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走进作者
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去隐居。我们现在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写与朱元思之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背景链接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西湖
黄山
富春江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
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
交映,有时/见日。
朗读指导
piǎo
xuān miǎo
líng
yīng
yuān
lì
kuī
kē
zhuàn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消散、散净
任凭
表示约数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到
疏通文意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像飞奔的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茂密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互相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浅青色
急流的水
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飞奔的马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清越的声音;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冲击,撞击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断绝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至,到达
平息名利之心
同“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
筹划、治理
互相掩映
再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试说明文章的结构层次。
总起
分写
异
水
奇山
抒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体勾勒富春江全貌。(写景)
——表明作者乘兴游江。(叙事)
—— 点明行进路线
——文眼,概括一路所见景色的特点。(抒情)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
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1、清澈
2、湍急
侧面描写
比喻
水色——水皆缥碧
水深——千丈见底
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夸张
正面描写
静(详)
动(略)
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两岸高山: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山高林密,心生寒凉
以动写静,赋予生命
万物欣荣,欢快自得
枝密林茂,光影多变
奇
山中景物:
1、视觉---
2、听觉---
寒 树
群 峰
泉 水
鸟 鸣
蝉 嘶
猿 叫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蔑视功名
请结合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抓住“奇”字来突出描写“山”的特征的 作者有什么感受?
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这句话?
1. 作者在这幽静、安闲、纯净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感情也得到了升华,山水的美荡涤了身上所有世俗的尘埃,所有的争名夺利和忧愁烦恼全部烟消云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此句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寓情于景,进行议论性的抒情。这种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有雄心壮志的游者也要产生隐居思想来衬托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揣测文意:
因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 寓情于景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抒发了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意。
因此,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 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抒发了对 的讽刺之意。
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文生动细腻地描绘了从富阳到桐庐的秀美风光,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的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奇山
视觉
听觉
山势之奇:
异水
静态
动态
急
板书设计:
清
感想
否定世俗社会,向往大自然
总
分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
特
征
色
夸张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比喻
峻峭
山音之奇
泉音
鸟鸣
蝉嘶
猿叫
山意之奇
山林之奇
视觉
(动静结合)
(动态)
(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