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主题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今后学习生命的演化部分的知识基础。本节通过介绍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昆虫,启动了其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了解。学好本节,尤其能为动物的繁殖与环境的关系及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2、重点、难点的确定 本节教学的重点为: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其特点;2、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难点为认识昆虫的繁衍与环境的关系。昆虫分布广泛,说明其生殖和发育方式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因此重点理解其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与特点,并通过讨论一系列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突破难点,便能很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拟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的特点,培养学生找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能力;(3)通过对某些昆虫的防治问题,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问题情境的抽象思维能力;(4)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3)通过昆虫防治问题,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 由于本节重在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含义,难度不大,故可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对提出的问题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说课稿
作者:段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747 更新时间:2009-3-28 21:23:29
一、说课程标准: 本节课是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下的二级主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在学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基础上设置的,旨在让学生在学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问题后,认识昆虫的主要特点(生物习性、形态结构)、昆虫与人类生存及整个生物圈的和谐发展的关系,从而了解在生活中如何利用有益昆虫,控制、消灭有害昆虫虫,并学会自主探究、应用创新,形成生态观念、和谐意识。
三. 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选出本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根据学习主题创设适合目标达成的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教学的三维目标 ①以家蚕为例,通过观察、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②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及特点,认识动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和谐意识和生态观念。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四.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①重点: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②难点:变态发育的概念、过程及分类。
五、说教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思想。”我大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利用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索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的教学理念。
六. 丰富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
(一)故事导入,为新知识学习“抛锚”目的: (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研究昆虫发育历程与真实相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毛毛虫的靴子》:故事大概:森林里有一个蜘蛛鞋匠,会用豆壳、树叶等为动物们做各种好看的靴子,毛毛虫也想做一双,蜘蛛考虑到天气快要变冷了,就给她做棉鞋,可是毛毛虫的脚太多了, 等那么多的鞋子做好之后,已经是冬天了,蜘蛛找不到毛毛虫,就把他的靴子挂在树枝上。第二年春天,在一个茧子里出来一只美丽的蝴蝶,她看见很多漂亮的用树叶做的靴子挂在树枝,就把刚生的“蛋”放在里面,过了几天,孵出了很多毛毛虫宝宝。
(二)提出问题,突破难重点
达成:①分组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几个组进行联系实际、阅读课文、对观察、思考进行分析、讨论题。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发表组内的学习认识。教师在过程中引导、评价。
目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引导攻破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
(1)提出思考题:
①??? 靴子做好了,毛毛虫去哪儿? (蛹)
②??? 春天,从茧壳里出来的蝴蝶是谁? (成虫)
③??? 蝴蝶的宝宝是谁? (卵)
④??? 蝴蝶为什么不认识它定做的靴子?(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思考讨论练习题
( 创设认知冲突,促进知识同化)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在看动画的基础上,参照课本内容,做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排序。
让学生在找出图片正确顺序的基础上,联系看到的童话故事,进行比较思维。
学生经过思考、比较后不难发现童话中毛毛虫的经历就是课本的插图,也就自然归纳出昆虫生活史
总结四个阶段:卵(蝴蝶的孩子)—幼虫(毛毛虫)—蛹(渡过不良环境)—成虫(蝴蝶)
(2)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蝴蝶不认识她自己定制的靴子?
学生通过看书、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是“形成结构和生活习性显著不同”,由此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的科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发育过程中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的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