
5
2
0
3
500
腊月三十
50
25
20
8
2
1
900
若车辆的构成变化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造成,该省可能是( )
A.安徽 B.辽宁 C.新疆 D.山西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与上海、江苏和浙江最近的是安徽省。
答案:A
7.(2014·东莞调研)东莞轨道交通R2线即将于2015年开通运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沿线居民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
B.各站点附近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
C.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建成将有效扩大东莞市的服务范围
D.轨道交通是治理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
解析:轨道交通R2线的开通,带动物流和人口流动,促进交流发展,会带动房价上涨。
答案:B
8.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高等级公路,造价约为东部地区同类型公路的一半,其原因不可能是( )
A.人口稀疏,拆迁费用低
B.沙石可就地取材,降低了筑路成本
C.土地辽阔,征地费用低
D.交通便利,便于筑路机械和原材料的运输
解析:影响公路造价的主要因素和所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关,一般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地区,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较低;且建筑材料的来源也直接关系到筑路过程的成本。
答案:D
9.下图是某城市1966年和2009年发展示意图,影响图中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C.服务最优 D.环境最优
解析:图中大型批发市场位于主要公路附近或者主要公路交会处。
答案:B
(2014·佛山一模)2013年9月29日,我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贸区一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之后许多跨国公司总部纷纷落户上海自贸区。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上海自贸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11.图中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龙阳路站至浦东国际机场)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将移至郊区 B.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C.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增强 D.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解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政府特批在上海成立的对外贸易机构,促进区域交流和发展;随着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的开通,与国内外联系更加方便。
答案:10.B 11.C
二、综合题(共45分)
12.(20分)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已经全面启动。下图是两岸开放的港口和台湾首航船只的运输路线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通”后,海峡两岸的旅客,一般多选择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货物运输多选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6分)
(2)台南的新鲜水果、花卉运到上海,宜选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2分)
(3)未直航前,台湾和大陆间的人员和货物往来,需经香港转口。与直航相比,转口香港有哪些局限性?(4分)
(4)台湾首航的各大陆港口中,属于内河港口的是__________,试分析其成为重要内河港口的区位条件。(8分)
解析:航空运输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效率最高,海运则具有运量大、运价低廉的特点。太仓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宽广,但是泥沙淤积量大。
答案:(1)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速度快 海运 (2)航空运输
(3)增加了中转环节,易造成运输物资的损耗;延长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的时效性;拉长了运输路程,提高了运输费用。
(4)太仓 区位条件: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河流的右岸,江阔水深,有利于船舶的通行和停泊;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筑港和货物的装卸;有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作后盾,腹地广阔,经济发达。不利条件:位于长江河口地区,河流沉积作用强烈,容易造成泥沙淤积。
13.(25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重要中心城市的名称为(5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商业中心城市的经济腹地是________,而且交通便利,是________铁路的终点,也是著名的海港工业城市,其每年举办的________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3分)
(3)B、C、D、E商业中心呈一线分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图中________(字母)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5)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________的东部地区,在地形上以________为主,属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3分)
(6)大型商业中心多分布在________或________沿线,其中南方商业中心多傍__________,北方商业中心多靠________分布。(4分)
解析:从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上看,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东部平原地区,属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北京次之。天津、武汉、沈阳、广州、重庆、西安等也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此外各级行政中心也同时是各省区的商业中心,这些大型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或铁路沿线,其中南方商业中心多傍水,北方商业中心多靠铁路分布。
答案:(1)大连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2)东北平原 哈大 大连服装
(3)都临“黄金水道”长江,交通极为便利
(4)E 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5)交通便利 平原 三
(6)沿海、沿江 铁路 水路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