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文语言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联读
说明对象及特征
这两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
分布广泛
各地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
特点
第一步:判断说明对象。看标题;观首段;找结尾段;抓关键句;归纳总结。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则需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第二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①明确搜索信息的范围。
②确定说明对象特征: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性、限制性成分;抓总括句、中心句、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结合标点符号,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以及问号等,归纳层意,再综合概括;摘抄整合语段中的关键词、句,并作简要概述。
答题思路
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说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
②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从使用时间上具体说明了石拱桥坚固耐用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③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打比方。把桥洞比作“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的特征,使说明生动形象。
④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引用。引用张嘉贞的赞语,说明赵州桥的施工技术的巧妙绝伦,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⑤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举例子。举“旅人桥”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
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常”与“极少”对比鲜明,充分说明了卢沟桥的坚固,使说明内容更突出。
⑦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石狮子的各种姿态,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使读者印象深刻。
⑧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摹状貌。把藤萝的枝干比作“一幅好画”,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树“着眼在画意”的特点,使说明生动形象。
⑨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举例子。举巧用镜子增加景致的层次,在视觉上使人产生一种空间扩展感的例子,突出表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自出心裁,使说明更具体。
说明方法 作用
举例子 通过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更具体。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直观,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
作比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引资料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诗句、名言、格言、谚语、谜语等,鲜明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增强了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说明方法 作用
摹状貌 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作诠释 具体解释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理,使说明通俗易懂。
分类别 为了说明……的特征(道理),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1. 判断说明方法:锁定题干要求的句子或段落,根据判定的标志性语言(词语)判断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 分析作用:①根据句子的具体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再结合相关说明方法的作用,联系语境进行作答。②要体现出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词,如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表现××的特征;作比较是突出强调××的特征。
答题思路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形容词)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注意:①审题时,若题干点明列举“主要的”,就不用将说明方法一一列举,只列举最主要的即可;若没有点明,就需要把所使用的说明方法都列举出来。②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不能照搬答题规范,必须结合原文、句子本身和文本的语境具体指出说明方法的作用。
答题规范
说明文语言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②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到处都有”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之广,“几乎”则表明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表明此处的数据来源是听说的,“不过”表示数量上不足的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⑤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梁。
“往往”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表明河道模样的水面大多都安排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1. 准确严密性:①体会词语的字面意思,分析它在句子中具体限定或限制了事物的什么特点等;②总结作用,该词语整体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2. 生动形象性:①从语言风格角度分析,文章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②从修辞角度分析,看文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③总结说明,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题思路
专题专练
(2022内蒙古通辽) [材料一]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游客在旅游中既能观光赏景,又能自然而然地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正策,并且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公路建设,为红色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随着资源的不断扩充,红色旅游发展方兴未艾。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
[材料二]
红色旅游消费呈现出家庭化、年轻化的趋势。带孩子前往红色景点参观学习,在旅游中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缅怀先烈,让孩子获得历史熏陶、文化感悟,成为诸多“家庭团”对红色旅游的新诉求。家长们希望孩子在这里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红色旅游因此也承载着重要的家庭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要吸引年轻一代,必须意义和趣味并存,以更时尚新潮、有现代感的方式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开发出了军歌嘹亮、红色运动会、红色趣味游戏、大型实景演出等一大批旅游产品,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教育效益。上海市红色旅游景区以中共四大为故事背景创作剧本,并在红色旅游线路中融入“密室逃脱”、党史知识问答、城市定向等形式,将游客引入对上海红色基因的情景体验中。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旅行体验,让游者不由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新增的时尚元素,如智能导览、趣味闯关、互动微游等,也激发了众多年轻人主动探索发掘红色文化的兴趣。 如今,一座座新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城市,一批批知名红色旅游品牌,一条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已逐渐成为年轻一代心中的红色向往。
[材料三]
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活农村经济,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如今,许多地区以文化生态协同发展为支撑,发展“红+绿”(红色旅游+绿水青山)、“红+古“(红色旅游+古村落)、“红+乡”(红色旅游+美丽乡村)等“红色+”业态模式,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乡村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比如:河南新县在发展红色旅游时,推出“吃信阳菜、品毛尖茶、看淮上山水、住豫南民宿、听红色故事”系列项目,通过红色旅游的带动,建成精品民宿118处,同时拉动了餐饮、茶叶销售等产业。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引擎。
1.以上三则材料围绕“红色旅游”各说明了哪些内容,请你清晰表述出来。(3分)
①政府出台正策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支持。②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以及发展趋势。③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活农村经济,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请分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开发出了军歌嘹亮红色运动会、红色趣味游戏、大型实景演出等一大批旅游产品,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教育效益。
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红色旅游要吸引年轻一代,必须意义和趣味并存,以更时尚新潮、有现代感的方式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3.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2分)
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能。“统计数据显示”表示后面的数字都是具体真实的,不是编造的,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