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word版,有答案,共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word版,有答案,共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4 08:24:03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同步练习
【基础自测训练】
1、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 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 D)
A、 唐朝 B、三国 C、东汉 D、西汉
3、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尽力时间最长的一项是( C)
A 、造纸术 B 、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4、、“蔡侯纸”中的蔡侯指的是(B )
A、蔡京 B、蔡伦 C、蔡鄂 D 、蔡文姬
5、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B)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
6、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绘有地图的纸出现在(B )
A、 秦 B、西汉 C、东汉 D、唐
7、火药传播到西方是在( C)
A、唐 B、宋 C、元 D、明
8、 在西汉存在的用于书写文字的材料有( A )
①帛 ②竹 ③木 ④纸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9、 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D)
A、唐 B、宋 C、元 D、明
10.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记录的印刷品是( A)
A、金刚经 B、 华严经 C、 诗经 D 、圣经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地方发挥了他辨别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1) 战国 生产(或)采玉、导航,看风水(2)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促进作用(3) 封建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4)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西汉时期并存的文书用品是:①帛 ②竹 ③木 ④纸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4.司南最早出现于 ( )
A.魏晋 B.战国 C.唐朝 D.北宋
5.下列著作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的是 ( )
A.《韩非子》 B.《武经总要》 C.《梦溪笔谈》 D.《萍州可谈》
6.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下列于宋朝时传人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 )
A.指南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火药
7.在新航路的开辟中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8.制作火药的原料为人们所熟知出现在哪一时期? (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代
9.“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10.火箭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
A.唐末 B.五代 C.宋朝 D.唐朝初年
11.火药的发明是在 ( )
A.春秋战国 B.东晋 C.唐代 D.宋代
12.火药之所以在两宋时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 ( )
A.两宋时火药武器的使用技术相当成熟 B.出现了较为先进的管形武器
C.火药武器的制造技术相当成熟 D.民族政权并立的严峻形势
13.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是在 ( )
A.唐末 B.宋初 C.元代 D.明代
14.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 ( )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5.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1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
(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7.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中国老百姓在发明改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8.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轮转排字盘的是 ( )
A.毕升 B.王桢 C.蔡伦 D.唐福
19.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的是 ( )
A.社会人文问题 B.探求自然 C.天人合 D.无为
20.影响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中,属于非正常因素的是 ( )
A.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有利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B.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航海技术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文化的繁荣
D.封建经济高度繁荣,使科技仍然居于世界前列水平
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22.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拉伯的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23.促使宋元时期我国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传的客观条件是 ( )
A.民族融合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阿拉伯人的媒介作用
二、非材料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5.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儒家重视社会人文问题,忽视自然的探求与技术的总结;
②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③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西汉时期并存的文书用品是:①帛 ②竹 ③木 ④纸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4.司南最早出现于 ( )
A.魏晋 B.战国 C.唐朝 D.北宋
5.下列著作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的是 ( )
A.《韩非子》 B.《武经总要》 C.《梦溪笔谈》 D.《萍州可谈》
6.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下列于宋朝时传人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 )
A.指南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火药
7.在新航路的开辟中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8.制作火药的原料为人们所熟知出现在哪一时期? (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代
9.“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10.火箭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
A.唐末 B.五代 C.宋朝 D.唐朝初年
11.火药的发明是在 ( )
A.春秋战国 B.东晋 C.唐代 D.宋代
12.火药之所以在两宋时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 ( )
A.两宋时火药武器的使用技术相当成熟 B.出现了较为先进的管形武器
C.火药武器的制造技术相当成熟 D.民族政权并立的严峻形势
13.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是在 ( )
A.唐末 B.宋初 C.元代 D.明代
14.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 ( )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5.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1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
(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7.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中国老百姓在发明改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8.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轮转排字盘的是 ( )
A.毕升 B.王桢 C.蔡伦 D.唐福
19.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的是 ( )
A.社会人文问题 B.探求自然 C.天人合 D.无为
20.影响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中,属于非正常因素的是 ( )
A.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有利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B.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航海技术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文化的繁荣
D.封建经济高度繁荣,使科技仍然居于世界前列水平
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22.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拉伯的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23.促使宋元时期我国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传的客观条件是 ( )
A.民族融合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阿拉伯人的媒介作用
二、非材料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5.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儒家重视社会人文问题,忽视自然的探求与技术的总结;
②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③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④重视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同步练习
1、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 我国古代用纸书写和绘图应不晚于( D)
A、 唐朝 B、三国 C、东汉 D、西汉
3、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尽力时间最长的一项是( C)
A 、造纸术 B 、 火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4、、“蔡侯纸”中的蔡侯指的是(B )
A、蔡京 B、蔡伦 C、蔡鄂 D 、蔡文姬
5、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最早在(B)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
6、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绘有地图的纸出现在(B )
A、 秦 B、西汉 C、东汉 D、唐
7、火药传播到西方是在( C)
A、唐 B、宋 C、元 D、明
8、 在西汉存在的用于书写文字的材料有( A )
①帛 ②竹 ③木 ④纸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9、 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D)
A、唐 B、宋 C、元 D、明
10.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记录的印刷品是( A)
A、金刚经 B、 华严经 C、 诗经 D 、圣经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地方发挥了他辨别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1) 战国 生产(或)采玉、导航,看风水(2)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促进作用(3) 封建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4)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西汉时期并存的文书用品是:①帛 ②竹 ③木 ④纸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4.司南最早出现于 ( )
A.魏晋 B.战国 C.唐朝 D.北宋
5.下列著作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的是 ( )
A.《韩非子》 B.《武经总要》 C.《梦溪笔谈》 D.《萍州可谈》
6.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下列于宋朝时传人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 )
A.指南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火药
7.在新航路的开辟中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8.制作火药的原料为人们所熟知出现在哪一时期? (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代
9.“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10.火箭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
A.唐末 B.五代 C.宋朝 D.唐朝初年
11.火药的发明是在 ( )
A.春秋战国 B.东晋 C.唐代 D.宋代
12.火药之所以在两宋时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 ( )
A.两宋时火药武器的使用技术相当成熟 B.出现了较为先进的管形武器
C.火药武器的制造技术相当成熟 D.民族政权并立的严峻形势
13.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是在 ( )
A.唐末 B.宋初 C.元代 D.明代
14.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 ( )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5.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1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
(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7.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中国老百姓在发明改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8.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轮转排字盘的是 ( )
A.毕升 B.王桢 C.蔡伦 D.唐福
19.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的是 ( )
A.社会人文问题 B.探求自然 C.天人合 D.无为
20.影响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中,属于非正常因素的是 ( )
A.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有利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B.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航海技术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文化的繁荣
D.封建经济高度繁荣,使科技仍然居于世界前列水平
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22.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拉伯的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23.促使宋元时期我国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传的客观条件是 ( )
A.民族融合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阿拉伯人的媒介作用
二、非材料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5.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儒家重视社会人文问题,忽视自然的探求与技术的总结;
②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③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④重视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西汉时期并存的文书用品是:①帛 ②竹 ③木 ④纸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的发明是 (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4.司南最早出现于 ( )
A.魏晋 B.战国 C.唐朝 D.北宋
5.下列著作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技术的是 ( )
A.《韩非子》 B.《武经总要》 C.《梦溪笔谈》 D.《萍州可谈》
6.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下列于宋朝时传人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 )
A.指南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火药
7.在新航路的开辟中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8.制作火药的原料为人们所熟知出现在哪一时期? ( )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代
9.“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10.火箭开始用于军事是在 ( )
A.唐末 B.五代 C.宋朝 D.唐朝初年
11.火药的发明是在 ( )
A.春秋战国 B.东晋 C.唐代 D.宋代
12.火药之所以在两宋时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 ( )
A.两宋时火药武器的使用技术相当成熟 B.出现了较为先进的管形武器
C.火药武器的制造技术相当成熟 D.民族政权并立的严峻形势
13.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是在 ( )
A.唐末 B.宋初 C.元代 D.明代
14.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 ( )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5.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1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
(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17.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中国老百姓在发明改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8.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轮转排字盘的是 ( )
A.毕升 B.王桢 C.蔡伦 D.唐福
19.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注重的是 ( )
A.社会人文问题 B.探求自然 C.天人合 D.无为
20.影响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中,属于非正常因素的是 ( )
A.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有利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B.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航海技术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文化的繁荣
D.封建经济高度繁荣,使科技仍然居于世界前列水平
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22.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拉伯的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23.促使宋元时期我国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传的客观条件是 ( )
A.民族融合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阿拉伯人的媒介作用
二、非材料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5.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①儒家重视社会人文问题,忽视自然的探求与技术的总结;
②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③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④重视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2、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源
③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④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四大发明中促进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发展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被马克思称为“变成新教的工具”的一项技术发明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5、起到马克思所说的“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作用的伟大分明不包括( )
A、火药和火器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6、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形成最早的一项是( )
A、指南针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造纸术
7、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有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8、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的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9、中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的科技是( )
①张衡发明地动仪 ②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③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④郭守敬制成了《授时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
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材料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是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

%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请回答:
(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
(2)隋唐和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各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
(4)16世纪科技发展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历史原因有哪些?
三、问答题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对中外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DCCD AACBC
二、材料题
(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国不晚于唐代就已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代时发明了管形火器;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经广泛应用。
(2)隋唐:国家统一强大,农业、手工业发展,经济繁荣,民族间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宋元:由各民族政权的并立到大统一,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繁华,海外贸易频繁。
(3)虽然传统科技仍占一定优势,但整体上科技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没有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
(4)封建制度衰落,自然经济形态在封建社会晚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八股取士和文网严密,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三、问答题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我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火药在中国不仅没能轰塌封建专制制度的堡垒,反而一直为封建统治者用来娱乐以及成为宋元时期国内民族间战争的武器;火药传到欧洲后,成为消除欧洲各地封建割据的有力武器,西方强盗更用大炮射出的火药打开中国闭关的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指南针和火药构成资本主义国家海上称霸的“一炮一舰”。印刷术对于中国社会文明的保存和传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对欧洲科学文化的普及提高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