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五单元评价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1—4题 共20分)
lòu
崇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下面甲、乙处。(只填字母)(2分)
甲( ) 乙( )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因此空间最大、用材最考究。
②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
③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处。
④在里头均设有神龛。
A
A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B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采桑子》)
(3)中原乱,簪缨散, 。(朱敦儒《相见欢》)
(4)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句子是:
, 。
谁家新燕啄春泥
绿水逶迤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3.[2023浙江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期中]漫步至苏堤,小西看到“苏堤春晓”石碑前有一副楹联,读这副楹联时遇到了下面两个困难。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帮小西分析“□”应是选项中的哪个字,同时帮她读对楹联上下联顺序,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不超过100字。) (4分)
答案:(示例)小西,这副楹联右侧第七个字应该是“莺”,因为楹联讲究对仗,上联是“柳絮”是名词,对的应该也是名词“莺声”。读楹联时,我们面对的右侧是上联,左侧是下联,这副楹联就读为“山色云深,夹道莺声乱;湖光烟接,连天柳絮飞”。
4.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月亮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构成要素及寓意。(4分)
答案:(示例)“月亮之上”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包含“月”形标识、“中国探月”及“CLEP”字样。“月”形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美好祝愿。
第二部分
(5—22题 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甲】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所展现的生动画面。(3分)
答案:郁郁葱葱的绿树环抱着一个幽静的村落,连绵起伏的青山远远地横卧在城外。(有一定的描写,意思对即可)
6.两首诗中都写到了菊花,请比较诗人写作用意的异同。(3分)
答案:同:都以写菊花来表现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意思对即可)
异:陶渊明东篱采菊,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孟浩然与朋友相约在重阳节赏菊,表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②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趋:奔赴。④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降低身份,指谦卑
愿望
慰问
殷实富足
导析:B A项,介词,在∕介词,对;B项,均为助词,的;C项,连词,来∕介词,用;D项,代词,这∕代词,他的。
B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译文:
(2)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译文:
大王如果真的想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
何况比我有才能的人,他们又怎么会因为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10.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①招纳贤士;②与百姓同甘共苦。
11.请说说文章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2分)
答案:(示例)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译文:燕昭王在燕国被齐国打败后即位,他礼贤下士,准备了丰厚的报酬招纳有才能的人。(他)对大臣郭隗说:“齐国趁我的国家动乱而突袭打败了我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复仇。然而让有才能的人来和我共同治理国家,来为先王报仇雪耻,(这)是我的愿望。先生
(您)认为有才能的人,我会亲自侍奉。”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想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比我有才能的人,他们又怎么会因为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因此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这之后)乐毅从魏国前往,邹衍从齐国前往,剧辛从赵国前往,有才能的人争相奔赴燕国。燕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燕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军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追击败北的敌人,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了齐国的宫殿和宗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观莲拙政园
周瘦鹃
拙政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池水沦涟,正可作为莲花之家,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
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去,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略有倪云林画意。进园又见奇峰几座,好像是案头大石供,这里原是明代侍郎王心一归田园遗址,有些峰石还是当年遗物。这东部是近年来所布置的,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此外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作品茗就餐之所。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这是今春新种的,料知一二年后,就可蔓延开去了。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这一带有海棠春、玲珑馆、枇杷园诸胜,仲春有海棠可看,初夏有枇杷可 赏,一步步渐入佳境。走过了那盖着绣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而也就是给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了。
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堂外三面通廊,堂后有宽广的平台,台下就是一大片莲塘,种着天竺种千叶莲花,这是两年以前好不容易从昆山正仪镇引种过来的。原来正仪镇上有个顾园,是元代名士顾阿瑛“玉山佳处”的遗址,在东亭子旁,有一个莲池,池中全是千叶莲花,据说还是顾阿瑛手植的,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珍种犹存,年年开花不绝。拙政园莲塘中自从把原种藕秧种下以后,当年就开花,真是色香双绝,不同凡卉;第二年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并蒂莲到处都是,并且一花中有四五蕊,七八蕊,以至十三个蕊的,花瓣多至一千四百余瓣。只因负担太重了,花头往往低垂着,使人不易窥见花蕊,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 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表示遗憾。其实我们只要走到水边,凑近细看时,还是可以看到那捧心西子态的。今夏花和叶虽觉少了一些,而水面却暴露了出来,那水中花影,仿佛姹娅欲笑哩。
远香堂西邻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而北面的斜坡上有一个荷风四面亭,三者位在三个角度上,恰恰形成鼎足之势,而三处都可观莲,因为都是面临莲塘的。香洲贴近水边,可以近观,倚玉轩隔一条花街,可以远观;而荷风四面亭翼然高处,可以俯观,好在莲花解意,婉娈可人,不论你走到哪一面,都可以让你尽情观赏。穿过了曲桥,从假山上拾级而登,就见一座楼,叫作见山楼,凭北窗可以看山,凭南窗可以观莲,并且也可以远观远香堂后的千叶莲花了。
走进别有洞天,就到了园的西部,沿着起伏的曲廊向西行进,就看到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厅,分作两半,一半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庭中旧时种有山茶十八株,而曼陀罗就是山茶的别号,因以为名。另一半是三十六鸳鸯馆,前临池沼,养着文羽鲜艳的鸳鸯,成双作对地在那里戏水,悠然自得。池中种着白莲,让鸳鸯拍浮其间,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画面,正如宋代欧阳修咏莲词所谓“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真是相得益彰,而大可供人观赏,供人吟味的。
向西出了三十六鸳鸯馆,向北走过一座小桥,就到了留听阁,窗户挂落,都是精雕细刻,剔透玲珑。我们细细体味阁名,原来是从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古诗句上得来的。此阁坐落在西部尽头处,离莲塘不远,到了秋雨秋风的时节,坐在这里小憩一会儿,自可听到残荷上淅淅沥沥的雨声。
(有删改)
1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拙政园的 重点介绍了拙政园的哪几处景观 (3分)
答案:作者是按空间顺序介绍拙政园的。重点介绍了中部的远香堂、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西部的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13.文中大量引用诗句,增添了莲景的风韵。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案:(示例)“只因负担太重了,花头往往低垂着,使人不易窥见花蕊,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表示遗憾。”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并蒂莲因负担重,总是花头低垂的情状。
14.作者在文中说“拙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为什么这样说 (3分)
答案:因为拙政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池水沦涟,正可作为莲花之家,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
15.作者对远香堂的莲花做了哪些方面的介绍 (2分)
答案:作者介绍了远香堂莲花的由来、花色、花瓣、花蕊等方面的内容。
16.从观莲的角度看,作者介绍完留听阁便停笔不写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3分)
答案:在留听阁处停笔是有道理的。从观莲的角度看,游人到此即将结束拙政园的观莲活 动,在留听阁回味赏荷余韵,这是不错的选择;而“留得残荷听雨声”也是荷花开尽的前奏,是一年中观莲的尾声。
四、(2023河北沧州泊头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12分)
蜻 蜓
①有一个谜语是这样的:“小飞机,绿眼睛,转呀转呀亮晶晶。飞一飞,停一停,飞来飞去捉蚊蝇。”如果你问一下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会告诉你谜面:蜻蜓。
②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不仅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而滑翔向前、回转,时而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行速度的苍蝇。可以说,蜻蜓是大自然最杰出的飞行家!
③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强。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在连续几个月 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千米,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因为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
⑦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 事实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比如:鱼,尤其是鳊鱼、鳟鱼、鲈鱼都捕食蜻蜓的幼 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这些克星。青蛙和鼩鼱
(qú jīng)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蹼足类、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的水虿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捕食蜻蜓幼体。昆虫类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蝽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
⑧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孙河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成千种!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
⑨这就是可爱的蜻蜓!
(有删改)
1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从说明对象的角度来看,本文属于 说明文,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3分)
蜻蜓
事物
逻辑顺序
18.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并说说开头的谜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本文主要介绍了蜻蜓的飞行特点,食性,生命成长,存在的天敌以及种类。开头的谜语引出说明对象——蜻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答案:不能。“主要”一词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也不排除捕食其他昆虫,若去掉则与事实不符,“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9.第④段第二句加点词语“主要”能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答案:引用、举例子和列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蜻蜓的飞行耐力强。
20.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4分)
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它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它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它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对手挑战的姿态。
答案:螳螂 ①翅膀极度地张开,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把挡杀用的前臂张开;②发出一种像毒蛇喷吐气息时的声音。
21.这是 迎接对手挑战的一段描写。它做了哪两种备战姿态 (2分)
答案: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遇到危险时不惧怕、不慌乱,时刻做好准备。
22.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描述折射出他对社会的思考,给人以启迪。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迪 (2分)
第三部分
(23题 共50分)
答案:略。
2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50分)
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他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看不见罢了。人有时候很像金鱼,常常会忽略自己的美丽。让我们寻找自己的特长,发现自己的亮点,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精彩。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4)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5)不少于600字。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