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6 16: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文体常识——新闻
  一、概念
  新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二、消息的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高度概括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揭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体部分,集中叙述事件、表明观点。
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结尾,可有可无。
历史条件、现实环境。出现在主体部分,导语或结语中。
何地
何人
何事
为何
如何
何时
短小精悍,概括性强
时效性强
用时实说实
(人物)
(时间)
(地点)
(起因)
(事情)
(结果)
三、消息的六要素
四、消息的特点
结构比较固定
往往有电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
一、了解背景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1、我军以木质渔船渡江。
2、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历经三个月修建牢固的防御工事。
3、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等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等地江面,沿江巡弋;
4、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
5、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二、敌我力量
三、渡江战役示意图
(战线:东起江阴西至湖口)
四、听读正音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五、字音字形字义
1.芜湖( )
2.摧枯拉朽
3.溃退( )
4.荻港( )

kuì

草长得多而乱
折断;破坏。
摧枯拉朽:
溃退:
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此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为何
如何
1949年2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六、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读消息的方法一
初读课文
七、找出电头、导语、主体、结语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电头
导语
主体
结语
小知识
电头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
通讯社名称(消息来源)、
发电地点、
发电时间。
作用
新华社
美联社
路透社
塔斯社
共同社
中国
美国
法国
俄罗斯
日本
通讯社名
所属国
交代了:



(一)指出电头的作用。
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特点
简洁、概括
作用
①交代了何时、何人、人数、何事。
②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
③吸引读者的注意。
(二)指出导语的作用,和它的语言特点。
内容
写到何时、何人、人数、何事。
主体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三)阅读消息的主体部分,看看它包含哪些内容。
事情
时间
人物
地点
人物
结果
结果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相同的:
不同的:
(四)请从内容、语言两方面比较标题、导语和主体的不同。
标题、导语、主体叙说的是同一事件
    用语详略不同。标题,简洁概括交代。导语,比较详细记述。主体,很详细地记述。
小练习:
要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看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消息的内容,看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消息的内容,看
标题
导语
主体
——读消息的方法二
八、课堂小结
读消息的方法:
一、从六要素入手
二、从结构入手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为何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如何
九、课后作业
从消息结构方面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异同。
消息的 结构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标题包含消息要素
导语的位置
主体的内容
结语的位置
背景的位 置、内容
单标题,介绍何人何事
第①句
第③句至末尾:记述中、西、东三路大军渡江的战况

出现在主体中,指明敌人溃败的原因
单标题,介绍何人何事
第①段
第②段:一一列举获奖者的情况。
第③段: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第④段
出现在结语中,介绍奖金来源,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