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2章 神经调节
反射
2.反射的概念:
3.实例:
在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____________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枢神经系统
内外刺激
规律性应答反应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等
4.适用范围:
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脑和脊髓)
注意: 植物、单细胞生物等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它们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不是反射,而是应激性,例如含羞草的“害羞”,草履虫逃避刺激等。
【检测】 以下是否属于反射:
a.草履虫趋利避害
b.望梅止渴
c.害羞草被触碰而叶子下垂
d.司机看见红灯停车
√
×
×
√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反射弧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分析、综合)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a
b
c
d
e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反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____所感受,产生_
__,经过_____传向__ __,通过其分析和综合活动,神经中枢产生___,经过一
定的__ _到达____,使效应器作出应答反应。
感受器
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兴奋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完成反射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如何判断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上)
2个神经元
膝跳反射
1.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
2.
低级中枢
(脊髓)
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一切感觉(嗅觉、听觉、味觉、痛觉、渴觉等)意识都在大脑皮层形成
感受器
效应器
高级中枢
低级中枢
(脊髓)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一切感觉(嗅觉、听觉、味觉、痛觉、渴觉等)
意识都在大脑皮层形成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感受器
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B
如果传入神经受损?
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收缩,属于反射?
没感觉、没反应
有反应,但不叫反射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
【思考】
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吗?
反射受多级调控。
问题1:体检抽血时,手为什么不缩回?
完成反射的两个条件
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椎低级中枢
1.反射的种类
(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
特点:先天、不可改变。
(2)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特点:后天、可改变、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参与。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A.膝跳反射 B.缩手反射
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
E.小狗算数 F.眨眼反射
G.搔扒反射 H.排尿反射
I.谈虎色变 J.谈梅流唾液
K.狗听到铃声流唾液
【检测】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ABFGH
CDEIJK
讨论4:巴甫洛夫在训练过程中,是如何将铃声刺激和食物刺激联系起来的?
活动二: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的过程
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食物
铃声
铃声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实物、形状、气味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
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讨论5:若给狗听铃声后不再喂食物,一段时间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二: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的过程
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没有。
(基础)
学习
训练
①条件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而建立的,需要 的参与。
非条件反射
学习和训练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非条件刺激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消退
维持
非条件刺 激的强化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以至最终____________,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逐渐减弱
完全不出现
大脑皮层
——消退原因
3.条件反射的消退
(1)消退原因
如果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以至最终____________,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逐渐减弱
完全不出现
(2)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填空)
(3)条件反射消退的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_____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______把原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中枢
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烦不烦啊
新的联系
新的学习
大脑皮层
4.条件反射的意义
①由于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是几乎无限的,因此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
③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②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
二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意义
持续时间
反射数量
联系 先天具有,遗传获得
大脑皮层以下(脑干和脊髓)
完成基本的生命活动
一般是永久的
有限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
后天学习和训练获得
大脑皮层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 适应性,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可以消退的(反复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几乎是无限的
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
×
×
C
A
D.用体积分数为0.5%的HCL溶液刺激蛙的趾尖,蛙会发生条件反射
去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非条件反射
【检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B
【检测】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的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都属于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