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美丽的颜色(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吹嘘(xū) 酸渍(zì) 炽热(zhì)
B.沉淀(diàn) 窒息(zhì) 结核症(zhèng)
C.猝至(zú) 简陋(lòu) 咽喉(yān)
D.钥匙(yào) 轮廓(kuò) 气氛(fèn)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冻僵 躁热 令人厌烦
B.练制 累人 和颜悦色
C.熔化 幼稚 筋疲力尽
D.姿势 荧光 小心冀冀
3.选择恰当的短语填空。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 ,转向 ,转向 ,转向 !
A.这射线的神秘来源 B.镭
C.他们的镭 D.这些微光
4.下列对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那火花最初绽开像蒜瓣,在极短的时间里便膨胀成一头大蒜那么大。(比喻)
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拟人)
C.飞溅的水花是你露出的雪白的牙齿。(夸张)
D.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 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 继续工作, 不至于因烟窒息。
A.但是 因为 所以 只要 就
B.然而 由于 就 以便 而
C.可是 由于 便 不仅 而且
D.然而 不仅 而且 以便 就
二、填空题
6.文学常识填空。
《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_____,____国___家,优秀的______和______作家。她的《_______》就是写的法国_____家皮埃尔 居里和玛丽 居里。
三、综合性学习
7.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3)假如近期袁隆平爷爷正在南昌市做学术交流,你代表八一中学学生会邀请他来给同学们做报告,请拟一份邀请函。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美丽的颜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②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③“……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
④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⑤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⑥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⑦……
⑧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⑨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⑩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8.谈谈你对第①节画线句的理解。
9.选文第②③小节,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请探究本文如此叙事的妙处。
10.请任选一个角度,对第 节的画线句做一些批注。
11.本文的题目是“美丽的颜色”,除了指镭的颜色,还有哪些含义?
12.本文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你觉得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传主怎样的感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试题分析:A.炽热(zhì)—(chì),C猝至(zú)—(cù),D气氛(fèn)—(fēn)。故答案为B。
2.C
【详解】试题分析:A躁热——燥热;B练制——炼制 ;D小心冀冀——小心翼翼 故答案为C。
3.DAB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第一个空格与“黑暗”照应,应选择D项:这些微光,第一个空格与“黑暗”照应,应选择D项:这些微光。第二个空格由近及远,应选择A项:这射线的神秘来源。第三个空格说明观察的对象,应选择B项:镭。第四个空格强调是两个人共同发现的,应选择B项:他们的镭。
4.C
【详解】试题分析:C“飞溅的水花是你露出的雪白的牙齿。(夸张)”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此句为比喻中的暗喻。
点睛: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5.B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关联词语的选用。(1)因为这段话是紧承上文的情况所说,所以用“然而”,可排除A和C。(2)“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是后一句的原因,可选用“因为”或“由于”,这样可排除D。(3)第三空是说必须采用的方式,所以选用“就”;(4)第四空前后句之间是顺承关系,用“以便”;(5)第五空,前后句之间是递进关系,用“而”。据此,答案为B。
6. 艾芙 居里 法 作 音乐教育家 人物传记 居里夫人传 科学
【详解】《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芙 居里,法国作家,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影响。
7.(1)(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2)(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3)(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欣闻您近期正在我市做学术交流,我们全校同学都很敬佩您,想请您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我校做一下报告。
期待您能光临我校。
八一中学学生会
x年x月x日
【详解】(1)这道题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要求,分别提取两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如材料一中作为名人的居里夫人“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材料二中作为名人的袁隆平“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共同的主题即可。
(2)这道题考查根据材料设计问题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抓住两则材料中人物的事迹,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注意需要有称呼、问候语,语言要得体。比如,敬爱的居里夫人,您每天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亲自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3)这道题考查拟写邀请函的能力。邀请函写作要求:标题---一般只写“邀请函”居于正中即可。称谓---要顶格写受邀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后加冒号。正文---称谓下一行,空两格,写清楚邀请的原因和内容等。敬语---末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请届时出席”之类。落款---署上邀请单位名称或发函者个人名称,署上发函日期。根据题干要求“你代表八一中学学生会邀请他来给同学们做报告”可知,落款部分的署名应该是“八一中学学生会”。正文的主要内容是邀请袁隆平爷爷到学校来给同学们做报告。
8.居里夫妇工作艰辛、热爱科学/沉醉其中、勇于应对挑战。(答出两点即可) 9.(1)补充了历史细节(居里夫妇在科研道理上的相互鼓励,和很少志同道合科学家的交流);(2)展示出居里夫人对科研的沉醉,平静专注的快乐;(3)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4)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生动。 10.修辞角度:反复,四个“转向”,生动地写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激动(兴奋)/对自己科研成果的珍惜、专注。
描写角度:慢镜头/动作描写,“转向”写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激动(兴奋)/对自己科研成果的珍惜、专注。
细节描写角度:“有草垫的椅子”,写出了居里夫妇研究条件的艰苦。 11.居里夫人坚定的科学信念/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2)取得的辉煌的科研成果。 12.包含着无限的崇拜、敬仰之情,也有一份浓浓的爱,这是女儿对母亲特有的爱与怀念。
【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画线句的含义。
根据文中画线句,结合第②段“‘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可知,科研工作时间之长,强度之大,这种经年累月的劳动既写出居里夫妇工作的艰辛,也表现出他们对科学的痴迷,以及不惧艰辛,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巨大勇气。
9.本题考查引用主人公的原话的作用。
根据第②段“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可知,本段引用居里夫人的话主要是写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痴迷战胜了物质条件的艰苦,写出了居里夫妇相互激励的历史细节,表现出他们对科学的痴迷和热爱;
第③段“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可知,本段交代了丈夫和科学家交谈的细节,表现了活跃的学术研讨氛围;引用文章中人物的话,有一种现身说法的效果,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居里夫人平静专注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生动。
10.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句子。
(1)从修辞的角度:根据画线句“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中的四个“转向”,构成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强调了居里夫妇发现镭时的兴奋激动的心情;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画线句中的四个“转向”,是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居里夫妇发现镭时的情态,表现了他们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1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含义。
根据第①段“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第②段“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可知,居里夫妇不辞辛苦,不怕失败,忘我奉献,痴迷科研的这种坚定的科学信念以及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也是“最美的颜色”;根据第 段“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第 段“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可知,镭的发现打开了研究放射性物质的大门,是开启新的物质研究的里程碑,这种伟大而辉煌的成就也是“最美的颜色”。
12.本题考查文章的思想感情。
本文回忆了居里夫妇的科学研究以及发现镭的过程,表现了居里夫妇痴迷科研,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作者身为居里夫人的女儿,更能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科学地热爱和痴迷,包含着对居里夫人无限的崇拜、敬仰之情,也有一份来自女儿的浓浓的爱,这是女儿对母亲特有的爱与怀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