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新浙科版必修1
第二节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第6课时: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
本节聚焦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
科学探究: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掌握检测相关物质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素养要求
学习目标
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
一、实验原理
还原糖+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
淀粉+碘-碘化钾溶液——蓝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络合物
↓
热水浴
油脂+苏丹Ⅲ染液——橙黄色
还原性糖:
(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麦芽糖、乳糖)
非还原性糖:
(蔗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可以检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的还原糖存在与否
按是否具有还原性把糖类进行分类
砖红色沉淀
红黄色沉淀
二、实验目的
1.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三、材料用具
供教师用的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供学生用的梨和白萝卜(或匀浆)、稀释的蛋清液、马铃薯块茎(或匀浆),清水,双缩脲试剂A,双缩脲试剂B,本尼迪特试剂,碘-碘化钾溶液,试管若干支,10mL的量筒,研钵,漏斗,滤纸,80~100℃的热水浴等。
用水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蚕豆种子、菜豆种子、苏丹Ⅲ染液,50%的酒精,清水,双面刀片,毛笔,培养基,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等。
四、方法步骤
检测淀粉
①将生物组织材料(马铃薯均浆)剪碎后研磨、过滤。
②取2 mL样本上清液加入5滴 溶液,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溶液颜色变成 色。
碘—碘化钾
蓝
检测蛋白质
四、方法步骤
蛋白质中含有多个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复合物。稀释的蛋清液等含蛋白质丰富且接近无色的材料。
双缩脲试剂
A液:0.1g/ml NaOH
B液:0.01g/mlCuSO4
先加A,再加B。
操作步骤:
双缩脲试剂A(NaOH)2mL,振荡试管
5滴双缩脲试剂B(CuSO4)
2mL样本上清(稀释的蛋清,无色)
实验结果
注意B液加入的量为5滴,不能过量,否则会生成Cu(OH)2蓝色沉淀,遮盖反应中产生的紫色
2ml
5d
检测蛋白质
四、方法步骤
检测还原糖
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热水浴加热生成红黄色沉淀(氧化亚铜的颜色)
思考:为什么梨和白萝卜是比较理想的实验材料?
应选择具有还原糖量高的丰富且接近无色的材料
实验步骤
80-100℃热水浴
2mL的样品上清+2mL的本尼迪特试剂
红黄色沉淀
本实验能不能选甘蔗和西瓜?
还原糖量
红黄色沉淀
还原糖
乙醇溶液
低倍镜
高倍镜
橙黄色
三次用到吸水纸的作用分别是?
(原因是苏丹Ⅲ染液易溶于乙醇)
检测油脂 P9
有时会观察到位于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如何解释?
提醒
三类有机物检测中的4个易错点
(1)三个实验中都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2)油脂检测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染液易溶于乙醇。
(3)蛋白质检测中,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作对比。
(4)物质检测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1.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1)唯一需要加热
----还原糖的检测,且必须热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红黄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
----油脂的检测。
关键点拨
1.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3)唯一使用乙醇
----油脂的检测,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洗去浮色。
(4)分开加入试剂
----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
关键点拨
2.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1)油脂的检测
①制作切片时,切片要薄且均匀,若切片较厚则会导致观察不清楚。
②用乙醇洗掉浮色的过程要快,防止乙醇将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溶解掉,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
(2)糖类的检测
①检测淀粉时,碘—碘化钾溶液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淀粉易变成黑色。
②在检测还原糖时,需要进行热水浴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
(3)蛋白质的检测
①在检测的过程中注意双缩脲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②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注意B液加入的量为5滴,不能过量,否则会生成Cu(OH)2蓝色沉淀,遮盖反应中产生的紫色。
练一练
1.葡萄糖溶液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即可产生红黄色沉淀( )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应将双缩脲试剂A与双缩脲试剂B混合后进行检测( )
×
×
3. 可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性糖的试剂是( )
A. 本尼迪特试剂 B. 双缩脲试剂
C. 苏丹III染液 D. 苏丹IV染液
4. 下列糖中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红黄色沉淀的是( )
A.淀粉 B.果糖 C.蔗糖 D. 苏丹IV染液
5. 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
A. 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 B. 蛋白质的鉴定
C. 脂肪的鉴定 D. 淀粉的鉴定
A
B
C
练一练
6.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色混浊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中含
有还原糖
B.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
√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核酸
元素组成
主要功能
基本单位
C H O
C H O
主要 C H O N
C H O N P
核苷酸
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单糖
主要的能源物质
主要的储能物质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脂质:主要C H O
有机物的比较
1、单体
2、多聚体
是指组成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基本单位。
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所以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一、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单糖
氨基酸
核苷酸
多糖
蛋白质
核酸
单体
多聚体
二、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的脱水缩合
脱水缩合
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利用
生物体在饥饿状态下,分解自身物质来供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生物体先利用糖类供能,糖类供能不足时才用脂肪供能,脂肪不足才用蛋白质供能。
如淀粉的代谢产物是CO2和H2O,而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糖类、脂肪、蛋白质需先分别水解成单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后才能供能。
代谢产物 水解产物
VS
核酸的水解
项目 核酸 遗传物质
类型 核苷酸种类 碱基种类 类型 核苷酸 种类 碱基
种类
细胞生物 DNA和RNA ___ ___ DNA 4 4
DNA和RNA 8 5 ______ ___ ___
8
5
DNA
4
4
非细胞生物(病毒) DNA病毒 DNA 4 4 _______ ____ ____
RNA病毒 RNA ___ ___ RNA 4 4
DNA
4
4
4
4
核酸、核苷酸和碱基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