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7 06: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的生活环境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的生活环境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9月 课时 1
教具 课件、视频
教 学 目 标 1、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认同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树立环保意识。
学 情 分 析 学生能列举土壤中、水中动植物和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及它们生存的基本条件。能说出常见栖息地的类型和特征。不能准确说出生物圈的范围,也不能有条理的描述栖息地的特征。教师可让学生识图、观看视频、讨论归纳生物圈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认识到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关注栖息地和生物圈。
重点 和 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影响栖息地的因素。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 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通常认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 100 米的范围内。 大气圈的下层 整个水圈 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三、栖息地:不同的栖息地类型、温度、湿度,决定了不同的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教 学 反 思 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列举实例,观图和视频,师点拨引导,分析归纳出生物圈的范围和栖息地的特征。跟踪训练,巩固知识,学生理解了知识,能应用知识分析问题。部分学生对生物圈和栖息地知识理解应用达不到预期目标,加强引导分析和训练。
教学过程与设计 。 情景导入, 播放图片。 师点拨:宇宙虽然浩渺无穷,但生物生存的范围是有限的。 在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生物圈 阅读课本P6--7 看图1.1-3,自主学习,探究思考: 1、描述生物圈概念和生物圈的范围? 2、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哪些条件? 展示分享,表达交流,师点拨归纳评价 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通常认为: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内。 相关链接:自主学习 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地球的平均直径约为 12 742 千米。岩石圈是指地球表面主要由各种岩石组 成的一层,厚度约为 60 ~ 120 千米;水圈是地球上所有水的总称,包括地表 水和地下水;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整个空气层的总称,是地球的最外一圈,厚 度约为 1 000 千米。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 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及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跟踪训练,知识巩固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C、生物圈是指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D、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的全部 2.我国第一位太空飞人——杨利伟于2003年成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请问在载人航天飞行中,下列哪项不是必须携带的( ) A.氧气和水 B.啤酒和饮料 C.食物和氧气 D.水和食物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①大气圈的下层 ②整个水圈 ③岩石圈的上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   ) A.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答案:CBDD 栖息地 看课本P7-8及图1.1-4,图1.1-5,图1.1-6 自主学习,质疑辩论,合作探究 1、栖息地的概念和决定因素? 2、不同生物对栖息地有什么要求?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大量破坏,对其中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自我展示,表达交流,教师点拨释疑评价 1、栖息地概念: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 不同的土壤类型、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2.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群体。 师点拨归纳: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如林地、草地、岩岸、沙滩、 淡水溪涧等。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 息地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对点训练,巩固知识 3、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举例分析: 师点拨:生物的栖息地发生较大变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会发生改变,会造成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
保护环境
) 跟踪训练 1.下列关于生物栖息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柄息地的种类很多 B.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C.沙漠也属于某些生物的栖息地 D.生物圈以外也存在生物的栖息地 2.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层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 3.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_____决定的。 A.土壤类型 B.温度 C.湿度 D.以上三项均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12750千米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D.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答案:DADB 知识拓展: 1、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 2、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此外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水圈是地球上所有水的总称,水圈几乎都存在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其表层为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三、课堂小结:盘点收获 ,共分享。 四、课堂达标(分层,评价记分) 1.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阳光 C.土壤 D.空气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的底部 C.地球上全部的生物 D.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3.孔雀栖息地的特征( )。 A.光照充足 B.雨量充沛 C.气温较高 D.以上都是 4. 绝大多数生物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 )厚的范围内。 A.100米 B.10米 C.1000米 D.10000米 5.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的是( ) A.鲨鱼一一淡水湖泊 B.灰喜雀一一松林果园 C.企鹅一一南极冰原 D.大熊猫一一一高山竹林 6.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继续学习,不断探索,理智地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膨胀 B.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改善生态环境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 7.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生存 B.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C.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D.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8.下列诗句或歌词中,能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答案:ADDAADAA 作业: 课后P9 1、3题 课外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地几种生物的栖息地,描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